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987  12995  13001  13005  13011  13013  13017  13023  13025  13031  13037  13041  13043  13047  13053  13055  13061  13065  13067  13071  13073  13077  13079  13081  13082  13083  13085  13086  13087  13089  13091  13095  13097  13101  13103  13107  13113  13115  13121  13125  13127  13131  13137  13143  13145  13151  13155  13157  13163  13167  13173  13181  109140 

科目: 來源: 題型:

右圖線段表示一段經線,線段上的數(shù)據(jù)為緯度,MN和PQ之間為海洋,NP之間為陸地;卮鹪摱谓浘所在國家,城市化特征為

A.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B.逆城市化現(xiàn)象明顯

C.人口規(guī)模大

D.少數(shù)大城市迅速膨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右圖線段表示一段經線,線段上的數(shù)據(jù)為緯度,MN和PQ之間為海洋,NP之間為陸地;卮

該地區(qū)最大河流,其河流特征是

A.冰期短            B.內流河

C.含沙量大          D.徑流量變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詩句中所描述情景與圖中等壓線所示時間一致的是

A.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    

B.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C.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D.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讀非洲某月海平面氣壓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回答MN兩地的盛行風向分別是

A.西北風  東北風    

B.西北風  東南風

C.西南風  東北風    

D.西南風  東南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讀某區(qū)域等降水圖,回答

考慮優(yōu)勢條件,圖中①區(qū)域工業(yè)類型可能是

A.食品加工              B.鐵礦開采              C.有色工業(yè)          D.航天工業(y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讀某區(qū)域等降水圖,回答

甲乙兩地糧食生產能力近年呈現(xiàn)下降趨勢,原因是

A.甲地生態(tài)惡化                 B.乙地自然災害加劇

C.甲地結構調整                 D.乙地工業(yè)迅猛發(fā)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讀某區(qū)域等降水圖,回答

圖示區(qū)域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A.夏秋多、冬春少                 B.季風氣候、降水變率大

C.西北向東南增多                 D.西側干旱、東側濕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表顯示我國四個省2006年三種谷物的種植面積比重(%)統(tǒng)計,回答

 

谷物①

谷物②

谷物③

其它

湖南

90%

 3.3%

1.5%

5.2%

河北

8.7%

65%

25%

1.3%

吉林

4%

  27.9%

 63.5%

4.6%

E省

42.7%

38%

7.5%

11.8%

E省可能是

A.陜西               B.安徽            C.福建          D.內蒙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表顯示我國四個省2006年三種谷物的種植面積比重(%)統(tǒng)計,回答

 

谷物①

谷物②

谷物③

其它

湖南

90%

 3.3%

1.5%

5.2%

河北

8.7%

65%

25%

1.3%

吉林

4%

  27.9%

 63.5%

4.6%

E省

42.7%

38%

7.5%

11.8%

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 水稻、小麥、玉米                       B.玉米、小麥、水稻

C.小麥、水稻、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9年2月2日監(jiān)測的2008年入冬以來全國氣象旱澇分布圖(下圖)

材料二、2008年11月下旬以來,中國北方降水量明顯偏少,北方地區(qū)正在遭受大范圍干旱。中國氣象局專家表示,這次干旱持續(xù)時間之長、受旱范圍之廣、程度之重歷史少見。加上入冬以來幾次強降溫天氣過程造成旱凍交加,對農作物安全越冬及正常發(fā)育造成嚴重影響。

材料三、根據(jù)1950~1990年的資料統(tǒng)計,我國年平均干旱受災面積為2085.1萬公頃,洪澇受災面積842.5萬公頃。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國共發(fā)生干旱300次,洪澇236次。

材料四、對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國旱災面積、水災面積和糧食單產進行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糧食單產與旱災面積顯著相關,而與水災面積幾乎無相關關系。

材料五、我國1950-1991年間西北地區(qū)、東北地區(qū)、華北地區(qū)、西南地區(qū)、長江中下游地區(qū)、華南地區(qū)六個區(qū)域干旱季節(jié)分布及其對農業(yè)的影響

(1)讀圖,2008年入冬以來,冬季蒸發(fā)較大,降水較少是導致我國北方     (糧食作物)主要產區(qū)干旱的直接原因。該糧食主產區(qū)遭受特旱災害威脅的省份主要有  河北、             、             等地。

(2)材料五中, a是西南地區(qū)、c是東北地區(qū),判斷圖中其他字母表示的區(qū)域:

b                 ,d                 。并以b為例說明其判斷依據(jù)。

(3)結合材料五,請分析e、f兩區(qū)旱災季節(jié)差異的自然原因。

(4)結合材料三和四,請概括我國旱災的嚴重性的特點。

(5)2008年入冬以來的干旱,已影響到我國北方糧食的生產。請簡述解決北方水資源缺乏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