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條件是加熱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B.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的物質(zhì)外,通常放出大量熱
C.物質(zhì)燃燒一定是放熱反應
D.放熱的化學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發(fā)生

分析 反應是否放熱與是否加熱才能進行無關,反應熱取決于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大小關系,而是否加熱為引發(fā)反應的外界條件,一般來說,物質(zhì)的燃燒為放熱反應,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化,但不一定轉化為熱能,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A.放熱反應有的需加熱,有的不需加熱.如木炭的燃燒是一個放熱反應,但需要點燃,點燃的目的是使其達到著火點.再如鋁熱反應也是,故A錯誤;
B.化學反應不一定釋放出熱量,也可能吸熱,另外及時放熱反應,也不一定以熱能的形式釋放,化學能也可轉化為電能等,故B錯誤;
C.所有物質(zhì)燃燒都是放熱反應,故C正確;
D.反應是否放熱與是否加熱才能進行無關,如鋁熱反應,為放熱反應,但在加熱條件下進行,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焓變,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相關概念的理解,注意相關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在火箭推進器中裝有強還原劑肼(N2H4)和強氧化劑(H2O2),當它們混合時,即產(chǎn)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已知0.4mol液態(tài)肼和足量H2O2反應,生成氮氣和水蒸氣,放出256.65kJ的熱量.
(1)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N2H4(l)+2H2O2(l)═N2(g)+4H2O(g)△H=-641.625kJ•mol-1
(2)已知H2O(l)═H2O(g);△H=+44kJ•mol-1,則16g液態(tài)肼燃燒生成氮氣和液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是408.8kJ.
(3)上述反應應用于火箭推進劑,除釋放大量的熱和快速產(chǎn)生大量氣體外,還有一個很突出的優(yōu)點是產(chǎn)物為氮氣和水,無污染.
(4)已知N2(g)+2O2(g)═2NO2(g);△H=+67.7kJ•mol-1,N2H4(g)+O2(g)═N2(g)+2H2O (g);△H=-534kJ•mol-1,根據(jù)蓋斯定律寫出肼與NO2完全反應生成氮氣和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2N2H4(g)+2NO2(g)═3N2(g)+4H2O(g)△H=-1135.7kJ•mol-1
(5)已知:N2 (g)+2O2 (g)═2NO2 (g)△H=+67.7kJ/mol
N2H4(g)+O2(g)═N2(g)+2H2O (g)△H=-543kJ/mol
$\frac{1}{2}$H2 (g)+$\frac{1}{2}$F2 (g)═HF (g)△H=-269kJ/mol
H2(g)+$\frac{1}{2}$O2(g)═H2O (g)△H=-242kJ/mol
有人認為若用氟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劑,則反應釋放能量更大,肼和氟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N2H4(g)+2F2(g)=N2(g)+4HF(g)△H=-1135kJ•mol-1
(6)丙烷燃燒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
途徑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
途徑II:C3H8(g)═C3H6(g)+H2(g)△H=+b kJ•mol-1
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
2H2(g)+O2 (g)═2H2O(l)△H=-d kJ•mol-1 (abcd均為正值)
請回答下列問題:
判斷等量的丙烷通過兩種途徑放出的熱量,途徑I放出的熱量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徑II放出的熱量.由于C3H8(g)═C3H6(g)+H2(g) 的反應中,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b 與a、c、d的數(shù)學關系式是b=$\frac{c}{2}$+$\fraczprdvdp{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甲、乙兩容器,甲的容積固定,乙的容積可變.在一定溫度下,向甲中通入1mol N2和2mol H2,反應達到平衡時,生成NH3的物質(zhì)的量為0.6mol.
(1)甲中N2的轉化率是30%,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frac{{c}^{2}(N{H}_{3})}{c({N}_{2})•{c}^{3}({H}_{2})}$.
(2)相同溫度下,向乙中通入1molNH3,且保持容積與甲相同,當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物質(zhì)的濃度與甲平衡中相同.起始時乙中還須通入0.5mol N2和0.5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據(jù)交叉分類法,請用直線將下面的酸與酸的分類連接起來:

你還可以補充的酸的分類標準是:酸性強弱(或沸點高低),從而將酸分成強酸、弱酸(或難揮發(fā)性酸、揮發(fā)性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有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混合氣體共10.8g,其物質(zhì)的量為0.3mol.求:
(1)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與一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CO20.15 mol;CO0.15 mol.
(2)混合氣體緩慢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后,剩余的氣體是CO;其質(zhì)量為4.2g所含分子數(shù)約為9.03×10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硫酸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H++SO42-+Ba2++OH-═H2O+BaSO4
B.硫酸與氫氧化鎂溶液:H++OH-═H2O
C.碳酸鈣與稀硝酸:CO32-+2H+═CO2↑+H2O
D.鐵與稀硫酸反應:Fe+2H+═Fe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1 mol乙烯與Cl2完全加成,然后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共消耗氯氣5mol
B.溴水遇到乙醛溶液出現(xiàn)褪色現(xiàn)象,是因為它們發(fā)生了氧化反應
C.乙烯與苯都能使溴水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D.互為同分異構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25mL 0.2mol/L NaOH溶液中含2g溶質(zhì);實驗室使用的濃鹽酸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5%,密度為1.19g/mL,則該濃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1.9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純堿即soda,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是食品、造紙、制藥、玻璃、肥皂、印染等工業(yè)乃至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工業(yè)制取方法有很多種.
Ⅰ.布蘭制堿法
古代,人們從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鉀,后來又從鹽堿地和鹽湖等天然資源中獲取碳酸鈉,但量太小,遠不能滿足化工生產(chǎn)需求.1791年法國醫(yī)生路布蘭首先獲得制堿專利,以食鹽為原料制堿,稱路布蘭制堿法.
路布蘭法是以食鹽、石灰石、濃硫酸、焦炭為原料,在高溫下進行煅燒,再浸取,結晶而制得純堿.
(1)食鹽和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H2SO4(濃)$\frac{\underline{\;\;△\;\;}}{\;}$Na2SO4+2HCl↑;硫酸鈉和焦炭、石灰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SO4+4C+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frac{\underline{\;高溫\;}}{\;}$CaS+Na2CO3+2CO2(已知產(chǎn)物之一為CaS).
(2)該方法的缺點是該方法生產(chǎn)時需要高溫,濃硫酸對設備腐蝕嚴重.
Ⅱ.氨堿法即索爾維制堿法,是1862年比利時人索爾維以食鹽、氨、二氧化碳原料發(fā)明的制堿法,堿法的工藝如圖1所示,得到的碳酸氫鈉精短少生成純堿.
(3)圖中的中間產(chǎn)物BCO2,CCa(OH)2,DNH3(寫化學式).
(4)裝置乙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Ⅲ.候氏制堿法
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對上述方法做了較大的改進,此法的最大特點是不從固體碳酸氫銨而是由鹽鹵先吸收氨后再碳酸化以進行連續(xù)生產(chǎn),這樣巧妙的把氨氣工業(yè)和制堿工業(yè)聯(lián)合起來,故又稱聯(lián)合制堿法.
(5)候氏制堿法的優(yōu)點是提高食鹽利用率、副產(chǎn)物氯化銨可用作化肥、可利用合成氨的產(chǎn)物CO2
(6)有人認為碳酸氫鉀與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故也可用氨堿法以氯化鉀和石灰石為原料制碳酸鉀.請結合圖2的溶解度(S)隨溫度變化曲線,分析說明是否可行?不可行,碳酸氫鉀的溶解度較大,降溫過程中不會析出碳酸氫鉀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