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7.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聽到聲音逐漸變小,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罩內,聽到聲音又逐漸變大,這個現象說明( 。
A.空氣阻斷了聲音的傳播B.玻璃罩阻斷了聲音的傳播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D.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分析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用傳聲的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 解:把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出,傳聲的介質逐漸減少,所以聽到聲音逐漸減小,推理得出,把空氣抽凈,即玻璃罩內是真空時不能聽到聲音,得出結論為:真空不能傳聲.
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罩內,聽到聲音又逐漸變大;
逆向思考:傳聲就不能真空,即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聲音的傳播條件實驗,記住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沒有介質就不能傳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按要求作圖
(1)如圖甲所示,畫出光線AO經過半圓玻璃磚折射后的光路圖;
(2)如圖乙所示,根據入射光線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3)如圖丙所示,根據折射光線畫出入射光線;
(4)如圖丁所示,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小王同學為了測量積雪的厚度,設計了“根據雪地上的腳印深度進行估測”的方法.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一塊平整地面上的積雪,用腳豎直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個下凹的腳。缓笸ㄟ^測量積雪原來的厚度H,用腳踩后在雪上形成腳印的深度h,就可以估測雪的密度.請通過推導得出雪的密度的計算表達式.
(2)大雪過后,會造成路面積雪和結冰,危及交通安全.為了盡快消除路面積冰,可以通過撒鹽和鋪設防滑物以及組織掃雪等措施.
下表反映的是鹽的濃度與凝固溫度之間的關系,利用這一表格,請你估計當橋面上積冰的厚度達到2cm、環(huán)境溫度為-3℃時,撒鹽車應在每平方米的冰面上撒多少鹽才能去除橋面上的積冰?
鹽的濃度(%)05101520
凝固溫度(℃)0-3-7.5-12-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喜羊羊發(fā)現后方大灰狼向自己猛撲過來,此時喜羊羊與前方羊村相距200m,喜洋洋以36km/h的速度跑向羊村.問:喜羊羊至少要用長時間才能跑進羊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彬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3V,滑動變阻器上標有“20Ω 2A”字樣,阻值分別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補充完整.

(2)小彬5Ω定值電阻接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電流表無示數而電壓表有示數,則電路中的故障可能是定值電阻R1短路(寫出一種);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電路中的電流為0.36A.
(3)將5Ω定值電阻換成10Ω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為了保持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選填“A”或“B”)移動,記錄此時各表的示數.
(4)將10Ω定值電阻換成20Ω定值電阻,重復步驟(3).
(5)實驗記錄的多組數據如表所示.分析數據可得出結論: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實驗次數定值電阻Ω)電流表示數(A)
15
2100.18
3200.09
(6)實驗結束后,小彬問老師在此實驗中能否換用50Ω的定值電阻進行實驗?老師指導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換的原因.你認為其原因是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太小,無法保持電壓表示數為1.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實驗用到的電阻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25Ω.
(1)實驗中多次改變R的阻值,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得到如圖乙所示的電流,隨電阻R變化的圖象.
①由圖象可以得出結論: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②上述實驗中,小明用5Ω的電阻做完實驗后,將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后,應將滑片向右(填“左”或“右”)移動,使電壓表示數為2.5 V時,讀出電流表的示數.
(2)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最大阻值不小于35Ω的滑動變阻器.
(3)小明想將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來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你認為他的實驗方案可行嗎?請說出理由.答:不可行(選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小燈泡的電阻受溫度影響而發(fā)生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實驗名稱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如圖)
(1)實驗器材:刻度尺、蠟燭、凸透鏡、光屏;
(2)從左到右分別放置蠟燭、凸透鏡和光屏,需將三者中心調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線上.
正確調整后,不斷改變蠟燭到凸透鏡間的距離,并移動光屏進行實驗,所獲得的數據如表:
實驗序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鏡的距離/cm
14013.3
23015
32020
41530
510光屏上沒有像
68光屏上沒有像
結論:
(1)當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變。
(2)如圖所示,光屏應移至C區(qū)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觀察火焰經凸透鏡所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人眼應透過凸透鏡向左觀察.
(4)某同學移動光屏時,看到在光屏上承接到很遠處景物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光屏落在很接近凸透鏡焦點上.可以用此方法近似測出凸透鏡的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圖中是某種物質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該圖象反映的可能是(  )
A.蠟的熔化過程B.蠟的凝固過程C.食鹽的熔化過程D.食鹽的凝固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凸透鏡對光有會聚(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可用來矯正遠視眼(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