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某地區(qū)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導(dǎo)致a港口解凍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緯度 C. 經(jīng)度 D. 洋流
【2】下列四幅圖中,與b港口的氣候最吻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
【1】B
【2】B
【解析】影響港口解凍的因素,氣候類型的分布與判讀。
【1】.根據(jù)圖中信息可知,b、c、d三港口緯度相當,港口解凍日期主要與溫度有關(guān),在四個港口中,a港口緯度最高,溫度最低,所以解凍日期最晚,B對。四地的海域都比較封閉,受洋流影響較小,D錯。港口的解凍和封凍與地形和經(jīng)度關(guān)系不大,A、C錯。故選B。
【2】從圖中看出,A地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為地中海氣候;B地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溫和且降水均勻,為溫帶海洋性氣候;C地全年高溫多雨,為熱帶雨林氣候;D地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為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因此只有B圖與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最相吻合,故選B。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區(qū)年降水量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兩地的年降水量較多的是____地,分析其降水較多的原因。
(2)描述C、D兩地氣候特征的異同點。
(3) 2011年3月11日本發(fā)生強烈地震,并引發(fā)核泄漏事故,判斷核污染對中國影響的大小,并簡述原因。
(4)簡述日本主要的地質(zhì)災(zāi)害并分析該災(zāi)害多發(fā)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北京時間2017年11月18日 06時34分,在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發(fā)生6. 9級地震,震源深度 10千米。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1】米林縣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 水圈 B. 地殼 C. 軟流層 D. 地幔
【2】此次地震是由
A. 地殼運動引起 B. 變質(zhì)作用引起
C. 風(fēng)化作用引起 D. 人類活動誘發(fā)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綠色出行”新理念已為我國許鄉(xiāng)城市市民所接受。下圖為“1986~ 2015 年某城市市民主 要出行方式變化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新理念對市民出行方式產(chǎn)生明顯影響的年份開始于( )
A. 2000 年 B. 2005 年 C. 2007 年 D. 2011 年
【2】市民出行方式變化對該城市產(chǎn)生的主要影響是( )
A. 優(yōu)化城市空間結(jié)構(gòu) B. 改善城市交通狀況
C. 改變城市服務(wù)功能 D. 擴大城市地域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 “錢塘江流域部分地區(qū)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
A. 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自西向東注入黃海
B. 河流徑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較大
C. 新安江大壩下游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
D. 富春江大壩附近河段初冬季節(jié)有凌汛現(xiàn)象
【2】新安江大壩的修建
A. 使大壩上游的流域面積顯著增加 B. 使大壩下游干流河段航運里程增加
C. 提供廉價水電,大力發(fā)展鋼鐵工業(yè) D. 調(diào)節(jié)下游水位變化,減少洪澇災(zāi)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面兩圖,根據(jù)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題。
【1】甲河流的主要補給形式及出現(xiàn)最大汛期的季節(jié)分別是( )
A. 冰雪融水、冬季 B. 大氣降水、冬季
C. 地下水、春季 D. 大氣降水、夏季
【2】據(jù)圖信息推知此時甲河流域 ( )
A. 盛行西北風(fēng) B. 盛行西南風(fēng)
C. 受副高控制 D. 潛水補給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面小題。
【1】圖中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① L1向東流,L2向東流 ② L1向西流,L2向西流
③ L1向東流,L2向西流 ④L1向西流,L2向東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假若L1、L2流向相同,那么
① 地球運行到近日點附近 ②北京晝長夜短
③夏威夷高壓強盛 ④亞歐大陸等溫線向低緯彎曲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與“大氣保溫作用”密切相關(guān)的是()
A. ①吸收 B. ②吸收 C. ④大氣逆輻射 D. ③地面吸收
【2】大氣的熱量主要直接來自圖中的()
A. ①吸收 B. 地面輻射 C. ④大氣逆輻射 D. 太陽輻射
【3】倡導(dǎo)低碳生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圖中()
A. ①吸收減弱 B. ③地面吸收增強
C. ②吸收減弱 D. ④大氣逆輻射增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做如下實驗:在花崗巖表面淋上25℃左右的水,記錄其內(nèi)外溫度變化。下圖為所測得的巖石內(nèi)外溫度變化曲線圖。完成下列各題。
【1】花崗巖的形成過程是巖漿( )
A. 高溫變質(zhì) B. 侵入冷凝 C. 高壓成巖 D. 噴出冷卻
【2】該實驗?zāi)M的地質(zhì)作用是( )
A. 風(fēng)蝕作用 B. 水蝕作用 C. 溶蝕作用 D. 風(fēng)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