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3-3,A、B表示某水文站在建水庫前后的全年流量曲線,讀圖回答

圖3-3

(1)該河主要補給水源是     ,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兩曲線中,在修筑大壩后測得的是     ,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水文站位于水庫的     (上游、下游)方向,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氣降水  流量隨降雨量的變化而變化

(2)A 水庫具有調節(jié)河流徑流變化的作用,A曲線水位變化較小  

(3)下游  只有水文站在水庫下游,才能測到建筑水庫后流量穩(wěn)定的情況

 

本題主要考查從圖形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圖形,就可得出河流的流量隨降雨量的變化而變化,說明大氣降水是河流的主要補給水源。水庫對于河流徑流具有調節(jié)作用,經(jīng)調節(jié)后水庫下游的徑流變化應趨于平緩。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年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流域綜合開發(fā)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練習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根據(jù)所給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小題1】圖1的甲、乙兩圖中的河流,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口、河流干流上都有世界著名的港口和水利工程。讀圖判斷,A是_______________港,B是_________________港。a是_______________工程,b是_______________工程。
【小題2】圖2中,反映a地區(qū)的氣候狀況的是_______圖;該地區(qū)的氣候特點是__________。
【小題3】依據(jù)下表中的資料,簡述a工程對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

 
 
a工程
b工程
壩址水文條件
年徑流量(億m3)
820
4510
平均含量(kg/m3)
1.6
1.2
年輸沙量(億噸)
1.34
5.3
總庫容量(億m3)
1640
393
調節(jié)庫容(億m3)
1310
165
庫區(qū)水量損失(蒸發(fā)+用水)


入海水量
建壩前
330
近10000
建壩后
60~180
近10000
出庫泥沙
建庫后進入三角洲的泥沙僅200~300萬噸。百年以內泥沙基本淤在庫區(qū)內
建庫最初10年有1/3的泥沙下泄,以后逐年增多,90
年后每年約90%的泥沙出庫
壩口至河口距離
900
1800
【小題4】根據(jù)圖1和上表,簡要分析b工程建壩前后入海水量的變化遠遠小于a工程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貴州省仁懷市育英實驗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城市是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最活躍的地區(qū),讀圖3、圖4回答以下問題。

(1)、1950~2000年,該地區(qū)城市發(fā)展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說來,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與F城相比,E城的城市規(guī)模從小到大,說明_______運輸對城市發(fā)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3)、圖4的①②兩線中,反映G城人口變化特點的是_______線。這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G城的人口變化特點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等社會經(jīng)濟問題。
(4)、城市的迅速發(fā)展會改變土地的利用方式,并對自然環(huán)境各要素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工業(yè)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地質量產(chǎn)生不良影響。此外,城市的發(fā)展對自然環(huán)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響還表現(xiàn)在:
① 對生物:                                                                  
②對氣溫:                                                                  
③對降水:                                                                  
④對地下水:                                                                
(5)、(多項選擇)城市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和諧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     )

A.滿足人們更多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B.促進產(chǎn)業(yè)結構的良性變化
C.吸納農(nóng)村剩余勞動力.擴大城鄉(xiāng)差別D.增強規(guī)模經(jīng)濟效應和集聚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2-2013學年福建長泰第二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帶解析) 題型:綜合題

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發(fā)生里氏8.0級地震,震中位于汶川縣映秀鎮(zhèn)。地震造成重大人員、財產(chǎn)損失。讀圖17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資料:汶川地震引發(fā)了大量的次生地質災害。地震后,國土資源部迅速組織國家和10余省的地質調查力量實施緊急排查,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地面調查,初步掌握了汶川地震區(qū)地質災害基本情況(見表2)。
表2 汶川地震災區(qū)地質災害調查情況匯總表

(1)此次地震位于中國                     地震帶,是由于印度板塊向      (方向)移動,與               板塊相撞,推動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東緣地區(qū)沿龍門山構造向東擠壓,導致此處巖石圈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釋放,引發(fā)四川西部斷裂帶震動。
(2)此次地震后引發(fā)的次生地質災害以            為主。分析當?shù)剡@種地質災害多發(fā)的自然原因。
(3)震后,受災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時內得救的,故有“黃金24小時”之稱。為了爭取搶救時間,震后互救時應遵循的原則有_______(選擇填空)。

A.先救遠,后救近。從遠處救起,不論是家人、鄰居、同事,還是素不相識的人
B.先易后難。先救輕傷員和青壯年、醫(yī)務人員,以增加幫手、壯大救助隊伍
C.先救“生”,后救“人”。先使被埋壓者頭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壓,要有生存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保存體力,挑戰(zhàn)生命極限
E.注意仔細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不要盲目亂挖、亂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福建長泰第二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發(fā)生里氏8.0級地震,震中位于汶川縣映秀鎮(zhèn)。地震造成重大人員、財產(chǎn)損失。讀圖17和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資料:汶川地震引發(fā)了大量的次生地質災害。地震后,國土資源部迅速組織國家和10余省的地質調查力量實施緊急排查,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地面調查,初步掌握了汶川地震區(qū)地質災害基本情況(見表2)。

表2 汶川地震災區(qū)地質災害調查情況匯總表

(1)此次地震位于中國                     地震帶,是由于印度板塊向      (方向)移動,與               板塊相撞,推動青藏高原隆升,在高原東緣地區(qū)沿龍門山構造向東擠壓,導致此處巖石圈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釋放,引發(fā)四川西部斷裂帶震動。

(2)此次地震后引發(fā)的次生地質災害以            為主。分析當?shù)剡@種地質災害多發(fā)的自然原因。

(3)震后,受災者90%都是在最初的24小時內得救的,故有“黃金24小時”之稱。為了爭取搶救時間,震后互救時應遵循的原則有_______(選擇填空)。

A.先救遠,后救近。從遠處救起,不論是家人、鄰居、同事,還是素不相識的人

B.先易后難。先救輕傷員和青壯年、醫(yī)務人員,以增加幫手、壯大救助隊伍

C.先救“生”,后救“人”。先使被埋壓者頭部暴露,防止窒息,救出更多生命

D.如果自己被埋壓,要有生存的勇氣和頑強的毅力,保存體力,挑戰(zhàn)生命極限

E.注意仔細傾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不要盲目亂挖、亂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4屆貴州省仁懷市育英實驗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城市是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最活躍的地區(qū),讀圖3、圖4回答以下問題。

(1)、1950~2000年,該地區(qū)城市發(fā)展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說來,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與F城相比,E城的城市規(guī)模從小到大,說明_______運輸對城市發(fā)展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3)、圖4的①②兩線中,反映G城人口變化特點的是_______線。這說明20世紀80年代以來,G城的人口變化特點是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等社會經(jīng)濟問題。

(4)、城市的迅速發(fā)展會改變土地的利用方式,并對自然環(huán)境各要素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工業(yè)廢渣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土地質量產(chǎn)生不良影響。此外,城市的發(fā)展對自然環(huán)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響還表現(xiàn)在:

① 對生物:      

②對氣溫:      

③對降水:                                     

④對地下水:    

(5)、(多項選擇)城市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和諧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     )

A、滿足人們更多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進產(chǎn)業(yè)結構的良性變化

C、吸納農(nóng)村剩余勞動力.擴大城鄉(xiāng)差別       D、增強規(guī)模經(jīng)濟效應和集聚效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