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下列混合物分離可用蒸餾法的是(  )
A.分離飽和食鹽水與沙子的混合物
B.分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C.分離四氯化碳(沸點為76.75℃)和甲苯(沸點為110.6℃)的混合物.
D.從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液中獲得硝酸鉀

分析 根據混合物中各物質溶解性、沸點、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選用過濾和結晶、蒸餾(或分餾)、加熱分解、萃取和分液等方法進行分離和提純,可參照下表采取分離方法.

分離提純方法適用范圍
過濾固體與液體不互溶的混合物
結晶與重結晶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溶劑中溶解度不同,包括蒸發(fā)溶劑結晶和降溫結晶
蒸餾(分餾)①難揮發(fā)的固體雜質在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②互溶液體沸點有明顯差異
加熱分解分離加熱易分解的物質
分液兩種互不混溶的液體混合物
萃取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度不同

解答 解:A.沙子不溶于水,食鹽溶于水,可用過濾法分離沙子和溶液,故A錯誤;
B.水和汽油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故B錯誤;
C.四氯化碳與甲苯的沸點不同,可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故C正確;
D.硝酸鉀和氯化鈉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程度不同,可用結晶法分離,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分離,側重于學生的實驗能力的考查,為高考常見題型,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的異同,為解答該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3molA和2.5molB混合于2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的反應如下:3A(g)+B(g)?xC(g)+2D(g)5min后反應達到平衡,容器內壓強變小,測得D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1mol/(L•min),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0.1 mol/(L•min)
B.平衡時,C的濃度為 0.125 mol/L
C.平衡時,B的轉化率為 20%
D.平衡時,容器內壓強為原來的 0.8 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Ⅰ.已知:A為含金屬離子的淡黃色固體化合物,E、X為空氣中常見氣體,A、B、C、D含有相同的金屬離子,其轉化關系如圖1(部分產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問題:
(1)X的電子式
(2)將一定量的氣體X通入B的溶液中,向所得溶液中邊逐滴加入稀鹽酸邊振蕩至過量,產生的氣體與鹽酸物質的量的關系如圖2(忽略氣體的溶解和HCl的揮發(fā)).
請回答:b點溶液中所含溶質的化學式為Na2CO3、NaHCO3和NaCl其物質的量之比為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物質中,既能跟NaOH反應,又能跟鹽酸反應的是(  )
A.(NH42 SO4B.Al(OH)3C.NaHSO4D.Mg(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膠體分散系與其它分散系的本質區(qū)別是(  )
A.分散質粒子大小B.是否有丁達爾現象
C.是否穩(wěn)定D.分散質粒子是否帶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一定溫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
(1)O點不導電的原因是:無自由移動的離子
(2)a、b、c三點的pH由小到大的順序是b<a<c(填a、b或c).
(3)H+的物質的量最大的是c(填“a”、“b”或“c”).
(4)若使c點溶液中的c(CH3COO---)增大,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ACEF(填序號).
A.加熱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C.加NaOH固體  D.加水  E.加固體CH3COONa  F.加入鋅粒
(5)經實驗測得C點處:c(CH3COOH)=0.1mol•L-1,c(CH3COO-)=0.01mol•L-1,則該條件下CH3COOH的電離常數Ka=1.0×1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反應屬氧化還原的是(  )
A.CaO+H2O═Ca(OH)2B.H2+Cl2═HClC.Na2O+H2O═2NaOHD.NH3+HCl═NH4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事故或藥品的處理正確的是( 。
A.少量濃硫酸沾到皮膚上,立即用氫氧化鈉溶液沖洗
B.制取并收集氧氣結束后,應立即停止加熱
C.當出現CO中毒時,應立即將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鮮空氣處
D.將含硫酸的廢液倒入水槽,用水沖入下水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通風櫥中進行下列實驗:

 
 
 步驟
 
 
 
 
 
 
 
 
 
 現象
 
 
 
 
 
 
 Fe表面產生大量無色氣泡,液面上方變?yōu)榧t棕色
 
 
 
 
 Fe表面產生少量紅棕色氣泡后,迅速停止
 
 
 
 
 
 Fe Cu接觸后,其表面均產生紅棕色氣泡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Ⅰ中氣體有無色變紅棕色的化學方程式為:2NO+O2=2NO2
B.對比Ⅰ、Ⅱ中現象,說明稀HNO3的氧化性強于濃HNO3
C.Ⅱ中的現象說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層,阻止Fe進一步反應
D.針對Ⅲ中現象,在Fe、Cu之間連接電流計,可判斷Fe是否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