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來,我國建立了一系列商品性農業(yè)基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豫中南、魯西北、冀北平原的商品棉基地
B.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qū)的出口商品基地
C.江漢平原、江淮地區(qū)的商品糧基地
D.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的甜菜生產基地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21
有關我國農業(yè)生產成就的有
[ ]
A.光熱較優(yōu)、雨熱同期是我國發(fā)展農業(yè)的有利條件。
B
.建國以來,我國陸續(xù)建立了一批商品糧、棉等生產基地。C
.糧食已能自給,棉花總產量為世界第一位。D
.從自給半自給經濟向商品生產轉變,標志著農業(yè)生產的進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21
建國以來,我國建立了一系列商品性農業(yè)基地,如
[
]A
.豫中南、魯西北、冀北平原的商品棉基地B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qū)的出口商品基地C
.江漢平原、江淮地區(qū)商品糧基地D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的甜菜生產基地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21
關于建國以來我國紡織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分布情況,正確的敘述是
[
]A
.在接近原料產地的銀川、西寧、林芝,建立新的棉紡工廠B
.加強了上海、天津、青島、大連等老工業(yè)基地的生產能力C
.在接近棉花、羊毛產地的烏魯木齊、新發(fā)展了棉、毛紡織工業(yè)D
.在接近棉花產地和消費市場的內地如北京、石家莊、邯鄲等地、建立棉紡工業(yè)中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60年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巨大成就,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 如圖所示為新中國成立以來至1990年人口發(fā)展經歷的五個階段。
材料二 目前,中國人口發(fā)展面臨諸多挑戰(zhàn):人口眾多;老年人口數量迅猛增長,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就業(yè)壓力始終較大等。
(1)根據材料一,我國人口增長處于低谷期的數字代號是圖中的 和 。并分別分析原因。
(2)為實現(xiàn)我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針對材料二中的問題,請?zhí)岢龊侠砘拇胧?/p>
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個月內與其它國家正式建交情況 | ||
1 | 1949.10.3 |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 |
2 | 1949.10.4 |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
3 | 1949.10.5 |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
4 | 1949.10.6 |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
5 | 1949.10.6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6 | 1949.10.6 |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
7 | ]949.10.7 | 波蘭人民共和國 |
8 | 1949.10.16 | 蒙古人民共和國 |
9 | 1949.10.27 |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
10 | 1949.11.23 |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
11 | 1950.1 .18 |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
材料四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莢、中日建交,打開了中國外交的新局面,許多西方國家也紛紛和我國建立外交關系。截止到2007年12月28日,我國已經與171個國家或地區(qū)建立了外交關系,真正實現(xiàn)了我們的朋友遍天下。
(3)結合材料三指出新中國建國初期奉行怎樣的外交政策?實行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4)料三、四,概括我國對外關系發(fā)展歷程所體現(xiàn)出的重要特點。
材料五 新中國成立之際,毛澤東形象地提出三條外交政策,揭開了中國外交的新篇章。1953—1954年,周恩來總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對我國的外交戰(zhàn)略進行重大調整,使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國對外活動進入更為活躍的時期,并取得豐碩成果。
(5)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知識,說明我國取得的外交輝煌成就遵循的方法論原則。
材料六 建國60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平穩(wěn)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實現(xiàn)了由貧困到溫飽,由溫飽到總體小康的歷史跨越,綜合國力大幅度躍升。2008年我國的GDP超過20萬億元,達到了246619億元,居世界第四位;對外貿易總額21738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外匯儲備超過15282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位。
(6)運用經濟生活知識,簡要說明我國取得上述經濟建設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