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鈉的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等物質的量NaHCO3、Na2CO3分別與同濃度鹽酸完全反應,消耗的鹽酸體積Na2CO3是NaHCO3的二倍

B.Na2O2和Na2O均可以和鹽酸反應生成相應的鹽,都屬于堿性氧化物

C.將澄清石灰水分別加入NaHCO3和Na2CO3兩種鹽溶液中,只有Na2CO3溶液產生沉淀

D.Na2O2和Na2O中Na2O更穩(wěn)當,Na2O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Na2O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衡陽第八中學高一上六科聯賽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物質為雜質),下列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NaCl溶液(BaCl2):加過量Na2CO3溶液,過濾,再加適量鹽酸并加熱

B.KNO3溶液(AgNO3):加過量KCl溶液,過濾

C.NaCl溶液(Br2):加CCl4,分液

D.FeSO4溶液(CuSO4):加過量鐵粉、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高二上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中和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和醋酸溶液,鹽酸所需氫氧化鈉多于醋酸

B.將氫氧化鈉和氨水溶液各稀釋一倍,兩者的OH—濃度均減少為原來的一半

C.如果鹽酸的濃度是醋酸濃度的二倍,則鹽酸中氫離子濃度也是醋酸氫離子濃度的二倍

D.物質的量相同的磷酸鈉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的磷酸根離子的量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高安中學高一上期中化學卷(重點班)(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不用其它試劑,用最簡單的方法鑒別下列物質:①NaOH溶液,②Mg(NO3)2溶液,③CuSO4溶液,④KCl溶液,正確的鑒別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南陽第一中學高一上第二次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物質的檢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待檢液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鹽酸沉淀消失且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則待檢液中一定含有CO32-

B.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含有SO42-

C.將氫氣在某氣體中點燃,若產生蒼白色火焰,則該氣體為氯氣

D.待檢液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有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生成,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海南省高一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實驗室常用NaOH溶液和氨水(NH3·H2O)兩種堿溶液來制取不同的金屬氫氧化物,請選擇合適的試劑來制取以下的金屬氫氧化物:

(1)要制取Fe(OH)3時,可用NaOH溶液與______(寫化學式)反應,所得到的沉淀為____色,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2)要制取Fe(OH)2時,可用NaOH溶液與______(寫化學式)反應,所得到的沉淀為____色,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3)要制取Cu(OH)2時,可用NaOH溶液與______(寫化學式)反應,所得到的沉淀為____色,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4)要制取Al(OH)3時,可用氨水與______(寫化學式)反應,所得到的沉淀為____色,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海南國興中學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氣態(tài)烴0.5 mol能與1 molHCl完全加成,加成后的產物分子上的氫原子又可被2 molCl2完全取代。則此氣態(tài)烴可能是

A .HC≡CH B.CH2=CH2 C.HC≡C-CH3 D.CH2=C(CH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不能反應的是

A. 硫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 B. 鋁片和硝酸汞溶液

C. 硝酸鈉溶液和氯化鉀溶液 D. 稀鹽酸和碳酸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哈爾濱六中高一上期中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A氧化B”與“B被A氧化”,“A被B還原”表達的含義相同

B.失電子越多的還原劑,其還原性就越強

C.陽離子只能得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

D.含有最高價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強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