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1.氨分解產生的氫氣可作為燃料供給氫氧燃料電池,這是極具吸引力的燃料電池供氫方法.
(l)已知:1molH一H鍵、lmo1N一H鍵、1molN≡N鍵斷裂時分別需要吸收436kJ、39IkJ、946kJ的能量,則氨分解反應2NH3(g)?N2(g)+3H2(g)的焓變△H=+92kJ/mol.
(2)向體積均為2L的容器A和B中同時分別充入2molNH3(兩容器裝有催化劑)發(fā)生上述反應.在反應過程中,A 保持溫度和容積不變;B 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
①反應2分鐘后,A容器內壓強變?yōu)樵瓉淼?.2倍,則2分鐘內用氨氣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mol/(L•min).
②如圖1為A容器中NH3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α(NH3)一t曲線,請在圖中畫出B容器中相應α(NH3)一t 曲線的示意圖,并簡要說明理由B容器體積增大,反應過程中壓強較A小,反應速率慢,平衡正向移動,NH3轉化率大.

(3)利用如圖2實驗裝置可以合成氨,鈀電極B 的電極反應式為N2+6H++6e-=2NH3
(4)室溫時,將c mol/L HF溶液與0.01mol/L NaOH 溶液等體積混合,反應后溶液呈中性,則HF的電離常數Kα=$\frac{1{0}^{-9}}{c-0.01}$(請用含c的代數式表示).
(5)肼(N2H4)的性質類似于NH3,可與水反應生成一種二元弱堿N2H4•2H2O,其水溶液顯示堿性的原因是_N2H4•2H2O?[N2H5•H2O]++OH-_(用電離方程式表示).

分析 (1)熱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熱=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據此計算反應焓變;
(2)①依據題干條件和三行計算得到,氣體壓強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氣體計量數之比,計算得到消耗氨氣物質的量,反應速率v=$\frac{△c}{△t}$計算得到;
②B 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隨反應進行氣體壓強減小,體積縮小所以反應過程中B中壓強始終比A中壓強大,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短,平衡正向移動,NH3轉化率大,氨氣含量少于A;
(3)利用如圖2實驗裝置可以合成氨,反應總方程式為N2+3H2?2NH3,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應為電解池陰極反應,電極方程式為N2+6e-+6H+═2NH3,H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應為電解池陽極反應,電極方程式為H2-2e-=2H+,以此解答該題;
(4)呈中性則c(H+)=c(OH-)=10-7mol/L,c(Na+)=c(F-)=0.005mol/L,以此計算;
(5)根據一水合氨電離方式書寫N2H4•2H2O電離方程式.

