【題目】當前,新能源(可再生)已有逐漸取代常規(guī)能源(不可再生)的趨勢。然而新能源的開發(fā)又會造成次生污染,例如太陽能電池制作時會產(chǎn)生有毒害的物質(zhì);使用核能時,一旦核泄漏就會造成嚴重的輻射危害等。面對如此矛盾的兩面,如果你是一位決策者,你該做何決斷?并簡要說出你的理由。

【答案】見解析所示

【解析】

要開發(fā)。不可再生能源不能在短時間從自然界得到補充,逐漸枯竭,因此開發(fā)新能源是必然的趨勢,但在開發(fā)新能源的過程中會面臨著污染環(huán)境的問題,如使用核能時。一旦核泄漏就會造成嚴重的輻射,對環(huán)境會造成相當大的危害,因而在開發(fā)新能源的同時,注意環(huán)境的保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實驗.

(1)他用溫度計測量海波在加熱過程中的溫度,主要步驟有:

A、將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海波充分接觸,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時的溫度,選擇一支量程合適的溫度計

C、讀取溫度.讀數(shù)時,溫度計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觸

D、觀察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驟合理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寫序號)

(2)該同學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①在圖中,畫出它的熔化圖象________

②從圖像中可以看出,海波的熔點為________,熔化過程用的時間為_________min。

③第6分鐘時,它處于___________狀態(tài),第11min時它處于__________狀態(tài)

④這種物質(zhì)熔化時的特點是:_______熱,溫度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豎直向上拋出的蘋果在上升過程中,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則蘋果將

A. 立即靜止B. 減速飛行C. 落回原地D. 勻速直線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物體不能無限地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_______;導線選用銅做材料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在干燥的日子里,脫毛衣時會聽到噼啪聲,這是________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阿基米德解開王冠之謎》的故事中,若王冠在空氣中稱時重6N,浸沒在水中稱時重5.1N,則王冠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為________N,它排開的水重為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以為主題的辯論賽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許多觀點,小明把他們的觀點歸納整理如下表.你認為正確的觀點有 .(只填序號)

正 方

反 方

1.兩個物體相接觸,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兩個物體接觸,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兩個物體不接觸,一定沒有力的作用

4.兩個物體不接觸,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6.力可以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7.力的產(chǎn)生總涉及兩個物體

8.一個物體也可以產(chǎn)生力的作用

9.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10.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燭焰放在a、b、c、d、各點,如圖所示,分別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則

1)把燭焰放在____點,屏上出現(xiàn)的像最大。

2把燭焰放在____點,屏上出現(xiàn)的像最小。屏距凸透鏡最近。

3____點,屏上出現(xiàn)的像與物體等大。

4)把燭焰放在______點,屏上不會出現(xiàn)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質(zhì)量為50kg,其重力_____,若小明用300N的力豎直向上提靜止在地面上重力為800N的物體,則物體所受合力為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所示的實驗器材,現(xiàn)用電流表、電壓表分別測出通過燈泡的電流和燈泡兩端的電壓,電路中電流約為0.5A,并用變阻器改變小燈泡的電流,要求滑片向右滑動時燈泡變亮.
(1)按要求連接實物圖;
(2)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狀態(tài),變阻器的滑片應處于端(A或B).
(3)若閉合開關燈不亮,但電壓表示數(shù)約等電源電壓,此時故障可能是
(4)經(jīng)過改正后測出燈泡L兩端的電壓和電流如圖2所示,則燈泡兩端的電壓是(4)經(jīng)過改正后測出燈泡L兩端的電壓和電流如圖2所示,則燈泡兩端的電壓是V,電流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