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2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初三中考一模擬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5分)如圖所示的水平地面上,一個底面積為0.16m2、重為400N的物體,在20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4s內(nèi)勻速前進了5m.求:
(1)推物體前進的速度是多大?
(2)推力在這4s內(nèi)對物體做了多少功?
(3)物體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初三中考一模擬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5分)現(xiàn)有一臺太陽能、電能兩用熱水器,它的容積為100L。求:
(1)若此熱水器裝滿20℃的水,要使水溫升高到40℃,需要吸收多少熱量?
(2)該電加熱器的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功率為2kw。若水箱中的水用電加熱器來加熱,仍是滿箱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40℃,需要電加熱器正常工作多長時間?(假定所消耗的電能全部轉(zhuǎn)化為水的內(nèi)能)[水的比熱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初三中考一模擬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甲烷氣體(CH4)無色、無臭,是沼氣的主要成份.甲烷氣體在空氣中的濃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遇到明火會發(fā)生爆炸。由此,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就甲烷氣體的濃度測量展開探究活動。小組同學通過上網(wǎng)查詢,知道用二氧化錫制成的電阻阻值隨空氣中甲烷氣體濃度(甲烷氣體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而減小。他們從物理實驗室借來一只二氧化錫電阻Rx,并從產(chǎn)品說明書上獲取相關(guān)參數(shù),如下表所示。
甲烷氣體濃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Rx/Ω |
25 |
20 |
15 |
10 |
7 |
5 |
(1)請在下圖中作出二氧化錫電阻阻值Rx與甲烷氣體濃度的關(guān)系圖像。
(2)小組同學利用電壓為6V的電源、阻值為15Ω的定值電阻R0、量程為“0~0.6A”及
“0~3A”的電流表和二氧化錫電阻Rx制作成甲烷氣體濃度檢測儀,其電路圖如圖所示。當甲烷氣體濃度增大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為使測量更為準確,電流表的量程應(yīng)選 A。
(3)甲烷氣體濃度在5%~15%范圍內(nèi),遇到明火會發(fā)生爆炸.如果某綠色農(nóng)場利用該甲烷氣體濃度檢測儀檢測沼氣池中甲烷氣體的濃度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16A。請求出該沼氣池中的甲烷氣體濃度大約是多少?并說明,如果遇到明火是否會發(fā)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福建省建寧縣九年級質(zhì)量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警示語或成語中,能用慣性解釋的是 ( )
A、“請勿喧嘩” B、“保持車距” C、“刻舟求劍” D、“一葉障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福建省建寧縣九年級質(zhì)量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明在一個塑料瓶的側(cè)壁上戳了三個洞用來探究水的壓強。他在探究報告中畫出了下圖中的四種水流噴出時的情景,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福建省建寧縣九年級質(zhì)量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自然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現(xiàn)象 B、飄渺的霧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
C、潔白的雪的形成是升華現(xiàn)象 D、晶瑩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福建省建寧縣九年級質(zhì)量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雨滴在空中勻速下落過程中的分析(不考慮兩質(zhì)量的變化和雨滴受到的浮力),正確的是 ( )
A、雨滴的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B、雨滴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雨滴受到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阻力 D、雨滴下降時機械能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2福建省建寧縣九年級質(zhì)量檢測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xiàn)象中,用物理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
A、吃冰棒感覺涼爽,是因為升華吸熱
B、物體的溫度高,是因為它具有較多的熱量
C、運載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氫,是因為液氫的比熱容大
D、高壓鍋能很快煮熟食物,是因為沸點隨壓強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