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jù)省力公式F=$\frac{G}{n}$求出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段數(shù)n,從而確定動滑輪的個數(shù);
(2)根據(jù)要求畫出滑輪組的繞法,選擇合適的即可.
(3)根據(jù)F=$\frac{1}{n}$(G+G動)得,G動=nF-G可求得,再利用G=mg可求得其質(zhì)量.
解答 解:
(1)根據(jù)滑輪組省力公式F=$\frac{G}{n}$可得,a、c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段數(shù)n=$\frac{G}{F}$=$\frac{1200N}{500N}$≈3,滑輪組至少由3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3個滑輪組的繞繩方法分別如下圖所示:
根據(jù)題意可知,拉力方向需向下,從上圖可以看出,只能采用c圖所示的滑輪組.
(2)繞線方法如圖所示.
(3)不計繩重和摩擦,則繩端的拉力F=$\frac{1}{n}$(G+G動),
所以動滑輪的重:G動=nF-G=3×450N-1200N=150N.
由G=mg可得,動滑輪的質(zhì)量:m=$\frac{{G}_{動}}{g}$=$\frac{150N}{10N/kg}$=15kg.
故答案為:(1)c;(2)見上圖;(3)所用動滑輪的質(zhì)量是15kg.
點評 有關(guān)滑輪組的繞線問題,或是根據(jù)承擔(dān)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或是根據(jù)繩端的拉力方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在使用滑輪提升物體時,不僅要克服物體的重力,還要克服動滑輪的重力,所以在不計繩重和摩擦?xí)r,F(xiàn)=$\frac{1}{n}$(G+G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步驟 | ①在水平地面上鋪長木板,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改變木塊對木塊的壓力.重復(fù)上述操作;③將棉布、毛巾分別鋪在木板上,再做兩次實驗. |
作圖 | 畫出第一次中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
原理 | 測出摩擦力是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原理 |
問題討論 | 改變放在木塊上的砝碼,通過多次實驗得到摩擦力F摩與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F壓得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當(dāng)木塊與砝碼的總重力為6N時,木塊在長木板上滑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1.5N,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2N,則木塊將做加速直線運動.(填“加速”或“勻速”或“減速”) |
猜想 | 小明認(rèn)為:液體壓強與深度無關(guān).小雨不同意他的觀點.小雨認(rèn)為:若把水滴比作小球.如圖,筐中越深處的小球受到的擠壓越厲害.由此猜想:液體壓強也可能和深度有關(guān).然后他設(shè)計實驗進行檢驗. | 筐中的小球 | ||||||||
現(xiàn)象結(jié)論 | ①保持深度不變,將探頭向各個方向轉(zhuǎn)動發(fā)現(xiàn):U型管兩側(cè)液面高度差不變,這說明相同深度處,同種液體向各個方向壓強相同. ②觀察圖乙和丙,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相同深度處,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 |||||||||
方法 | 在猜想中,小雨運用的是 類比法 | |||||||||
問題討論 | 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guān)系: ①將重1N的小桌放在水平沙面上,用刻度尺測量小桌下陷深度. ②分別將一個、兩個重0.5N的鉤碼放在小桌上,重復(fù)上述操作. | 設(shè)計實驗表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次數(shù) | 1 | 2 | 3 | 4 | 5 | 6 |
速度(cm/s) | 1 | 2 | 3 | 4 | 5 | 6 |
電流(mA) | 2.0 | 4.0 | 5.9 | 8.1 | 10.2 | 1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下移動距離大于0.5mm | B. | 向上移動距離大于0.5mm | ||
C. | 向下移動距離小于0.5mm | D. | 向上移動距離小于0.5m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