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220929  220937  220943  220947  220953  220955  220959  220965  220967  220973  220979  220983  220985  220989  220995  220997  221003  221007  221009  221013  221015  221019  221021  221023  221024  221025  221027  221028  221029  221031  221033  221037  221039  221043  221045  221049  221055  221057  221063  221067  221069  221073  221079  221085  221087  221093  221097  221099  221105  221109  221115  221123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nèi)連續(xù)拍攝4次“頻閃”照片,頻閃的時間間隔為0. 02 s.從頻閃照片可判斷,該木塊做_______(選填“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2位置的距離是________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速度為_________m/ 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頻閃攝影”是研究物體運動時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攝影在暗室中進(jìn)行,快門是常開的,但是由于沒有光照亮物體,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閃光燈,它每隔一定時間閃亮一次,物體就被照亮,底片就記錄下這時物體的位置,光源不斷閃亮,底片就記錄下物體每相隔同樣時間的不同位置.

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小球,均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試根據(jù)照片分析:

(1)甲球做___________直線運動,乙球做__________直線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若光源每隔0. 02 s閃亮一次,則從位置a豎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時間為_______s,甲球所用時間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所用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午休息時,小米在課桌上趴著進(jìn)入了夢香,夢中小米乘座宇宙飛船到了月球,若以宇宙飛船為參照物,小米是______,相對于教室的課桌“夢中的小米”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把燒紅的鐵棒放入冷水中,會聽到“吱吱”聲,并看到水面冒出“白氣”。在此過程中,水先后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炎熱夏天中午,腳踩在河邊的沙石上燙腳,而河水卻很涼,主要是由于(

A. 沙石吸收熱量多B. 沙石傳熱快

C. 沙石吸熱能力弱D. 沙石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冬天早上教室玻璃窗上的水形成在玻璃的_______表面,冬天早上形成的霜的物態(tài)變化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米同學(xué)在用托盤太平測物質(zhì)質(zhì)量時,她將天平調(diào)好估計物體的質(zhì)量30g,將物體和砝碼分別放在左右盤中,發(fā)現(xiàn)指針向右偏,她應(yīng)

A.減小砝碼

B.增加砝碼

C.把平衡螺母向右調(diào)

D.把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溫度、內(nèi)能和熱量的說法正確是(

A. 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對它做了功

B. 高溫物體比低溫物體含有的熱量多

C. 物體溫度升高,內(nèi)能一定增大

D.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內(nèi)能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小米同學(xué)用生了銹的砝碼測物體的質(zhì)量時,結(jié)果

A.測量值大于真實值

B.測量值小于真實值

C.測量值等于真實值

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一些物質(zhì)的熔點(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根據(jù)下表,在我國各個地區(qū)都能測量氣溫的溫度計是

收銀

酒精

乙醚

熔點/

0

-39

-117

-114

沸點/

100

357

78

35

A.水銀溫度計B.水溫度計C.酒精溫度計D.乙醚溫度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