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④⑥⑧ | B. | ①③④⑥⑦ | C. | ②④⑥⑦⑨ | D. | ①②③⑤⑧ |
分析 ①赤鐵礦成分為氧化鐵;
②人體血紅蛋白中含有亞鐵離子,故②正確;
③鐵位于第四周期第ⅤⅢ族,不是副族,故③錯誤;
④氯化鐵加入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
⑤鐵離子結合SCN-形成血紅色溶液;
⑥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具有漂白性;
⑦氧化鋁屬于兩性氧化物,Al、Al2O3和強堿反應生成可溶性偏鋁酸鹽;
⑧明礬溶解溶液中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無氧化性不能消毒但可以凈水;
⑨氯化鐵溶液中鐵離子水解,加熱促進水解進行;
解答 解:①赤鐵礦成分為氧化鐵,四氧化三鐵為黑色固體,故①錯誤;
②人體血紅蛋白中含有亞鐵離子,故②正確;
③鐵位于第四周期第ⅤⅢ族,不是副族,故③錯誤;
④氯化鐵加入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雜質(zhì)可以向溶液中加入鐵粉,然后過濾,故④正確;
⑤鐵離子結合SCN-形成血紅色溶液,不是沉淀,故⑤錯誤;
⑥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可以做供氧劑,具有漂白性,可漂白織物、麥桿、羽毛等,故⑥正確;
⑦氧化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為Al2O3+2OH-═2AlO2-+2H2O,鋁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離子方程式為2Al+2H2O+2OH-=2AlO2-+3H2↑,鋁制餐具不宜用來蒸煮或長時間存放酸性、堿性或咸的食物,故⑦正確;
⑧明礬溶解溶液中鋁離子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無氧化性不能消毒殺菌,能起到凈水作用,故⑧錯誤;
⑨氯化鐵溶液中鐵離子水解,加熱促進水解進行,氧化鐵膠體加熱會聚沉,均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氫氧化鐵,氫氧化鐵膠體與氯化鐵溶液分別蒸干灼燒得相同的物質(zhì)三氧化二鐵,故⑨正確.
②④⑥⑦⑨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性質(zhì)和用途的分析應用,主要是物質(zhì)性質(zhì)的分析判斷,掌握基礎是解題關鍵,題目較簡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中子數(shù)分別為176、177 | B. | 互稱為同位素 | ||
C. | 質(zhì)量數(shù)均超過質(zhì)子數(shù)的2倍 | D. | 是同一種核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表示物質(zhì)微粒個數(shù)的物理量 | B. | 表示物質(zhì)微粒集體的物理量 | ||
C. | 表示物質(zhì)質(zhì)量的物理量 | D. | 表示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個數(shù)的物理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中:Na+、AlO2-、NO3-、CO32- | |
B. | c(ClO-)=1.0 mol•L-1溶液:Na+、SO32-、S2-、Cl- | |
C. | 含有0.1 mol•L-1 HCO3-的溶液:Na+、Fe3+、NO${\;}_{3}^{-}$、C6H5O- | |
D. | $\frac{{K}_{W}}{c({H}^{+})}$=0.1 mol•L-1的溶液:Na+、K+、CO32-、N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18g H2O的體積是22.4L | |
B. | 在常溫、常壓下,11.2L N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 |
C. | 標準狀況下,22.4LNH3所含的分子數(shù)目為NA | |
D. | 1 mo1•L-1 NaCl溶液中所含有的Na+離子數(shù)目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三聚氰酸屬于單質(zhì) | B. | 三聚氰酸屬于氧化物 | ||
C. | 三聚氰酸屬于有機化合物 | D. | 三聚氰酸屬于混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X | Y | Z | |
例 | 氧化物 | 化合物 | 純凈物 |
A | 堿 | 電解質(zhì) | 化合物 |
B | 膠體 | 分散系 | 混合物 |
C | 酸性氧化物 | 非金屬氧化物 | 化合物 |
D | 堿性氧化物 | 金屬氧化物 | 氧化物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