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4.乙醇和甘油、苯酚的共同點是( �。�
A.都能和氫氧化鈉發(fā)生中和反應B.都能與金屬鈉反應產生氫氣
C.都能與FeCl3溶液反應顯紫色D.都屬于酚類化合物

分析 乙醇和甘油均含-OH,屬于醇;而苯酚含酚-OH,具有酸性,與氯化鐵發(fā)生顯色反應,結合酚、醇的性質差異來解答.

解答 解:A.只有苯酚與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故A不選;
B.均含-OH,均與Na反應生成氫氣,故B選;
C.只有苯酚與FeCl3溶液反應顯紫色,故C不選;
D.只有苯酚為酚類物質,故D不選;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酚、醇的性質,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子內共價鍵越強,分子越穩(wěn)定,其熔沸點也越高
B.離子鍵的本質就是陰、陽離子之間的相互吸引
C.變化過程中化學鍵被破壞,則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
D.由原子構成的晶體可能是原子晶體,也可能是分子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某同學為驗證鹽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強弱,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Ⅰ中的現(xiàn)象是固體溶解并有氣泡產生裝置Ⅱ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氣體,其中可能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H++HCO3-=CO2↑+H2O.
(2)裝置Ⅲ中的現(xiàn)象是有白色沉淀產生或有膠狀物產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H2O+Na2SiO3=H2SiO3↓+Na2CO3
(3)該實驗的實驗結論是酸性:鹽酸>碳酸>硅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現(xiàn)有A、B、C、D、E 5種元素,且這些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均小于18.
又知:
①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B的陰離子與C的陽離子跟氖原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E原子M層上的電子比K層上多5個;
②常溫下B2是氣體,它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③C的單質在B2中燃燒,生成淡黃色固體F,F(xiàn)與AB2反應可生成B2;
④D的單質在B2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DB2,D在DB2中的質量分數(shù)為50%.
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號:AC、BO、CNa、DS、ECl.
(2)F和AB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X、Y、Z、R、W是5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它們可組成離子化合物Z2Y和共價化合物RY3、XW4;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原子半徑:Z>R>W
B.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HnW>HmR
C.X2W6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電子均滿足8電子結構
D.Y、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①丙烷,②正丁烷,③正戊烷,按沸點的高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A、B、C、D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減�。辉诙讨芷诘闹髯逶刂蠨的原子半徑最大;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電子層數(shù)相等;B元素的主要化合價:最高正價+最低負價=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C、D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兩兩之間能發(fā)生反應
B.D和A能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2:1型的離子化合物
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B>A
D.C的氧化物是堿性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精確測量金屬離子在惰性電極上以鍍層形式沉積的金屬質量,可以確定電解過程中通過電解池的電量.實際測量中常用的銀電量計結構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量計中的銀棒應與電源的正極相連,鉑棒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2H++NO3-+e-=NO2↑+H2O
B.已知每摩爾電子的電量為96 500 C,若反應進行10分鐘,稱量電解前后鉑坩堝的質量變化值為108.0 mg,則電解過程中的平均電流約為9.65A
C.若要測定電解精煉銅時通過的電量,可將銀電量計中的銀棒與待測電解池的精銅電極相連
D.實驗中,為了避免銀溶解過程中可能產生的金屬顆粒掉進鉑坩堝而導致測量誤差,常在銀電極附近增加一個收集網袋.若沒有收集網袋,測量結果會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1)鑒別蛋白質膠體和食鹽溶液的最簡單方法是丁達爾效應.
(2)可以利用鹽析或滲析的方法從雞蛋白溶液中提取蛋白質;在澄清的雞蛋白溶液中加入甲醛溶液,現(xiàn)象為產生白色沉淀,此過程稱為蛋白質的變性.
(3)雞蛋腐敗時,常聞到刺激性氣味,產生該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主要說明蛋白質中含有S元素.
(4)蛋白質溶液中含有氯離子,小明用滴加AgN03溶液再過濾的方法除去氯離子,結果沒能除去Cl-,說明理由:AgNO3為可溶性重金屬鹽,會使蛋白質變性而成為沉淀,與AgCl混雜而難以分離除去蛋白質溶液中C1-的正確方法是滲析法(填操作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