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下表,完成下列問題。(12分)

1985年7月至1990年6月我國人口遷移的原因結構

原因

分類

占遷移人

口的比重

(%)

性別

原因

分類

占遷移人

口的比重

(%)

性別

經濟性原因

56.2

217.3

家庭性原因

34.5

39.0

工作調動

分配錄用

務工經商

學習培訓

退休離職

11.5

5.9

24.3

12.9

1.6

268.4

243.5

223.8

149.7

603.9

投親靠友

隨遷家屬

婚姻遷入

9.9

10.4

14.2

75.9

67.4

9.7

其他原因

9.3

215.0

合計

100

123.1

(注:性別比是指平均每100個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口數(shù)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數(shù)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則說明男性人數(shù)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響人口遷移的各種因素中,經濟因素遷移人口的比重是                     。其中又以               人員比例最高,且該時期的人口流動與以前主要受國家政策影響不同,主要是以自然地遷移為主。

(2)表中人口遷移的其他原因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在所有經濟性人口遷移中,就性別而言,________性人口數(shù)超過________性人口數(shù);在家庭人口遷移中,________性人口數(shù)超過________性人口數(shù)。這是由男性與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社會分工不同造成的。

 

【答案】

(1)56.2% 務工經商(4分)

(2)生態(tài)移民 行政工作需要的高級管理人員統(tǒng)一調動(4分)

(3)男 女;女 男。4分)

【解析】

試題分析:(1)直接從表格資料獲取即可。(2)表格中反映了影響人口遷移的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而政治因素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因素也是引起人口遷移的原因。(3)經濟性原因人口遷移的人口性別比為217.3,反映了男性人口遷移數(shù)量超過女性人口數(shù)。在家庭人口遷移的人口性別比為34.5,說明女性人口遷移數(shù)量超過男性人口數(shù)量。

考點:本題考查人口遷移。

點評:本題難度較低,抓住表格的基本數(shù)據(jù)分析是解題的關鍵,并能掌握自然生態(tài)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和社會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能根據(jù)性別比數(shù)值分析男性人口與女性人口數(shù)量的差異。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表,完成下列問題。

測量位置

距地面的高度(m)

測得的氣壓(hPa)

測量時間(格林尼治時間)

A

1.5

1036

2005.01.17.14:00

B

1.5

1004

2005.01.17.14:00

C

5500

506

2005.01.17.14:00

D

5500

512

2005.01.17.14:00

(1)四點氣壓差異由熱力原因形成,在下圖中相應位置上標出C、D兩點并畫出熱力環(huán)流圈。

(2)若此熱力環(huán)流是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引起的,且位于北半球,則A可能為___(陸地、海洋),此時我國山東半島多吹__風

(3)測量時,北京時間為___,此季節(jié)是否適合南極考察?___。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11·汕頭模擬)讀下表,完成下列問題。(20分)

1985年7月至1990年6月我國人口遷移的原因結構

原因

分類

占遷移人

口的比重

(%)

性別比

原因

分類

占遷移人

口的比重

(%)

性別比

經濟性

原因

56.2

217.3

家庭性

原因

34.5

39.0

工作調動

分配錄用

務工經商

學習培訓

退休離職

11.5

5.9

24.3

12.9

1.6

268.4

243.5

223.8

149.7

603.9

投親靠友

隨遷家屬

婚姻遷入

9.9

10.4

14.2

75.9

67.4

9.7

其他原因

9.3

215.0

合計

100

123.1

注:性別比是指平均每100個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口數(shù)量。如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數(shù)多于女性;若小于100,則說明男性人數(shù)少于女性。

(1)表中所列影響人口遷移的各種因素中,經濟因素遷移人口的比重是________。其中又以________人員比例最高,且該時期的人口流動與以前主要受國家政策影響不同,主要是以自然地遷移為主。(4分)

(2)表中人口遷移的其他原因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6分)

(3)在所有經濟性人口遷移中,就性別而言,________性人口數(shù)超過________性人口數(shù);在家庭人口遷移中,________性人口數(shù)超過________性人口數(shù)。這是由男性與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________不同造成的。(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表,完成下列問題。

北京市國內旅游者地區(qū)分布表

地區(qū)

河北

遼寧

山東

江蘇

湖北

河南

黑龍

四川

所占比

例(%)

12.35

10.30

6.91

5.45

5.40

5.25

5.02

5.02

地區(qū)

吉林

山西

湖南

上海

內蒙

陜西

廣東

所占比

例(%)

4.82

4.80

3.84

3.52

3.40

3.02

3.0

(1)北京國內旅游的最大客源地是________省,形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蘇省的人口少于河南省,與北京的距離長于河南省,而到北京旅游的人數(shù)卻多于河南,其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下圖,我國城市居民出游距離為15千米的游客約占游覽人數(shù)的________%,出游距離為500千米的游客約占游覽人數(shù)的________%。由此可見,旅游者與出游距離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市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條件優(yōu)越,是我國吸引游客最多的城市。根據(jù)你所具備的知識,請你對北京市旅游資源開發(fā)條件進行評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吉林省長春市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4年初,國家出臺“一號文件”,鼓勵農業(yè)發(fā)展。讀下表,完成下列問題。

表  1990年以來我國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純收入的來源情況

資料來源:2005年和2006年的《中國農村統(tǒng)計年鑒》

1.表中數(shù)據(jù)能正確表明

A.第一產業(yè)人均純收入在持續(xù)增長

B.第二產業(yè)人均純收入1995年最多

C.第三產業(yè)人均純收入1995年最少

D.第一產業(yè)人均純收入比重在持續(xù)下降

2.2004年第一產業(yè)人均純收入比重上升的原因為

A.國家政策

B.科技水平提高

C.機械化水平提高

D.勞動力成本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2011學年遼寧省丹東市四校協(xié)作體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讀下表,完成下列問題。(9分)

測量位置

距地面的高度(m)

測得的氣壓(hPa)

測量時間(格林尼治時間)

A

1.5

1036

2005.01.17.14:00

B

1.5

1004

2005.01.17.14:00

C

5500

506

2005.01.17.14:00

D

5500

512

2005.01.17.14:00

(1)四點氣壓差異由熱力原因形成,在下圖中相應位置上標出C、D兩點并畫出熱力環(huán)流圈。(3分)

(2)若此熱力環(huán)流是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引起的,且位于北半球,則A可能為___(陸地、海洋),此時我國山東半島多吹__風(2分)

(3)測量時,北京時間為___,此季節(jié)是否適合南極考察?___。原因是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