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小明家新安裝了一臺裝有200kg水的太陽能熱水器,加滿水后,經過一段時間陽光的照射,初溫20℃的水吸收了1.68×107J的熱量.已知水的比熱容c=4.2×103J/(kg•℃)、焦炭的熱值q=3.0×107J/kg求:
(1)水溫升高到多少℃?
(2)若這些熱量由效率為20%的火爐燃燒焦炭來提供,則焦炭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多少?
(3)需要完全燃燒多少kg的焦炭?實際需要的焦炭質量大于算出的質量,原因是什么?(寫出一個即可)

分析 (1)已知水的質量、比熱容、初溫和吸收的熱量,根據Q=cm(t-t0)求出水的末溫;
(2)由效率公式的變形公式求出焦炭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
(3)由Q=mq求出所需焦炭的質量,從熱量的散失和燃料是否完全燃燒進行解答.

解答 解:(1)由Q=cm(t-t0)可得,水的末溫:
t=$\frac{{Q}_{吸}}{cm}$+t0=$\frac{1.68×1{0}^{7}J}{4.2×1{0}^{3}J/(kg•℃)×200kg}$+20℃=40℃;
(2)由η=$\frac{{Q}_{吸}}{{Q}_{放}}$×100%可得,焦炭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Q=$\frac{{Q}_{放}}{η}$=$\frac{1.68×1{0}^{7}J}{20%}$=8.4×107J;
(3)由Q=mq可得,所需焦炭的質量:
m′=$\frac{{Q}_{放}}{q}$=$\frac{8.4×1{0}^{7}J}{3.0×1{0}^{7}J/kg}$=2.8kg,
由于燃料不能完全燃燒,且燃料燃燒釋放的熱量不能完全被水吸收,所以,實際需要的焦炭質量大于算出的質量.
答:(1)水溫升高到40℃;
(2)焦炭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8.4×107J;
(3)需要完全燃燒2.8kg的焦炭;原因是:焦炭不可能完全燃燒,且燃燒放出的熱量也不可能全部被水吸收,存在熱損失.

點評 本題把熱量計算和熱值聯(lián)系在一起,增加了難度;并進行了熱量損失原因的剖析,增強了學生節(jié)約能源的認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石蠟和冰熔化時的規(guī)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探究的是冰(選填“石蠟”或“冰”)的熔化規(guī)律,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不會(會/不會)出現(xiàn)粘稠狀,該實驗中的熱源是空氣.
(2)將裝有另一種物質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如圖乙),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對試管加熱,這種加熱方式叫水浴法,這樣做的好處:不但能使試管均勻受熱,而且物質的溫度上升速度較慢(快/慢),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3)實驗結束后,根據所記錄的數(shù)據繪得“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分析圖象可知冰熔化所用時間為2.5分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所示是龍舟大賽的比賽場景.運動員通過鼓聲來統(tǒng)一劃船的節(jié)奏,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劃水時運動員相對于龍舟是靜止(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我們把音調、響度、音色稱為聲音的三要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將一只鬧鐘放進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漸往外抽氣,我們聽到鬧鐘聲越來越弱(強/弱).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真空不能傳聲.但現(xiàn)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tài),即實驗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得出這一結論的D
A.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得出的  B.用實驗直接證實的
C.通過理論推導出來的      D.建立在實驗基礎上加科學的推理得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我們生活在聲的海洋中.關于聲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B.振動停止,發(fā)聲也一定停止
C.市區(qū)禁止鳴笛是為了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D.聲波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主動利用科技知識改善生活環(huán)境的意識逐漸增強.如圖所示的四幅圖片場景,是人們應用物理知識改善生活環(huán)境的幾種做法,其中主要是用來降溫的是( 。
A.
     景區(qū)噴霧
B.
      人造雪景
C.
       撒鹽融雪
D.
       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

(1)杠桿平衡后,小明在圖甲所示的A位置掛上兩個鉤碼,可在B位置掛上4個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果再在A、B兩處各加掛一個鉤碼,杠桿的左端將會下沉.此后,小紅又經過多次實驗,得出的杠桿的平衡條件是F1L1=F2L2
(3)他改用彈簧測力計在圖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個鉤碼重1N.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大于(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
(4)實驗中,用如圖丙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水平平衡(杠桿上每格等距),但老師卻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這種方式.這主要是因為該種方式D.
A.一個人無法獨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鉤碼
C.力臂與杠桿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
(5)有的同學按現(xiàn)有方案得出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這個結論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符,原因是實驗過程中B(填字母).
A.沒有改變力的大小
B.沒有改變力的方向
C.沒有改變力的作用點
D.實驗次數(shù)較少,結論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數(shù)據中符合實際的是( 。
A.一張試卷的厚度約為70 mm
B.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 m/s
C.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0 cm
D.正常情況下人心跳兩次的間隔大約為1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