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能與醋酸發(fā)生酯化反應

D.能發(fā)生加聚反應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A.乙烯分子中含有C=C雙鍵,其中1個C-C容易斷裂,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故A正確;B.乙烯分子中含有C=C雙鍵,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從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B正確; C.乙烯分子中不含羥基,不能與醋酸發(fā)生酯化反應,故C錯誤;D.乙烯分子中含有C=C雙鍵,能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聚乙烯,故D正確。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分子或離子中,VSEPR模型名稱與分子或離子的立體構型名稱不一致的是(

A.CO2 B.H2O C.CO32﹣ D.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鋼鐵腐蝕的正極反應:Fe3e=Fe3+

B.鐵船底鑲嵌鋅塊,鋅作負極,以防船體被腐蝕

C.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

D.工業(yè)上電解飽和食鹽水的陽極反應:2Cl2e=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選項中,有關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xiàn)

A

將過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

無白色沉淀出現(xiàn)

生成的Ca(HCO3)2可溶于水

B

常溫下將Al片插入濃硫酸中

無明顯現(xiàn)象

Al片和濃硫酸不反應

C

用玻璃棒蘸取濃氨水點到紅色石蕊試紙上

試紙變藍色

濃氨水呈堿性

D

SO2通入溴水中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 時,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過量金屬錫(Sn) ,發(fā)生反應:Sn(s)Pb2+(aq) Sn2+(aq)+ Pb(s),體系中c(Pb2+)c(Sn2+)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往平衡體系中加入金屬鉛后,c(Pb2+)增大

B往平衡體系中加入量Sn(NO3)2固體后, c(Pb2+)變小

C.升高度,平衡體系中c(Pb2+)增大,說明該反應H0

D.25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時純水的電離度為a1,pH=2的醋酸溶液中水的電離度為a2,pH=12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水的電離度為a3。若將上述醋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中水的電離度為a4。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a(chǎn)2 = a3<a4<a1 B.a(chǎn)3 = a2<a1<a4

C.a(chǎn)2<a3<a1<a4 D.a(chǎn)1<a2<a3<a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羥基苯甲酸丁酯(俗稱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劑,對酵母和霉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工業(yè)上常用對羥基苯甲酸與丁醇在濃硫酸催化下進行酯化反應而制得.出下是某課題組開發(fā)的從廉價、易得的化工原料出發(fā)制備對羥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線:

通常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連有兩個羥基不穩(wěn)定,易脫水形成羰基;

②D可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鏡;

③F的核磁共振氫譜表明其有兩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且峰面積比為l1

答下列問題:

1A的化學名稱為 ;

2)由B生成C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該反應的類型為 ;

3D的結構簡式為

4F的分子式為 ;

5G的結構簡式為 ;

6E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苯環(huán)且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共有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有三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且峰面積比為221的是 (寫結構簡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池充電時其正極應與外電源的負極相連而成為陰極

B.氫氧燃料電池(堿性介質(zhì))的正極反應 式:O2+4e→2O2

C.粗銅精煉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是純銅

D.鐵件上鍍銅時,將鐵件與電源的負極相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應速率數(shù)值不同,但所表示的意義相同

B.不能用CaCO3濃度的變化來表示反應速率,但可用水來表示

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相同

D.用CaCl2濃度的減少來表示其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