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瑞士當地時間2016年6月1日,世界最長最深的鐵路隧道——圣哥達隧道正式開通。位于中、南歐交通要道上的圣哥達隧道,全長57.1千米,工期歷時17年,耗資160多億美元。與圣哥達半山腰間的盤山鐵路相比,開通的新隧道將會改變山區(qū)居民與貨物的交通運輸方式。讀“瑞士交通局部圖(圖a)和圣哥達隧道剖面圖(圖b)。
完成下面小題。
【1】圣哥達隧道工期歷時17年是由于當地
A. 地質條件復雜B. 科學技術先進
C. 社會經濟發(fā)達D. 氣象災害頻發(fā)
【2】隨著圣哥達隧道的開通,將會直接影響愛斯特爾德的
①城市等級 ②流動人口數量 ③城市形態(tài) ④服務范圍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3】與盤山鐵路相比,圣哥達隧道的開通會
A. 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壓力B. 對貨物的載重限制較大
C. 加強東、西歐的經濟聯系D. 改善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答案】
【1】A
【2】C
【3】D
【解析】
【1】影響交通建設耗用時間的主要因素從地形、地質等因素分析。由材料可知,該隧道位于阿爾卑斯山地區(qū),地形地質條件復雜,投資巨大,工期長,技術要求高。瑞士的科學技術先進、社會經濟發(fā)達,這不是工期長的原因,瑞士的氣象災害并不頻繁。據此分析選A。
【2】讀圖分析可知,原有鐵路為半山腰間的盤山鐵路,彎曲度較大,對貨物載重限制,且速度慢,導致公路運輸的壓力大。新隧道開通將減少貨運卡車的通行量,圣哥達隧道采取直線形式,線路短;通行速度快;對貨物的載重限制少,因此縮短了運輸的距離與時間,利于隧道兩端地區(qū)的聯系;隧道位于歐洲南北向最為繁忙的貨運走廊上,利于瑞士同德國、意大利,以及南歐與北歐的緊密聯系。愛斯特爾德的位于隧道的端點,因此將會增加該地的流動人口數量,擴大其服務范圍,因此②④正確,據此分析選C。
【3】讀圖并結合上題分析可知,新隧道開通將減少貨運卡車的通行量,減輕公路等交通壓力,A錯;圣哥達隧道采取直線形式,線路短;通行速度快;對貨物的載重限制少,B錯;隧道開通縮短了運輸的距離與時間,利于隧道兩端地區(qū)的聯系;隧道位于歐洲南北向最為繁忙的貨運走廊上,利于瑞士同德國、意大利,以及南歐與北歐的緊密聯系,C錯;新隧道開通將減少貨運卡車的通行量,并將減少二氧化碳及污染氣體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D正確。據此分析選D。
交通區(qū)位因素分析方法 :
包括社會經濟因素――決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約區(qū)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從自然因素考慮歸納如下:
(1)地形:地勢平坦,對交通線的選擇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鐵路多要筑洞架橋; 工程難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線延伸,延長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對航空影響小
(2)地質: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滲漏;地質不穩(wěn)定一加固地基,避開斷層等 (3)氣候: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公路、鐵路;氣象災害(大風、霧等)―― 水運、航空。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2.從人為因素考慮,歸納如下:
(1)合理布局交通網――分配交通線上的客貨運量,獲取最大經濟效益。
(2)經濟:經濟發(fā)展了――客貨運量大增,資金充足;反過來,交通建設――加 快物資流通,促進區(qū)域發(fā)展。
(3)資金――盡量減少橋梁、隧道,縮短里程,節(jié)省投資。
(4)人口分布――盡量聯系城鎮(zhèn)、人口稠密區(qū),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干線不要穿過城區(qū),遠離重要文物古跡等。
(6)政治:京九線―一維持香港穩(wěn)定與繁榮;進藏鐵路一加強援藏,鞏固國防等。 (7)科技――如在凍土上修筑鐵路的技術已解決等。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世界某區(qū)域圖,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P 城市(33.4°S, 70.7°W , 海拔 520米)
材料二:Q 城市(34.3°S, 58.5°W , 海拔 25米)
(1)描述 P、Q 鐵路沿線地區(qū)的地形特征。
(2)比較 P、Q 兩城市氣溫差異并說出主要影響因素。
(3)Q 城市的肉類加工工業(yè)非常發(fā)達,試分析該地發(fā)展肉類加工工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沙棘屬多年生落葉性灌木,耐旱,其果實有很高的營養(yǎng)及藥用價值;矢Υǖ靥廃S 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帶,流域內多溝壑,是我國沙棘主要種植區(qū)域之一。讀 “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圖”與“坡面沙棘林景觀圖”,完成下列問題。
