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Al生成H2的溶液:CO32-、NH4+、Cl、K+

B.酸性溶液中:K+Na+、SiO32Cl

C.無色溶液中:K、Na、MnO4SO42

D.硫酸鈉的溶液中:Mg2+、NO3-、K+、HCO3

【答案】D

【解析】

A、加入Al生成H2的溶液,有兩種可能性:①溶液呈酸性,則CO32-不能大量存在;②溶液呈堿性,則NH4+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題意;

B、酸性溶液中,SiO32-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題意;

C、MnO4-呈紫色,與題干無色溶液沖突,C不符合題意;

D、該組離子可以在硫酸鈉溶液中大量共存,D符合題意;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

A.CuB.K2SO4C.MgCl2溶液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向水中通入氯氣:Cl2+H2O===2H+ + ClO+ Cl

B. 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Ca2+ + 2HCO3+2OH===CaCO3↓+CO32+2H2O

C. 向明礬溶液中加過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 將Fe2O3溶解與足量HI溶液:Fe2O3+6H+===2Fe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由銅、鋅和稀硫酸組成的原電池中,下列各敘述正確的是

A.溶液pH由大變小B.負極附近Zn2+濃度逐漸增大

C.H+向負極移動D.溶液中H2SO4的濃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離子化合物含離子鍵,也可能含極性鍵或非極性鍵

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所以非金屬性

含金屬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熔融狀態(tài)能導電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

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中一定存在共價鍵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裝置中有機物樣品在電爐中充分燃燒,通過測定生的CO2和H2O的質量,來確定有機物分子式。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裝置是提供實驗所需的O2,則A裝置中二氧化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B裝置中試劑X可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裝置中無水氯化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E裝置中堿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若實驗中所取樣品只含C、H、O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三種,準確稱取0.44g樣品,經充分反應后,D管質量增加0.36g,E管質量增加0.88g,已知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該樣品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該有機物的核磁共振氫譜如下圖所示,峰面積之比為1:3

則其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若符合下列條件,則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環(huán)狀化合物 ②只有一種類型的氫原子

(5)某同學認為E和空氣相通,會影響測定結果準確性,應在E后再增加一個E裝置,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中,氣體X和氣體Y同時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氣瓶中(如圖),一定沒有沉淀生成的是(  )

X

Y

Z

A

NO2

SO2

BaCl2

B

NH3

O2

Al2(SO4)3

C

NH3

CO2

CaCl2

D

CO2

SO2

CaCl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進行分離的是

A. 水和四氯化碳 B. 碘和四氯化碳 C. 酒精和水 D. 汽油和植物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第二化工設計院提出,用間接電化學法對大氣污染物NO進行無害化處理,其原理示意如圖(質子膜允許H+和H2O通過),下列相關判斷正確的是

A. 電極I為陰極,電極反應式為2H2O+2e-=2OH-+H2

B. 電解池中質子從電極I向電極Ⅱ作定向移動

C. 吸收塔中的反應為2NO+2S2O32-+H2O=N2+4HSO3-

D. 每處理1 mol NO電解池質量減少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