解答 解:(1)1molH一H鍵、lmo1N一H鍵、1molN≡N鍵斷裂時分別需要吸收436kJ、39IkJ、946kJ的能量,則氨分解反應2NH3(g)?N2(g)+3H2(g)的焓變△H=6×39IkJ/mol-3×436kJ/mol-946kJ/mol=+92kJ/mol,
故答案為:+92kJ/mol;
(2)①反應2分鐘后,A容器內壓強變?yōu)樵瓉淼?.2倍,氣體壓強之比為化學方程式計量數之比,設生成氮氣物質的量為x,則
              2NH3(g)?N2(g)+3H2(g)
起始量(mol)   2        0       0
變化量(mol)   2x        x      3x
2min末(mol/L) 2-2x     x       3x
$\frac{2-2x+x+3x}{2}$=1.2
x=0.2mol
2分鐘內用氨氣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frac{\frac{0.2×2mol}{2L}}{2min}$=0.1mol/L•min,
故答案為:0.1;
②B 保持溫度和壓強不變,隨反應進行氣體壓強減小,體積縮小所以反應過程中B中壓強始終比A中壓強大,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短,平衡正向移動,NH3轉化率大,氨氣含量少于A,據此畫出變化圖象為:
故答案為:;B容器體積增大,反應過程中壓強較A小,反應速率慢,平衡正向移動,NH3轉化率大;
(3)利用如圖2實驗裝置可以合成氨,反應總方程式為N2+3H2?2NH3,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應為電解池陰極反應,電極反應方程式為:N2+6e-+6H+═2NH3,
故答案為:N2+6H++6e-=2NH3;
(4)呈中性則c(H+)=c(OH-)=10-7mol/L,c(Na+)=c(F-)=0.005mol/L,所以用含c的代數式表示HF的電離常數Ka=$\frac{c({H}^{+})c({F}^{-})}{c(HF)}$=$\frac{1{0}^{-7}×0.005}{\frac{c}{2}-0.005}$=$\frac{1{0}^{-9}}{c-0.01}$故答案為:$\frac{1{0}^{-9}}{c-0.01}$;
(5)肼(N2H4)的性質類似于NH3,極易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一種二元弱堿N2H4•2H2O,該二元弱堿電離,電離方程式為:N2H4•2H2O?[N2H5•H2O]++OH-,
故答案為:N2H4•2H2O?[N2H5•H2O]++OH-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應熱的有關計算、反應熱與化學鍵鍵能的關系、化學平衡的有關知識,涉及化學平衡常數的有關計算、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判斷、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等知識點,圖象繪制和理解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1.0L密閉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溫度進行如下反應:
A(g)?2B(g)+C(g)+D(s)△H=+85.1kJ•mol-1
容器內氣體總壓強(P)與起始壓強P0的比值隨反應時間(t)數據見下表:
時間t/h01248162025
$\frac{P}{{P}_{0}}$1.001.501.802.202.302.382.402.40
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操作能提高A轉化率的是AD
A.升高溫度                   B.體系中通入A氣體
C.通入稀有氣體He,使體系壓強增大到原來的5倍
D.若體系中的C為HCl,其它物質均難溶于水,滴入少許水
(2)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的表達式K=$\frac{{c}^{2}(B)×c(C)}{c(A)}$,前2小時C的反應速率是0.02 mol•L-1•h-1
(3)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某課外興趣小組欲測定某NaOH溶液的濃度,其操作步驟如下:
①將堿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用待測溶液潤洗后,再注入待測溶液,調節(jié)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并使液面處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記下讀數;將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用待測溶液潤洗錐形瓶2~3次;從堿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待測溶液到錐形瓶中.
②將酸式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標準鹽酸,調節(jié)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并使液面處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記下讀數.
③向錐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劑,進行滴定.滴定至終點,測得所耗鹽酸的體積為V1mL.
④重復以上過程,但在滴定過程中向錐形瓶中加入5mL的蒸餾水,測得所耗鹽酸的體積為V2mL.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滴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為錐形瓶中的溶液當滴加最后一滴標準液時,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且30s不復色;
(2)該小組在步驟①中的錯誤是待測溶液潤洗錐形瓶,由此造成的測定結果偏高(填“偏高”或“偏低”或“無影響”);
(3)如圖是某次滴定時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讀數為22.60mL;
(4)根據下列數據:
測定次數待測液體積/mL標準鹽酸體積/mL
滴定前讀數/mL滴定后讀數/mL
第一次25.000.4020.38
第二次25.004.0024.02
計算得出待測燒堿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08000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實驗組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化學平衡的影響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一定條件下,向一個密閉容器中加入0.30molX、0.10molY和一定量的Z三種氣體,甲圖表示發(fā)生反應后各物質濃度(c)隨時間(t)的變化〔其中t0~t1階段c(Z)未畫出〕.乙圖表示化學反應速率(v)隨時間(t)的變化,四個階段都只改變一種條件(催化劑、溫度、濃度、壓強,每次改變條件均不同),已知t3~t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

回答下列問題:
(1)若t1=5min,則t0~t1階段以X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v(X)=0.018mol•L-1•min-1
(2)在t2~t3階段Y的物質的量減小,則此階段開始時v<v(填“>”、“=”或“<”).
(3)t4~t5階段改變的條件為減小壓強,此階段的平衡常數K=2.8.
(4)t5~t6階段容器內Z的物質的量共增加0.10mol,在反應中熱量變化總量為a kJ,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3X(g)2Y(g)+Z(g)△H=-10akJ/mol.在乙圖Ⅰ~Ⅴ處平衡中,平衡常數最大的是Ⅴ.
(5)若起始實驗條件不變,重新向該容器中加入0.60mol X、0.20mol Y和0.080mol Z,反應至平衡狀態(tài)后X的轉化率=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制取氨氣和探究氨氣的有關性質,進行了下列實驗.

