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一定溫度下,向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兩種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反應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對該反應的推斷合理的是(  )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B4D6A2C

B.反應進行到1 s時,v(A)v(D)

C.反應進行到6 s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 mol·L1·s1

D.反應進行到6 s時,各物質的反應速率相等

【答案】C

【解析】

由圖可知,B、C的物質的量減少,A、D的物質的量增加,則B、C為反應物、A、D為生成物,結合圖中物質的量的變化量可知,(1-0.4)(1-0.2)(1.2-0)(0.4-0)=3462,6s達到平衡,則反應為3B+4C6A+2D,結合v=及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來解答。

A. 由上述分析可知,反應為3B+4C6A+2D,故A錯誤;

B. 反應進行到1s時,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v(A)=3v(D),故B錯誤;

C. 反應進行到6s時,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5mol/(Ls),故C正確;

D. 反應進行到6s時,達到平衡,同種物質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由化學計量數可知,各物質的速率不等,故D錯誤;

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下列幾種有機物:

A. B.C.D.CH2 = CH—CH = CH2E.環(huán)戊烷

(1)上述有機物中互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____________。

(2)用系統(tǒng)命名法對B進行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與Cl2反應的類型為_____________;D使溴水褪色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

(4)B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圖表示的是一種叫做雙烯合成的有機反應,請寫出BD發(fā)生雙烯合成所得產物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X并發(fā)生反應:2X(g) Y(g),溫度T1T2X的物質的量濃度c(X)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T1<T2

B. 反應進行到M點放出的熱量大于進行到W點放出的熱量

C. W點的反應體系從T2變到T1,達到平衡時增大

D. M點時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轉化率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溫度下,在三個容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發(fā)生反應正反應放熱,測得反應的相關數據如下:

容器1

容器2

容器3

反應溫度

700

700

800

反應物投入量

、

平衡

平衡

平衡體系總壓強

物質的平衡轉化率α

平衡常數K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B. ,

C.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可再生的物質制備乙酸乙酯的綠色合成路線之一如圖所示:

M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應③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寫出反應②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標準狀況下,1.7 g NH3_______L H2S氣體含有的氫原子數相同。

(2)2 molCO23 molSO3的原子數之比是__________。

(3)常溫常壓下22.4CO2中分子個數___64SO2的分子個數(>、<或=”)

(4)標準狀況下,33.6LNH3所含電子的物質的量約為______mol,將其溶解于水配成1L的溶液,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mol/L

(5)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0.4mol某氣體的體積為9.8L,則該條件下的氣體摩爾體積為________。

(6)某鹽混合溶液中含有離子:Na+Mg2+、Cl、SO42,測得Na+、Mg2+ Cl的物質的量濃度依次為:0.2molL1、0.25molL1、0.4molL1,則c(SO42)=__________

(7)有等體積的NaCl、CaCl2AlCl3三種溶液,分別與足量的AgNO3溶液反應,若生成沉淀的質量相等,則三種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_____________。

(8)標準狀況下,NH3CH4組成的混合氣體的平均密度為0.75g/L,該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_________________NH3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____.

(9)VmLAl2(SO4)3溶液中含Al3+ ag,取0.5VmL溶液稀釋到2VmL,則稀釋后溶液中SO42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__mol/L。

Ⅱ.請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方程式。

(1)寫出泡沫滅火器反應原理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與水蒸氣高溫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CN屬于劇毒物質,有一種處理方法其原理為CNS2O32-反應生成兩種離子,一種與Fe3可生成紅色溶液,另一種與H作用產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刺激性氣體,寫出CNS2O3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亞硝酸鹽是毒性較強的物質,其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將亞硝酸鈉溶液滴加到K2Cr2O7酸性溶液(橙色)中,溶液由橙色變?yōu)榫G色(Cr3),試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HSO4溶液滴入氫氧化鋇溶液中至中性的離子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參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請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

1









2









3









4









5









1)元素的名稱為 ;的最高價含氧酸的化學式為

2兩種元素的原子按1:1組成的常見化合物的結構式為 。

3、、、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用離子符號表示)

4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5)用電子式表示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

6)海帶中含有元素,海帶灰中含有該元素的簡單陰離子,在硫酸酸化下,可用雙氧水將其氧化為單質。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數據是在不同條件下測出的合成氨反應的速率,其中最快是

A.V(H2)==0.1 mol(L·min)B.V(N2)==0.1mol(L·min)

C.V(NH3)==0.15mol(L·min)D.V(N2)==0.02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M 的結構簡式如下:下列有關M 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M的分子式為C11H12O3

B.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 一定條件下,M能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能發(fā)生加成反應不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答案】D

【解析】

試題A.根據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M的分子式是C11H12O3,正確; B.該物質的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因此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正確;C. 該物質的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聚反應形成高聚物,正確;D. 化合物M含有碳碳雙鍵,因此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含有醇羥基、羧基,因此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錯誤。

考點: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的關系的知識。

型】單選題
束】
22

【題目】下列有關金屬腐蝕與防護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鋼鐵發(fā)生電化學腐蝕時,若表面水膜呈中性,則正極發(fā)生的反應為:2H2O+O2+4e= 4OH

B. 在潮濕的空氣中,黃銅(銅鋅合金)制品比純銅制品更易產生銅綠

C. 金屬制品在海水中比淡水中更容易發(fā)生腐蝕

D. 從本質上看,金屬腐蝕是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被氧化的過程

【答案】B

【解析】A、鋼鐵發(fā)生電化學腐蝕時,若表面水膜呈中性發(fā)生吸氧腐蝕,則正極發(fā)生的反應為:2H2O+O2+4e=4OH,A正確;B、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發(fā)生電化學腐蝕,鋅的金屬性強于銅,因此黃銅(銅鋅合金)制品比純銅制品更不易產生銅綠,B錯誤;C、海水中含電解質濃度大,淡水中含電解質濃度小,故金屬制品在海水中比淡水中更容易發(fā)生腐蝕,C正確;D、從本質上看,金屬腐蝕是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被氧化的過程,D正確;答案選B。

型】單選題
束】
23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麥芽糖及其水解產物均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B. 用溴水即可鑒別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 在酸性條件下,的水解產物是

D. 用甘氨酸和丙氨酸縮合最多可形成4種二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