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89643  89651  89657  89661  89667  89669  89673  89679  89681  89687  89693  89697  89699  89703  89709  89711  89717  89721  89723  89727  89729  89733  89735  89737  89738  89739  89741  89742  89743  89745  89747  89751  89753  89757  89759  89763  89769  89771  89777  89781  89783  89787  89793  89799  89801  89807  89811  89813  89819  89823  89829  89837  109140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中,實線是地形等高線,虛線是潛水面等高線,等高距皆為5米,甲處為一口水井。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1甲處水井的水面離地面的距離可能為( )

A. 1.5米 B. 2.5米 C. 7.5米 D. 8.5米

2】【2從圖中內容可知,甲地出現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是( )

A. 地下水開采過度 B. 地下水污染嚴重 C. 有鹽堿化趨勢 D. 有荒漠化趨勢

3】【3甲地環(huán)境問題出現的時間可能是( )

A. 4-5月 B. 6-7月 C. 7-8月 D. 12-1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南極中山站的五星紅旗,常年都是(

A. 向東飄揚 B. 向西飄揚 C. 向西北飄揚 D. 向東北飄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近年來,高溫、酷寒、干旱、洪澇等極端天氣時有發(fā)生,氣候異常逐漸趨于常態(tài)。有人認為2011年冬季歐洲地區(qū)遭遇了“千年極寒”,引發(fā)極寒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A. 東澳大利亞暖流減弱 B. 日本暖流減弱

C. 墨西哥灣暖流減弱 D. 巴西暖流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市2011年-2015年人口變化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下列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確的是

A. 甲——死亡率 B. 乙——老年人口比例

C. 丙——人口自然增長率 D. 丁——出生率

2據圖中信息可知,該市

A. 人口增長模式處于傳統(tǒng)型階段 B. 2012年以來人口總量先增加后減少

C. 人口數量受政策影響逐漸增大 D. 需要進一步健全養(yǎng)老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我國2017年春運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統(tǒng)計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有關春運首日人口流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人口流動的方向主要是農村到城市

B. 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國東部地區(qū)

C. 十大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發(fā)達地區(qū)

D. 流出和流入地區(qū)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2現階段影響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政治因素 B. 經濟因素 C. 社會因素 D. 環(huán)境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氣候中受洋流影響顯著的氣候是

A. 地中海氣候 B. 季風氣候 C. 溫帶海洋性氣候 D. 熱帶草原氣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2016年暑假期間在M地旅游的中國游客拍攝的海邊風景照片。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上圖示時刻太陽所處方位是(

A. 東南 B. 東北 C. 西南 D. 西北

2上圖示時刻北京時間大約是(

A. 5時50分 B. 20時40分 C. 7時20分 D. 18時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積變化情況圖”,回答下列各題。

1據圖推測,2003~2013年該市( )

A. 林地面積持續(xù)增加 B. 耕地面積不斷減少

C. 未利用土地面積持續(xù)增加 D. 水域面積不斷減少

2該市建設用地的變化可能導致市區(qū)( )

A. 交通緊張狀況緩解 B. 人口向郊區(qū)遷移

C. 環(huán)境質量下降 D. 生物多樣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某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野外科考,繪制出圖中等高線和主要河流圖,并于北京時間2015年12月22日13:20在圖中丁地測得該日最大太陽高度為42°。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1某風電企業(yè)準備在圖中設立風力發(fā)電場,該學習小組提供的最佳參考位置應該是( )

A. B. C. D.

2該研究性學習小組根據相關地質部門資料,繪制出丁到戊的地質統(tǒng)計圖(右圖),曲線上各數據表示各測量點對應的地下某相同巖層的深度,則可以判斷出沿該剖面線為( )

A. 背斜谷 B. 背斜山 C. 向斜谷 D. 向斜山

3下列是該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該區(qū)域的發(fā)展提供的參考意見,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大力發(fā)展旱地小麥生產,提高糧食總產量

B. 利用水資源豐富的特點,發(fā)展立體化農業(yè)

C. 加強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fā)展旅游業(yè)

D. 加大當地人口生態(tài)搬遷,擴大環(huán)境承載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不同時期部分省(區(qū)、市)人口遷移率分布圖(人口遷移率是一定時期、一定地區(qū)人口遷入、遷出的絕對量與該時期、該地區(qū)平均人口數之比),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關于2005—2010年人口遷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江西遷出率最高

B. 安徽遷入率大于遷出率

C. 廣東人口遷入量比天津大

D. 福建人口遷入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兩圖顯示我國人口遷移的變化是(  )

A. 人口遷移總量減少

B. 人口遷入重心北移

C. 環(huán)渤海地區(qū)人口遷入量減少

D. 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始終是人口遷入量最大的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