(1)根據圖A寫出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Ca(OH)2+2NH4Cl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棉花的作用是什么?防止管內氣體與空氣對流,減少氨氣對大氣的污染,便于收集純的氨氣.
(3)如何檢驗氨氣已收集滿?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瓶口,若變藍色,說明收集滿瓶.
(4)甲同學用干燥的圓底燒瓶各收集一瓶氨氣,根據圖B進行實驗,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形成美麗的紅色噴泉;根據實驗現(xiàn)象說明氨氣具有的性質是極易溶于水和溶于水后溶液呈堿性.
(5)乙同學和丙同學重復甲同學所做實驗,圓底燒瓶中所得溶液如圖C所示.請通過分析確認:乙同學所得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同學所得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氯氣與堿溶液反應時,在低溫和稀堿溶液中主要產物是ClO-和Cl-,在75℃以上和濃堿溶液中主要產物是ClO-和Cl-.研究小組用以下實驗裝置制取氯酸鉀(KClO3)并測定溶度.
a為濃鹽酸,b為MnO2,c為飽和食鹽水,d為30%KOH溶液,e為NaOH溶液
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裝置氣密性后,添加藥品,待裝置Ⅲ水溫升至75℃開始反應:
①裝置Ⅰ的作用是制備Cl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②若取消裝置Ⅱ,對本實驗的影響是雜質HCl氣體消耗氫氧化鉀,使KClO3產率降低;
③實驗結束,拆解裝置Ⅰ前為了防止大量氧氣溢出,可采取的措施是將裝置Ⅳ中的溶液從分液漏斗中注入圓底燒瓶,
④從裝置Ⅲ的試管中分離得到KClO3粗產品,其中混有的雜質是KClO和KCl;
(2)已知堿性條件下,ClO-具有強氧化性,則ClO3-氧化性很弱,設計實驗證明:堿性條件下,H2O2能被ClO-氧化,而不能被ClO3-氧化分別取少量NaClO和NaClO3溶液于試管AB中,均滴加少量NaOH溶液,再分別滴加H2O2溶液,A中有氣泡產生并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中無明顯現(xiàn)象;
(3)為測定產品KCLO3的純度,進行如下實驗:
步驟1:取2.45g樣品溶于水配成250ml的溶液;
步驟2:取25.00mol溶液于錐形瓶中,調制pH=10,滴加足量H2O2溶液充分振蕩,然后煮沸溶液1-2分鐘,冷卻;
步驟3:加入過量KI溶液,在逐滴加入足量稀硫酸.(ClO3-+6I-+6H+=Cl-+3I2+3H2O)
步驟4:加入指示劑,用0.5000mol•L-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標準溶液20ml.(2S2O32-+I2=S4O62-+2I-
①步驟2的目的是除去ClO-.寫出煮沸時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2H2O+O2↑;
②樣品中KCLO3的質量分數為83.3%(KCLO3式量:12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1)工業(yè)上用無水硫酸鈉生產硫化鈉的流程如下:
①煅燒時產生兩種氣體的體積相等,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a2SO4+8C$\frac{\underline{\;高溫\;}}{\;}$3Na2S+4CO2↑+4CO↑,欲除去CO中的CO2可用試劑灼熱的碳粉;
②用堿液浸取與用水浸取相比的優(yōu)點是堿液能抑制Na2S的水解.
(2)已知常溫下,CuS、Cu(OH)2的Ksp分別為8.8×10-36、2.2×10-20.現(xiàn)將Na2S晶體(含少量NaOH)加入CuSO4溶液中、充分攪拌,測得溶液的pH=4,則此時溶液中c(S2-)=4.0×10-36mol•L-1
(3)物質的量濃度相等的Na2S和NaOH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為c(Na+)>c(OH-)>c(S2-)>c(HS-)>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列用來表示物質變化的化學用語中,不正確的是(  )
A.加熱飽和三氯化鐵溶液制備氫氧化鐵膠體:Fe3++3H2O$\stackrel{△}{?}$Fe(OH)3(膠體)+3H+
B.硫氫根離子的電離方程式:HS-+H2O?H3O++S2-
C.少量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氫鈉溶液混合的離子方程式: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D.0.5mol•L-1的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r2O72-+H2O?2CrO42-+2H+,其平衡常數K的表達式為K=$\frac{{c}^{2}(Cr{{O}_{4}}^{2-})•{c}^{2}({H}^{+})}{c(C{r}_{2}{{O}_{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己知:
①W的陽離子Y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且能形成WY的化合物;
②Y和Z屬同主族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常見化合物;
③X和Z屬同周期元素,它們能形成兩種氣態(tài)化合物;
④W和X能形成組成為WX2的化合物;
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們能形成組成為XY2的化合物.
請回答:
(1)W元素的名稱是鈣;Z元素的名稱是氧.
(2)化合物WY和WX2以及XY2的化學式分別是CaS、CaC2和CS2
(3)Y和Z形成的兩種常見化合物的分子式是SO2和SO3,實驗室常用NaOH溶液洗滌被Y物質沾染的玻璃儀器,請寫出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3S+6NaOH═2Na2S+Na2SO3+3H2O.
(4)在實驗室常用WZ的水化物制備一種極易溶于水的氣體,請寫出其化學反應方程式2NH4Cl+Ca(OH)2═CaC12+2H2O+2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