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興趣小組探究SO2氣體還原Fe3+,他們使用的藥品和裝置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能表明I-的還原性弱于SO2的現(xiàn)象是B中藍色溶液褪色
B.裝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C.為了驗證A中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加入KMnO4溶液,紫紅色褪去
D.為了驗證A中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加入用稀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答案】C
【解析】
A. 向含有淀粉的碘水中通入SO2氣體,會發(fā)生反應:SO2+I2+2H2O===H2SO4+2HI,由于I2反應被消耗,因此B中藍色溶液褪色,證明物質(zhì)的還原性:SO2>I-,故A正確;
B. SO2是大氣污染物,由于SO2是酸性氣體,可以與NaOH發(fā)生反應:SO2+2NaOH=Na2SO3+H2O,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空氣,故B正確;
C. 若SO2與FeCl3不發(fā)生反應,向A中加入KMnO4溶液,發(fā)生反應:2KMnO4+5SO2+ 2H2O=K2SO4+2MnSO4+2H2SO4,溶液紫紅色褪去,若SO2與FeCl3發(fā)生反應:SO2+2H2O+2FeCl3=H2SO4+2HCl+2FeCl2,當向該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時,會發(fā)生反應:MnO4-+5Fe2++8H+=Mn2++ 5Fe3++4H2O,溶液紫紅色也褪去,因此不能驗證A中是否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
D. 若A中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SO2+2H2O+2FeCl3=H2SO4+2HCl+2FeCl2,溶液中含有硫酸,當加入用稀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時,會發(fā)生反應:H2SO4+ BaCl2=BaSO4↓+2HCl,產(chǎn)生白色沉淀,若沒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則由于酸性HCl>H2SO3,當向溶液中加入用稀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時,不產(chǎn)生白色沉淀,故D正確;
故選C。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CH4與Cl2的反應(如圖所示)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屬于取代反應
B.該反應的條件是光照
C.該反應的生成物有四種
D.該反應的現(xiàn)象是量筒內(nèi)氣體顏色變淺,器壁上有油狀液滴,量筒內(nèi)液面上升并產(chǎn)生白霧,水槽中有晶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HCO3的電離方程式:HCO3-+H2OH3O++CO32-
B. 泡沫滅火器的原理:Al3++3HCO3- Al(OH)3↓+3CO2↑
C. NH4Cl溶于D2O中:NH4++D2ONH3·D2O+H+
D. Na2S顯堿性原因:S2-+2H2OH2S+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討論甲、乙、丙、丁四種儀器裝置的有關用法,其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可用來證明碳的非金屬性比硅強
B.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順利流下
C.用圖示的方法不能檢查此裝置的氣密性
D.先從①口進氣集滿CO2,再從②口進氣,可收集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合成氨反應放熱,采用低溫可以提高氨的生成速率
B. 常溫下,將pH=4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釋,溶液中所有離子的濃度均降低
C. 反應4Fe(OH)2(s)+2H2O(l)+O2(g)===4Fe(OH)3(s)常溫下能自發(fā)進行,該反應的ΔH<0
D. 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SO2(g)+O2(g)2SO3(g)達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縮小體積,平衡正向移動,的值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采用硫鐵礦焙燒去硫后的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Al2O3,不考慮其他雜質(zhì)) 制取七水合硫酸亞鐵(FeSO4·7H2O) ,流程如下:
(1)浸取時,溶液中的Fe2+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其離子方程式為 。能提高燒渣浸取速率的措施有 (填字母)。
A.將燒渣粉碎 B.降低硫酸的濃度 C.適當升高溫度
(2)還原時,試劑X的用量與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則試劑X可能是 (填字母)。
A.Fe粉 B.SO2 C.NaI
還原結束時,溶液中的主要陰離子有 。
(3)濾渣Ⅱ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 ;由分離出濾渣Ⅱ后的溶液得到產(chǎn)品,進行的操作是 、 過濾、洗滌、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二甲醚(DME)被譽為“21世紀的清潔燃料”。由合成氣制備二甲醚的主要原理如下:
① CO(g)+2H2(g)CH3OH(g) △H 1=-90.7 kJ·mol-1
② 2CH3OH(g)CH3OCH3(g)+H2O(g) △H 2=-23.5 kJ·mol-1
③ CO(g)+H2O(g)CO2(g)+H2(g) △H 3=-41.2kJ·mol-1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3H2(g)+3CO(g)CH3OCH3(g)+CO2(g) △H=____kJ·mol-1。
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產(chǎn)率的有____。
A.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B.升高溫度 C.增大壓強
(2)將合成氣以n(H2)/n(CO)=2通入1 L的反應器中,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4H2(g)+2CO(g) CH3OCH3(g)+H2O(g) △H,其CO的平衡轉化率隨溫度、壓強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
A.△H < 0
B.P1<P2<P3
C.若在P3和316℃時,起始n(H2)/n(CO)=3,則達到平衡時,CO轉化率小于50%
(3)采用一種新型的催化劑(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和H2制備二甲醚。觀察圖2回答問題。催化劑中n(Mn)/n(Cu)約為____時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4)圖3為綠色電源“二甲醚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b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
(5)甲醇液相脫水法制二甲醚的原理是:
CH3OH +H2SO4 → CH3HSO4+H2O,
CH3 HSO4+CH3OH → CH3OCH3+H2SO4。
與合成氣制備二甲醚比較,該工藝的優(yōu)點是反應溫度低,轉化率高,其缺點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可逆反應2NO2(g)2NO(g)+O2(g),在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
①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2
②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O2的同時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為2:2:1的狀態(tài)
④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⑦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的狀態(tài)
A.①④⑥⑦B.②③⑤⑦C.①③④⑤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鹽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鹽酸溫度;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 NaOH溶液,并用另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
③將NaOH溶液倒入小燒杯中,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已知生成lmol液態(tài)水的反應熱為-57.3kJ/mol)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xiàn)將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稀氫氧化鈣溶液、稀氨水分別和 1L1mol/L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反應熱分別為H1、H2、H3,則H1、H2、H3的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應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為了計算中和熱,某學生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
實驗序號 | 起始溫度 | 終止溫度 | |
鹽酸 | 氫氧化鈉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2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4 | 20.6 | 23.6 |
4 | 20.1 | 20.3 | 26.9 |
依據(jù)該學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_____(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4)如果用60mL0.50mol/L鹽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熱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5)利用簡易量熱計測量室溫下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反應的反應熱,下列措施不能提高實驗精度的是(_______)
A.利用移液管(精確至0.01 mL)代替量筒(精確至0.1 mL)量取反應液
B.快速將兩溶液混合,勻速攪拌并記錄最高溫度
C.在內(nèi)、外筒之間填充隔熱物質(zhì),防止熱量損失
D.用量程為500℃的溫度計代替量程為100℃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