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港珠澳大橋10月24日9時正式通車,它是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0千米,主體工程由“海上橋梁、海底隧道及連接兩者的人工島”三部分組成。

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港珠澳大橋中部采用海底隧道而不采用橋梁的主要原因是

A.縮短通行距離和時間B.減小施工難度

C.便于觀賞水下風景D.保持主航道通行能力

2港珠澳大橋通車帶來的影響,錯誤的是

A.加快港珠澳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一體化進程

B.改善了港珠澳地區(qū)的綜合運輸體系

C.對珠江口水域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D.港珠澳三城市的服務范圍擴大

【答案】

1D

2C

【解析】

1海底隧道并沒有縮短通行距離,A錯;海底隧道建設成本更高,難度更大,B錯; 圖示隧道埋在海底,不能欣賞水下風景,C錯;港珠澳大橋中部采用海底隧道,主要是為了避免橋梁對珠江主航道正常航運的影響,D正確,故選D。

2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港珠澳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一體化進程加快,改善了港珠澳地區(qū)的綜合運輸體系,港珠澳三城市的服務范圍擴大。大橋建設對珠江口生態(tài)會產(chǎn)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不會產(chǎn)生極大的負面影響,C錯誤,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我國極端最高氣溫出現(xiàn)新疆吐魯番盆地,這里6~8月平均最高氣溫都在38℃以上,圖中甲圖為吐魯番盆地及周邊地區(qū)等高線地形圖,乙圖為沿甲圖中MN線繪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示意圖。

(1)試分析吐魯番盆地內(nèi)部夏季易出現(xiàn)高溫天氣的原因。

(2)E地的地貌類型是______,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

(3)乙圖中云杉林帶在N坡缺失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以元代馬致遠的著名思鄉(xiāng)詩詞《天凈沙·秋思》中的名句“小橋流水人家”為題材所作的畫卷,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畫中美景最可能出現(xiàn)在

A. 華北平原 B. 松嫩平原

C. 太湖平原 D. 寧夏平原

2畫卷中小橋、流水、民居等地理要素協(xié)調一致,這體現(xiàn)了地理環(huán)境的

A. 差異性 B. 整體性

C. 開放性 D. 聯(lián)系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甲、乙、丙分別表示運輸數(shù)量、運輸速度和運輸費用,箭頭方向表示優(yōu)勢越來越明顯。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②③代表的交通運輸方式分別是

A. 公路、航空、鐵路 B. 公路、鐵路、航空

C. 航空、鐵路、水路 D. 公路、水路、鐵路

2運輸方式③與①相比更有優(yōu)勢,但①也有明顯的優(yōu)勢,是因為它

A. 連續(xù)性好 B. 靈活性強 C. 受自然條件影響小 D. 安全系數(shù)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每年冬季,哈爾濱冰雪世界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觀,哈爾濱的松花江畔是我國最大的采冰場,發(fā)源于長白山和大興安嶺的松花江水結的冰,干凈透明,是哈爾濱一年一屆冰雪大世界冰雕作品最好的原料,松花江采冰期開始于12月10日前后,持續(xù)15天左右。下圖示意東北地區(qū)采冰區(qū)域分布圖。

完成下面小題。

1松花江畔形成我國最大采冰場的原因正確的是

A.緯度較高,冰層厚

B.冰塊透明度高

C.含沙量低,水質好

D.哈爾濱市場需求大

2哈爾濱采冰人多選擇在凌晨三四點開工,原因正確的是

A.夜間氣溫低,冰塊易保存

B.緯度高,冬季白晝短

C.夜間采冰,提高安全性

D.搶占較好的采冰地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世界某區(qū)域圖

材料二:咸海處在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這兩個國家之間。從上世紀 60 年代起卻走上了迅速萎縮的兇途。在 1960 年,這個咸水湖的面積是 6.8 萬平方千米,是一個大湖;到了 2007 年,3 個小咸海的面積綜合只是咸海極盛時的 10%。不但如此,因為水量縮小,咸海的水也越來越咸,3 個小湖中的兩個已經(jīng)把所有魚都咸死了,活魚都上了天堂,剩下的只有咸魚了。2014 年 9 月美國宇航局發(fā)布 的一組衛(wèi)星圖片顯示“咸!币呀(jīng)消失。下圖為咸海面積的變化圖。

(1)試分析咸海面積變化的原因 。

(2)闡述咸海面積減小對當?shù)氐挠绊憽?/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題文)地氣系統(tǒng)(大氣和地面)吸收太陽短波輻射(能量收入),又向外放射長波輻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稱為輻射差額。下圖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輻射差額的月份分配。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小題1若只考慮輻射差額對氣溫的影響,該地氣溫最低的月份是

A. 12月 B. 8月 C. 4月 D. 1月

2】(小題2該地年總輻射差額為負值,年平均氣溫卻未逐年下降,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氣環(huán)流、地熱收入 B. 大氣保溫、地熱收入

C. 太陽活動、地熱釋放 D. 大氣環(huán)流、大洋環(huán)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BAC和EDF分別代表某一時刻地球表面的晨昏線,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圖中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點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P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________區(qū)(填時區(qū))。

(3)B位于______(填低緯、中緯或高緯)度;與E點的最短距離約是______;位于H點的______方向.

(4)一架飛機從A點出發(fā),若要到C點,則最短航向是______________;若要到F點,則最短航向是____________。

(5)若AB為昏線,則H地的地方時為______

A.12月22日6時 B.6月22日18時

C.12月22日18時 D.6月22日6時

(6)若DF為晨線,此時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東半球內(nèi)屬于23日的范圍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社會發(fā)展階段人地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關于該社會發(fā)展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人類依賴環(huán)境,崇拜自然 B. 人類試圖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 環(huán)境問題主要為局部性的生態(tài)破壞 D. 人類已經(jīng)提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2圖示生產(chǎn)活動可能引發(fā)的環(huán)境問題主要是

①植被破壞 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 ④環(huán)境污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