【1】坡面沙棘通常沿等高線延伸方向逐排種植,是為了
A. 調節(jié)氣候 B. 攔水攔沙 C. 美化環(huán)境 D. 提高植被覆蓋率
【2】隨著沙棘林的生長,圖示區(qū)域
A. 河流含沙量迅速下降
B. 河流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變小
C. 河流徑流量大幅度增加
D. 流域內降水總量大幅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為我國某日海平面氣壓(hPa)分布示意圖(局部),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中甲地的天氣系統(tǒng)是_______(高、低)氣壓,從大氣運動看屬于_______(氣旋、反氣旋),在其控制下空氣_______(上升、下沉),多_______(晴朗、陰雨)天氣。
(2)圖中乙—丙為_______(冷、暖)鋒,該鋒面過境后,其天氣狀況是___。下面_______圖是這類鋒面的剖面示意圖(填字母)。
A. B.
(3)圖中①②③④四地,風速最大的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出行”新理念已為我國許鄉(xiāng)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圖為“1986~ 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 要出行方式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新理念對市民出行方式產生明顯影響的年份開始于( )
A. 2000 年 B. 2005 年 C. 2007 年 D. 2011 年
【2】市民出行方式變化對該城市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
A. 優(yōu)化城市空間結構 B. 改善城市交通狀況
C. 改變城市服務功能 D. 擴大城市地域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家電企業(yè)將組裝工廠向某國外轉移,下圖示意日資家電組裝工廠轉移目的地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日資家電組裝工廠不斷轉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場規(guī)模 B. 勞動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術水平
【2】在日資家電組裝工廠向越南等國家轉移的背景下,中國家電產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是(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資回歸 B. 進口越南產品,替代國內生產
C. 擴大生產規(guī)模,保持價格優(yōu)勢 D. 加強技術研發(fā),培育競爭優(yōu)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山東省建設了三條“外電入魯”新通道。讀“外電入魯”通道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外電入魯”的原因是由于山東省
A. 常規(guī)能源匱乏
B. 能源需求量大
C. 酸雨危害嚴重
D. 環(huán)境保護壓力大
【2】“外電入魯”給內蒙古、陜西供電方帶來的影響有
A. 社會經濟效益上升 B. 電力生產成本加大
C. 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 D. 促進基礎設施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某地地質剖面和水循環(huán)簡易圖
(1)寫出圖中甲、乙、丙處的地質構造類型:甲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_。假設在該地區(qū)修建一條地下隧道,如果只從地質構造的角度考慮,該選擇甲、乙、丙中的____地。
(2)寫出序號所表示的水循環(huán)環(huán)節(jié)名稱:①是_________;②是_________。若該地位于我國東部,有河流流經,則河流侵蝕最嚴重的季節(jié)是______,河流在流動過程中,會破壞和搬運地表物質,在河流入?谔幰话阈纬_____地貌。在河流上游的山區(qū)段,河谷橫剖面一般呈“____” 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我國能源生產總量和消費量分別為331 848萬噸標準煤和361 732萬噸標準煤。讀2012年我國四類主要能源的生產消費比重表,完成下面小題。
【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能源分別是:
A. 原煤,原油,水電、核電和風電,天然氣 B. 原油,天然氣,原煤,水電、核電和風電
C. 天然氣,原油,原煤,水電、核電和風電 D. 原煤,水電、核電和風電,原油,天然氣
【2】下列措施中最能促進我國能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是:
A. 利用我國煤炭資源優(yōu)勢,出口創(chuàng)匯 B. 擴大進口渠道,增加對外能源依賴度
C. 加大勘探力度,增加煤炭開采量 D. 加快產業(yè)升級,推進清潔生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