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第30次南極科考隊2013年11月7日從上海啟程。此次考察將建立我國第四個南極科學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

回答問題。

1泰山站到中山站的直線距離約為

A.310千米B.510千米

C.810千米D.910千米

2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南極冰川發(fā)生變化,一般監(jiān)測南極冰川面積變化情況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A.遙感技術B.雷達監(jiān)測

C.地理信息系統(tǒng)D.全球定位系統(tǒng)

【答案】

1B

2A

【解析】

1圖中泰山站地理坐標為(73°51S,76°58E),中山站地理坐標為(69°2224S,76°2240E),兩點經(jīng)度相差較小,緯度相差約4°30′。也就是近似于計算經(jīng)線長度,等于緯度差乘以111Km,泰山站到中山站的直線距離約為510千米。

故選:B。

2監(jiān)測南極冰川的面積變化主要是利用冰川對于電磁波的反射特征與其他地物不同,從而可以監(jiān)測冰川面積的變化情況。這需要借助遙感技術手段。BCD錯誤,A正確。

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圖中ACB為晨昏線,C為中點。圖示范圍內陰影區(qū)為黑夜,其他地區(qū)為白天。據(jù)此回答下面小題。

1C點的地方時是(  )

A.18:40B.22:20C.9:00D.8:40

2此時與北京處于同一天的范圍占全球的比值為(  )

A.2/3B.7/12C.11/12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示意我國東部某地區(qū)的流域景觀,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①處河流地貌類型是 ,其兩側易發(fā)生的地質災害是 。

(2)指出夏季對②處威脅較大的自然災害,并分析其成因。

(3)河流入海口形成了眾多的沙洲,簡述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地殼物質循環(huán)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丁代表巖石類型,箭頭②—⑦表示地質作用。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示巖石中,屬于花崗巖的是

A.B.C.D.

2圖中序號與其代表的地質作用組合正確的是

A.②——外力作用B.③——固結成巖C.④——地殼下沉D.⑤——高溫熔化

3關于巖石特征的正確敘述是

A.甲類巖石具有明顯的氣孔構造B.乙類巖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類巖石可發(fā)育石林、溶洞D.丁類巖石不具有層理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左圖)和兩個大洲的緯度分布組合示意圖(右圖)。

材料二 四地氣溫和降水資料示意圖

(1)材料一左圖表示的是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氣壓帶、風帶分布狀況。

(2)寫出①②③④對應氣壓帶的名稱,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3)寫出⑤⑥⑦對應風帶的名稱,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 。

(4)材料一右圖中A、B、C、D四地,常年在左圖中⑥帶控制下的是______,其形成的氣候類型的名稱為__________,氣候特征為_________。

(5)材料二中與材料一右圖中C地的氣候類型相吻合的是_______圖,氣候類型的名稱為_________,該氣候類型的一般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_。

(6)分析上題所述氣候類型在夏季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人類活動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示意圖

材料二 近些年來,我國北方春季特別是華北地區(qū)出現(xiàn)的沙塵天氣,給華北地區(qū)的交通、環(huán)境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1)請將下列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前面的字母填在材料一框圖中相應的空格內,每個字母限填一次。

A. 旱澇災害頻發(fā) B. 擴大耕地面積 C.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D. 圍湖造田

(2)造成北方沙塵現(xiàn)象的原因,除了氣候異常等自然因素外,人為因素主要有哪些?

(3)地理環(huán)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家園,請你就如何實現(xiàn)人類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解決人類同環(huán)境對立的矛盾,促進人類與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要素聯(lián)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圖中①~④方框相應內容的排序,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減少、調蓄能力減弱、洪澇災害加劇、糧食產(chǎn)量下降

B.洪澇災害加劇、調蓄能力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糧食產(chǎn)量下降

C.調蓄能力減弱、洪澇災害加劇、生物多樣性減少、糧食產(chǎn)量下降

D.調蓄能力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糧食產(chǎn)量下降、洪澇災害加劇

2本圖揭示的地理環(huán)境要素間關系的原理包括

①地理環(huán)境各要素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②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是不一樣的

③環(huán)境一要素變化可導致其他要素相應變化

④某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的改變會導致其他區(qū)域環(huán)境的變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所示四個箭頭中能正確表示該緯度帶近地面盛行風向的是

A. B. C. D.

2在大陸西岸常年受該緯度帶盛行風影響的氣候類型是

A. 地中海氣候B. 溫帶大陸性氣候

C. 溫帶季風氣候D. 溫帶海洋性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表為北半球年太陽總輻射量隨緯度的分布表?赡芸傒椛洌翰豢紤]天氣因素,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有效總輻射:考慮了受大氣和云的削弱之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

讀表完成下列各題。

1影響可能總輻射量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B.地形

C.大氣環(huán)流D.洋流

2赤道地區(qū)可能總輻射量和有效總輻射量差異較大,主要原因是( )

A.云層厚,保溫效應強,到達地面的可能總輻射量大

B.陰雨天氣多,削弱作用強,到達地面的有效總輻射量小

C.臭氧含量多,吸收的紫外線多,到達地面的可能總輻射量大

D.大氣透明度高,吸收太陽輻射多,到達地面的有效總輻射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