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該圖是“我國大興安嶺及其兩側自然地理環(huán)境剖面示意圖”,分析圖后,回答下列各題。

(1)比較甲、乙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說明:甲地應為______氣候,乙地應為______氣候;兩地降水量的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山脈以東的自然帶是______帶,山脈以西的自然帶為______帶。
(3)在農業(yè)生產方面,山脈以東主要發(fā)展______,山脈以西主要發(fā)展______(選擇填空)。

A.水田種植業(yè)B.旱地種植業(yè)
C.草原畜牧業(yè)D.山地畜牧業(yè)
(4)山脈東西兩側自然帶的差異變化,顯示出陸地自然帶的______地帶性規(guī)律,影響因素為      。

(1)溫帶季風溫帶大陸 距海遠近(6分)(2)溫帶落葉闊葉林 溫帶草原
(4分)(3)B  C (4分)(4)從沿海到內陸(或經(jīng)度)水分 (4分)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山東濟寧泗水一中高三上學期期末模擬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是我國某山脈東、兩坡地質剖面圖。讀圖回答第題。

1.圖中山脈是

A.大興安嶺         B.太行山           C.祁連山           D.賀蘭山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山為我國地勢二三階梯的分界線         B.山麓氣溫比山頂氣溫約高18℃

C.該山以西綠洲農業(yè)特色突出              D.該山為種植業(yè)與畜牧業(yè)的分界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吉林省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8分)該圖是“我國大興安嶺及其兩側自然地理環(huán)境剖面示意圖”,分析圖后,回答下列各題。

   (1)比較甲、乙兩地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分析說明:甲地應為______氣候,乙地應為______氣候;兩地降水量的差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山脈以東的自然帶是______帶,山脈以西的自然帶為______帶。

   (3)在農業(yè)生產方面,山脈以東主要發(fā)展______,山脈以西主要發(fā)展______(選擇填空)。

A.水田種植業(yè)       B.旱地種植業(yè)     

C.草原畜牧業(yè)       D.山地畜牧業(yè)

   (4)山脈東西兩側自然帶的差異變化,顯示出陸地自然帶的______地帶性規(guī)律,影響因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3屆吉林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該圖為我國四大區(qū)域(如圖中數(shù)字)示意圖,完成5~7題。

 

 

1.劃分四大區(qū)域的主要依據(jù)是

A.氣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氣候

C.植被和土壤

D.河流和植被

2.東部季風區(qū)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的分界線是

A.秦嶺-淮河

B.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C.大興安嶺-陰山

D.祁連山-橫斷山脈

3.形成東部季風區(qū)南北差異(③與④)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條件的變化      B.熱量條件的變化

C.人口密度的變化      D.地勢高低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單選題

該圖為我國四大區(qū)域(如圖中數(shù)字)示意圖,完成以下問題。


1.劃分四大區(qū)域的主要依據(jù)是


  1. A.
    氣候和地形
  2. B.
    土壤和氣候
  3. C.
    植被和土壤
  4. D.
    河流和植被

2.東部季風區(qū)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的分界線是


  1. A.
    秦嶺-淮河
  2. B.
    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3. C.
    大興安嶺-陰山
  4. D.
    祁連山-橫斷山脈

3.形成東部季風區(qū)南北差異(③與④)的主要原因是


  1. A.
    水分條件的變化
  2. B.
    熱量條件的變化
  3. C.
    人口密度的變化
  4. D.
    地勢高低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