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Na2O2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劑

B.在常溫下可用鋁制容器貯藏運輸濃硫酸

C.Al(OH)3可作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藥劑

D.四氧化三鐵俗稱鐵紅,可用于作油漆、紅色涂料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是驗證氯氣性質的微型實驗,a、b、d、e是浸有相關溶液的濾紙。向KMnO4晶體滴加一滴濃鹽酸后,立即用另一培養(yǎng)皿扣在上面。

已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解釋或結論”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現(xiàn)象

解釋或結論

A

a處變藍,b處變紅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處先變紅,后褪色

氯氣與水生成了酸性物質

C

d處立即褪色

氯氣與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質

D

e處變紅色

還原性:Fe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滕州市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SO2的性質,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盛放亞硫酸鈉的儀器名稱是________,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2)實驗過程中,裝置B、C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些現(xiàn)象分別說明SO2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裝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與品紅作用的可逆性,請寫出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

(4)尾氣可采用__________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吉林省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足量的CO2不斷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與通入CO2的量的關系可表示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掌握儀器的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根據(jù)下圖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① ,② ,④ 。

(2)儀器①~④中,使用時必須檢查是否漏水的是 (填序號)。

(3)若利用裝置Ⅰ分離酒精和水的混合物,還缺少的儀器 ,將儀器補充完整后進行的實驗操作的名稱為 ;②的進水口是 (填“f”或“g”)。

(4)現(xiàn)需配制250 mL、0.2 mol·L-1NaCl溶液,裝置Ⅱ是某同學轉移溶液的示意圖,指出圖中的錯誤之處: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濟寧任城區(qū)高二上學期統(tǒng)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反應:(NH4)2CO3(s)=NH4HCO3(s)+NH3(g) △H=+74.9kJ.mol-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熵變、焓變皆大于0

B.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因此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

C.在碳酸鹽分解反應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條件下所有碳酸鹽的分解一定能自發(fā)進行

D.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一定是放熱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濟寧市高一上12月階段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是

A.稀硫酸 B.銅片 C.二氧化碳 D.熔融氯化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二上學情調查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0.1 mol•L-1氨水中,c(OH-)>c(NH4+)

B.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

C.在0.1 mol•L-1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

D.0.1 mol•L-1某二元弱酸強堿鹽Na2A溶液中,c(Na+)=2c(A2-)+2c(HA-)+2c(H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邯鄲市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一定屬于同系物的是( )

④C2H4 ⑤CH2CHCHCH2 ⑥C3H6

A.①和② B.④和⑥ C.①和③ D.④和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