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歷史上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熱氣球上常用的高度計實際上是將氣壓計(填寫儀器名稱)經(jīng)重新標度后直接顯示海拔高度的.如圖所示是測量大氣壓的示意圖,人們將這個實驗稱為托里拆利實驗.如果實驗玻璃管內混入少量空氣,玻璃管內外水銀液面的高度差將變小(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分析 知道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首次用實驗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
大氣壓的大小與高度有關,海拔越高,氣壓越低,因此高度計與氣壓計在使用上有相同的變化規(guī)律.

解答 解:由物理學史的知識可知,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實驗表明大氣壓強的大小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由于大氣壓不是固定不變的,所以熱氣球上常用的高度計實際上是將氣壓計經(jīng)重新標度后直接顯示海拔高度的;
由圖可知:該實驗是測量大氣壓數(shù)值的實驗,故是托里拆利實驗;
如果實驗玻璃管內混入少量空氣,玻璃管內有氣壓,則玻璃管內外水銀液面的高度差將變。
故答案為:馬德堡半球;氣壓計;托里拆利;變。

點評 了解與大氣壓有關的兩個著名實驗的名稱與作用.知道大氣壓與高度的關系,并根據(jù)其原理來判斷其使用方法,是解答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8.請按實物圖畫出電路圖,請在方框內畫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某同學發(fā)現(xiàn)了一張舊列車時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間往返的13次和14次特別快車的運行時刻表如下:
車次到、發(fā)站時間北京天津西濟南上海
13到站時間   16:1120:118:04
發(fā)車時間14:4016:1620:23      
14到站時間9:307:233:14      
發(fā)車時間     7:283:2615:45
他通過上表了解到13次列車由北京開往上海,14次由上海開往北京.這兩次列車每天齊發(fā)一列車,自北京到上海鐵路長1 462km,根據(jù)列車運行時刻表回答下列問題:
(1)13次列車由天津西到濟南的時間為為多少?
(2)14次列車由上海駛往北京的平均速度為多少?
(3)14次列車長為200m,中途以20m/s的速度,用了多長時間才能完全穿過長度為1600m的一座大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6.圖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電阻R1的阻值為20Ω.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3A;當開關S1、S2均閉合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yōu)?.5A.求:
(1)電源電壓;
(2)電阻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小峰同學在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時,如圖所示,將玻璃板豎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直放置在桌面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移動蠟燭B,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選用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用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大小 的關系.
(3)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A(填“A”或“B”)這一側觀察.
(4)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呈現(xiàn)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選填“虛”或“實”)像.
(5)實驗時,取一支點燃的蠟燭A作為研究對象,另一支蠟燭B的作用是確定像的位置和比較像與物的大小;某同學發(fā)現(xiàn)看到蠟燭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將蠟燭B也點燃,用來增加像的亮度.他這樣做不能(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壓力的概念中正確的是( 。
A.壓力就是重力
B.壓力的大小總等于重力的大小
C.壓力有時才是重力
D.水平面上壓力的大小可能等于重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圖中,重8牛的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請用力的圖示法畫出桌面受到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某小組用圖所示的電路來探究并聯(lián)電路的電流特點,其實驗過程如下:
①將電流表分別接入電路中的A、B、C處,將第一次測出的電流值填入表中.
     物理量
序號
 A處的電流IA B處的電流IB C處的電流IC
 第一次測量 0.10 0.12 0.22
 第二次測量 0.20 0.24 0.44
 第三次測量 0.25 0.300.55
②為了防止個別偶然因素的影響,他們采用了下列兩種方法之一來重復實驗,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測量.
方法一:改變電源電壓;
方法二:更換其中一條支路中的電阻(規(guī)格不同).
請你根據(jù)他們的實驗步驟和有關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在拆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
(2)他們設計的表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表中第一行欄目中的三個物理量缺少電流的單位;
(3)表格補充完整后通過對上面數(shù)據(jù)的分析可知:后面兩次實驗是采用方法一來進行的,實驗結論是:并聯(lián)電路中干路的電流等于各支路上電流之和.
(4)為了使實驗結論更具有科學性,請你提出合理化建議:應選用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再進行多次實驗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如圖所示是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
(1)實驗器材: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光屏各一個,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還缺少的器材是刻度尺.
(2)實驗中,在玻璃板前放置點燃的蠟燭A,將未點燃的蠟燭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在玻璃板的A(選填“A”或“B”)側現(xiàn)察,直到B與A的像完全重合,這說明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3)圖中蠟燭A和B可以放在刻度尺上通過前后移動來觀察像的大小,實驗中使用刻度尺的主要目的是C
A.觀察能否成像   B.觀察像的大小  C.比較像和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D.觀察像的虛實
(4)實驗中,仔細觀察像的位置,會看到平面鏡中有兩個像,是因為玻璃板有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