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某有機物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等物質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則該有機物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

A. 分子中的C、HO的個數比為123B. 分子中C、H個數比為12

C. 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D. 該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答案】B

【解析】

試題有機物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元素生成二氧化碳,H元素生成水,由于生成等物質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因此C、H原子個數比1:2,氧原子的個數不確定,故答案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以鉛蓄電池為電源,模擬氯堿工業(y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裝置圖(C、D均為石墨電極)。電解一段時間后,若在電解池中C極一側出來的氣體無色無味,D極一側出來的氣體呈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請回答以下問題:

(1)已知鉛蓄電池在放電時發(fā)生的反應:Pb+PbO2+4H++2SO42-=2PbSO4+2H2O,則A極為電源的_________極(填“正”或“負”),電極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電解飽和食鹽水的離子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電極C的電極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電解時為防止兩種氣體產物混合,用陽離子交換膜做隔膜。則電解時Na+______極區(qū)移向_____極區(qū)(填“C”或“D”);

(5)若電路上有0.2mol電子的電量通過,則鉛蓄電池中消耗硫酸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CO2的利用對促進低碳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

(1)在一定條件下將CO2和H2轉化為甲醇蒸氣和水蒸氣的相關反應有:

CO2(g)+H2(g) CO(g)+H2O(g) △H1=+41KJ/mol

CO(g)+2 H2(g)CH3OH(g) △H2=-90KJ/mol

則由甲醇蒸氣和水蒸氣轉化為CO2和H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溫度下,向2L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通入2molCO2、3molH2,發(fā)生反應

CO2(g)+3H2(g)CH3OH(g)+H2O(g) △H3<0.

測得CO2(g)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

①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___。

A.單位時間內有3nmolH—H鍵斷裂,同時又有2nmolO—H鍵斷裂

B.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隨時間變化

C.混合氣體的密度不隨時間變化

D.體系中n(CO2)/n(H2)=1∶1,且保持不變

②下列措施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是__________。

A.升高溫度B.恒溫恒容下,再充入2molCO2、3molH2

C.使用高效催化劑 D.恒溫恒容充入He(g)使體系壓強增大

③已知該溫度下此反應的平衡常數K=0.198,若使K的值變?yōu)?,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A.升高溫度 B.降低溫度 C.增大壓強 D.恒壓加入一定量H2

(3)捕捉CO2可以利用Na2CO3溶液。用100mL0.1 mol/LNa2CO3溶液完全捕捉0.44gCO2氣體(溶液體積不變),所得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__________mol/L

(4)用CO2和天然氣可以制備CO和H2,CO2(g)+CH4(g) 2CO(g)+2H2(g)。密閉容器中濃度均為0.1mol/L的CH4與CO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CH4 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及壓強的關系如圖所示,則壓強P1 ____P2(填“>”或“<”)。若P2=3MPa,則T°C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p =_____MPa2(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香蕉果實成熟過程中,果實中的貯藏物不斷代謝轉化,香蕉逐漸變甜。圖A中 Ⅰ、Ⅱ 兩條曲線分別表示香蕉果實成熟過程中兩種物質含量的變化趨勢。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別加等量的蒸餾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試管中各加5 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試管中各加5 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圖B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a、c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藍色,與a管相比c管的顏色更____,兩管中被檢測的物質是____,圖A中表示這種物質含量變化趨勢的曲線是____。

(2)在b、d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試劑,熱水浴中加熱2~3 min后,b管呈紅黃色,與b管相比d管的顏色更____,兩管中被檢測的物質是____,圖A中表示這種物質含量變化趨勢的曲線是____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細胞內乙烯(能促進果實成熟)的含量。如果在第X天噴施乙烯利,從第X天開始曲線Ⅰ將呈現(xiàn)出____(“加快”或“減慢”)下降的趨勢,曲線Ⅱ將呈現(xiàn)出____(“加快”或“減慢”)上升的趨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新型藥物H是一種可用于治療腫瘤的藥物,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

(1) E的分子式為C9H8O2,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 H的結構簡式為

(3) RCOOH (R為烴基)

(4)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苯環(huán)上有____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

(2)④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_該反應的類型是_______;l molH最多可以和____mol NaOH 反應。

(3)G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4)D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聚合形成高分子,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5)E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E且含有苯環(huán)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種。

①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②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③分子中含的環(huán)只有苯環(huán)

(6)參照H的上述合成路線,設計一條由乙醛和NH2CH(CH3)2 為起始原料制備醫(yī)藥中間體CH3CONHCH(CH3)2的合成路線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侯氏制堿法的原理是將二氧化碳通入到溶有氨氣的飽和食鹽水中發(fā)生反應:NH3+CO2+H2O+NaCl=NaHCO3↓+NH4Cl。若實驗室根據此原理制備少量的NaHCO3,實驗包括:制取氨氣-制取NaHCO3-分離NaHCO3-干燥NaHCO3四個步驟。下列實驗選用的主要儀器不正確的是

A. 制取氨氣,選用②③ B. 制取NaHCO3,選用⑨

C. 分離NaHCO3,選用④⑤⑦ D. 干燥NaHCO3,選用①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萜品醇可作為消毒劑、抗氧化劑、溶劑和醫(yī)藥中間體。合成α-萜品醇(G)的路線之一如下:

其中E的化學式為C8H12O2,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含有的官能團名稱是________;C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

(2)由化合物C制取化合物D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有人提出可以由化合物B直接在濃硫酸中加熱也可以獲得化合物E,但很快遭到反對,你認為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寫出由化合物E制取化合物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A滿足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__種。

a.為鏈狀有機物且無支鏈

b.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c.能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氣體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填寫序號)。

a.A的核磁共振氫譜有4種峰

b.B可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c.G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G可以使溴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0.100molNO2.030mol固體活性炭,發(fā)生反應:2NO(g)+C(s) N2(g)+CO2(g)。在不同溫度下測得平衡體系中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如下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

C(s)/mol

NO/mol

N2/mol

CO2/mol

200℃

2.000

0.0400

0.0300

0.0300

335℃

2.005

0.0500

0.0250

0.0250

A.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B. 反應體系在335℃時的平衡常數為0.25

C. 335℃200℃時相比,活化分子個數、活化分子百分數、活化能及焓變均大

D. 200℃,平衡后向恒容容器中再充入0.10molNO,再次平衡時,NO的百分含量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系統(tǒng)命名法命名或寫出結構簡式:

13-甲基-2-丙基-1-戊烯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稱為:_______________

5 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