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和鋁分別與等濃度、等體積的過量稀硫酸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V)與時間(t)關(guān)系如右圖。反應(yīng)中鎂和鋁的                                   (   )
A.摩爾質(zhì)量之比為2:3B.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
C.質(zhì)量之比為3:2D.反應(yīng)速率之比為2:3
B
由題意知,酸均過量,產(chǎn)生的氫氣相同,由方程式:
Mg+2H=Mg2+H2↑    2Al+6H=2Al3+3H2
可知:鎂鋁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質(zhì)量比為4:3;速率與時間成反比即3:2;兩者的摩爾質(zhì)量比為8:9
故答案為B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a g 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 mol·L-1、V1L HCl溶液中,產(chǎn)生b g H2。再向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加入C2 mol·L-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達到最大值,且沉淀質(zhì)量為d g。下列關(guān)系錯誤的是        (    )
A.鋁為 (24b-a)/9 mol
B.C1=C2V2/V1
C.d=a+17b
D.與金屬反應(yīng)后剩余鹽酸為(C1V1-b)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zhì)中既可與鹽酸反應(yīng),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的是
①Al2O3②Al(OH)3③Al④SiO2⑤(NH4)2CO3⑥NaHCO3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③⑤⑥
C.只有①②④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把Ba(OH)2溶液滴入明礬溶液中使SO42全部轉(zhuǎn)化成BaSO4,此時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3+B.Al(OH)3C.AlO2D.Al3+和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0分)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條件下可實現(xiàn)下圖所示的物質(zhì)之間的變化:

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I、II、III、IV四步中對于溶液和沉淀的分離采取的方法是           。
(2)寫出①、②、③離子方程式④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
                            ;②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為測寫某鎂鋁合金樣品中鋁的含量,進行了下列實驗:取一定量合金,加入100mL0.3mol·L—1稀硫酸,合金完全溶解,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560mL;再加0.2mol·L—1NaOH溶液至沉淀質(zhì)量恰在此時好不再變化,用去350mL NaOH溶液。則所取樣品中鋁的物質(zhì)的量為
A.0.005molB.0.01molC.0.025molD.0.03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把0.1mol鋁投入到100mL3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應(yīng)后,再滴入l mol/L的H2SO4120mL,其結(jié)果是
A.溶液的pH值<7B.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C.沉淀未能完全溶解D.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逐漸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7分)將鎂和鋁的混合物0.1 mol溶于100 m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然后滴加1 mol/L的NaOH溶液。在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沉淀質(zhì)量(m)隨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V)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

(1)若當V1=160時,則金屬粉末中
n(Mg)=          mol,V2=          mL;
(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欲使Mg2+、Al3+剛好沉淀完全,則滴入NaOH溶液的體積應(yīng)為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含Mg2+和A1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 : 2 的MgC12和AlCl3兩種溶液,若使溶液中的
Cl -完全沉淀,用去相同濃度的AgNO3溶液的體積比為
A.1∶3B.1∶2 C.3∶1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