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估測中最接近事實的是( 。
A.我們教室一張課桌桌面寬8mB.初中生的正常質量為450kg
C.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為1m/sD.人體的正常體溫為42℃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jīng)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

解答 解:
A、課桌的寬度大約60cm左右.故A錯誤;
B、成年人的質量在60kg左右,中學生的質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B錯誤;
C、中學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1.1m/s左右.故C正確;
D、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較小.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對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質量、長度、溫度等進行準確的估測,是要求初中學生掌握的一種基本能力,平時注意觀察,結合所學知識多加思考,逐漸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為了研究“小車沿斜面向下運動的速度變化情況”,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測出不同時段的平均速度,加以比較.

(1)圖中AB段的路程SAB=40.0cm,如果測得小車通過AB段所用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25.0cm/s.
(2)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時,測出AB段的平均速度會。
(3)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由B點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在下半程運動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對嗎?不對.理由是:因為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從A到C的過程中通過B點時的速度不為0;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
A.一只鉛筆的長度是18m
B.一個中學生的質量是50kg
C.人的步行速度是10m/s
D.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3.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shù)據(jù)并繪出了m?V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液體密度為1g/cm3 B.該液體密度為1.25 g/cm3
C.量杯質量為40 gD.60 cm3的該液體質量為6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在研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和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連接的電路如圖.
(1)將R1和R2串聯(lián)起來的目的是:保證通過R1、R2的電流相等;
(2)實驗中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右邊U型管內液體的高度差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小明國慶期間隨父母去黃平旅游,他在黃平買了一瓶礦泉水喝了一半后又蓋好,則這瓶礦泉水的質量變小,密度不變;回到家時發(fā)礦泉水瓶癟了,則瓶內氣體的質量不變,密度變大.(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7.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為6V.R1、R2電阻相同,均為10Ω.滑動變阻器R3最大電阻值為10Ω,滑片從最左端向右滑動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電壓表示數(shù)不變B.R1的電功率減小,最大值為0.4W
C.R2的電功率增大,最大值為3.6WD.電路總功率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小明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影響金屬絲電阻大小的因素,他手邊除了有電路中的器材外.還有一根金屬絲,則( 。
A.只能探究電阻與金屬絲長度的關系
B.只能探究電阻與金屬絲橫截面積的關系
C.電阻與金屬絲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都不能探究
D.電阻與金屬絲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都能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所示的盒裝牛奶的體積約為1×10-3m3,牛奶的質量是1020 g.(ρ牛奶=1.0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