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北京春季,9)當前,確保中國糧食安全的措施是


  1. A.
    退耕還林、還草
  2. B.
    興建開發(fā)區(qū),進口糧食
  3. C.
    加快城市化進程
  4. D.
    發(fā)展科技,保護耕地
D
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討論源于20世紀90年代美國學者布朗提出的“誰能養(yǎng)活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糧食安全問題一直是中國直面的熱點問題,這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中國擁有13億人口,每年必須要有很大的口糧保證,這是中國區(qū)別于其他國家的最大不同。若中國生產(chǎn)的糧食不能滿足自身需求,將對國際糧食市場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另外,我們也不可能像一些小的國家那樣完全依賴國際市場供應,因為現(xiàn)有的糧食國際貿(mào)易量也不夠中國13億人一年消耗。其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推進城市化和工業(yè)化進程,中國國內(nèi)大量農(nóng)民失去了種糧的積極性,同時耕地面積不斷減少,造成糧食產(chǎn)量降低。而工業(yè)化和城市化是中國必須推進的,耕地的減少也是必然的,為了確保糧食安全,當前就要切實保護耕地,少占良田,同時還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糧食的單產(chǎn)。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2005北京春季,1、3)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北京時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3.9°N,95.9°E)發(fā)生地震并引起海嘯。據(jù)此回答(1)~(2)題。

(1)該地震發(fā)生時,地球在公轉(zhuǎn)軌道上的位置接近上圖中的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海嘯以800千米/小時的速度傳播到馬爾代夫的首都馬累(4.2°N,73.5°E)時,當?shù)貐^(qū)時約為

[  ]

A.6時
B.9時
C.12時
D.15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2005·北京春季)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北京時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發(fā)生地震并引起海嘯。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1)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塊與

[   ]

A.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

B.亞歐板塊的消亡邊界

C.太平洋板塊的生長邊界

D.亞歐板塊的生長邊界

(2)海嘯造成該地區(qū)人員重大傷亡的原因是

[   ]

①人口老齡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鄱嗪恿魅牒?凇、苋狈[預警系統(tǒng)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13

(2005北京春季,7)作為城市的燃料,天然氣比煤炭

[  ]

A.開發(fā)利用難度小
B.燃燒效率低
C.輸送、使用方便
D.對大氣污染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69

(2005北京春季,39)泛亞鐵路(新加坡至昆明)將是聯(lián)系東盟和中國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已有鐵路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鐵路有東、中、西三個方案,如表和下圖所示。東盟國家首選東線方案,分析其有利因素。

泛亞鐵路待建線路三個方案的比較(單位: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69

(2005北京春季,3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F、H兩地氣溫比兩側(cè)地區(qū)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圖中丹江口水庫的出口處和北京兩地的平均溫差約為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京津地區(qū)急需調(diào)水,分析其水資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會原因。

(4)分析華北平原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有利自然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