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實驗室用圖裝置制取少量溴苯,試填寫下列空白.
(1)分液漏斗中裝的試劑是苯、溴.
(2)B中氫氧化鈉的作用:吸收溴單質(zhì),與溴苯分層.
(3)應完畢后,向試管D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黃色沉淀生成,此現(xiàn)象說明這種獲得溴苯的反應屬于:取代反應.(填有機反應類型)
(4)C中盛放的四氯化碳的作用吸收HBr中的溴蒸氣.
(5)純溴苯為無色液體,它比水重(輕或重).
(6)請你分析D中導管的下口可否浸沒于液面中?為什么?不能,導管口在液面下可發(fā)生倒吸.

分析 由溴苯制備實驗裝置可知,苯與溴在三溴化鐵為催化劑時發(fā)生取代反應生成溴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中NaOH吸收溴,與溴苯分層,C中四氯化碳吸收HBr中的溴單質(zhì),D中HBr溶于水,與硝酸銀反應生成AgBr沉淀,D中導管在液面上,可防止倒吸,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1)由圖可知,分液漏斗中裝的試劑是苯、溴,故答案為:苯;溴;
(2)B中氫氧化鈉的作用為吸收溴單質(zhì),與溴苯分層,故答案為:吸收溴單質(zhì),與溴苯分層;
(3)應完畢后,D中HBr溶于水,向試管D中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黃色沉淀生成,此現(xiàn)象說明這種獲得溴苯的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故答案為:淡黃色沉淀;取代反應;
(4)溴易溶于四氯化碳,不易溶于水,則C中盛放的四氯化碳的作用吸收HBr中的溴蒸氣,故答案為:吸收HBr中的溴蒸氣;
(5)純溴苯為無色液體,它比水重,故答案為:無;重;
(6)因HBr極易溶于水,則D中導管的下口不能浸沒于液面中,否則易發(fā)生倒吸,故答案為:不能,導管口在液面下可發(fā)生倒吸.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制備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制備原理、有機物的性質(zhì)、混合物分離提純?yōu)榻獯鸬年P(guān)鍵,側(cè)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機反應及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7.四種短周期元素A、D、E、G,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G同主族,D、E同周期;A和D、E、G的單質(zhì)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化合依次生成共價化合物甲、乙和離子化合物丙,丙和乙劇烈反應得到強堿溶液X和A的單質(zhì).請回答:
(1)化合物丙和乙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H+H2O=NaOH+H2↑;
(2)A和E兩種元素構(gòu)成的一種化合物,其水溶液顯弱酸性,試用恰當?shù)姆匠淌浇忉屧撊芤撼嗜跛嵝缘脑騂2O2?HO2-+H+;
(3)將A、D、E三種元素構(gòu)成的一種化合物與X恰好反應,所得溶液呈堿性;試用恰當?shù)姆匠淌浇忉屧撊芤撼蕢A性的原因NO2-+H2O?HNO2+OH-,該溶液中存在的離子有(請用離子符號按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以“>”連接填寫)c(Na+)>c(NO2-)>c(OH-)>c(H+);
(4)在丙和乙的反應中,當轉(zhuǎn)移1.5mol電子時,得到A單質(zhì)3 g;若同時得到X的溶液0.50L,則所得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3.0mol/L.
(5)工業(yè)制取甲的反應為:D2(g)+3A2(g)?2甲(g)△H<0.若改變下列任何一個條件(其它條件不變)時,上述平衡一定向右移動的是(填寫序號)ACE.
A.將甲不斷從反應體系中分離     B.減小反應體系的壓強    C.降低反應體系的溫度
D.加入適當?shù)拇呋瘎?nbsp;            E.向體系中充入D2和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36.5%的濃鹽酸(密度為1.16g•cm-3)配制成1mol•L-1的稀鹽酸.現(xiàn)實驗室僅需要這種鹽酸220mL,試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稀鹽酸時,應選用容量為250mL的容量瓶.
(2)經(jīng)計算需要21.6mL濃鹽酸,在量取時宜選用下列量筒中的C(填序號).
A.5mL   B.10mL  C.25mL  D.50mL
(3)在量取濃鹽酸后,進行了下列操作:
①等稀釋的鹽酸其溫度與室溫一致后,沿玻璃棒注入250mL容量瓶中.
②往容量瓶中小心加蒸餾水至液面接近環(huán)形標線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使溶液的凹面底部與瓶頸的環(huán)形標線相切.
③在盛鹽酸的燒杯中注入蒸餾水,并用玻璃棒攪動,使其混合均勻.
④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2至3次,并將洗滌液全部注入容量瓶
上述操作中,正確的順序是(填序號)③①④②.
(4)在上述配制過程中,用剛剛洗滌潔凈的量筒來量取濃鹽酸,其配制的稀鹽酸濃度是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下同).若未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內(nèi)壁或未將洗滌液注入容量瓶,則配制的稀鹽酸濃度是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硼鎂泥是硼鎂礦生產(chǎn)硼砂(Na2B4O7•lOH2O)時的廢渣,其主要成分是Mg0,還含有CaO、Al2O3、Fe2O3、FeO、MnO、B2O3、SiO2等雜質(zhì).以硼鎂泥為原料制取的七水硫酸鎂在印染、造紙和醫(yī)藥等工業(yè)上都有廣泛的應用.硼鎂泥制取七水硫酸鎂的工藝流程如下:

(1)濾渣A能溶于氫氟酸,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iO2+4HF=SiF4↑+2H2O
(2)濾渣B中含有不溶于稀鹽酸的黑色固體,則濾渣B含有的成分有Fe(OH)3、Al(OH)3、MnO2,加MgO并煮沸的目的是調(diào)節(jié)pH,促進Al3+、Fe3+完全水解生成氫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3)寫出加NaClO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Mn2++ClO-+H2O═MnO2↓+2H++Cl-;2Fe2++ClO-+2H+═2Fe3++Cl-+H2O
(4)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防止硫酸鎂在溫度降低時結(jié)晶析出
(5)因B2O3溶于硫酸,所以此法制備的七水硫酸鎂含有少量硼酸(H3BO3),硼酸與NaOH溶液反應可制得硼砂,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H3BO3+2NaOH+3H2O=Na2B4O7•lOH2O.失去結(jié)晶水的硼砂與金屬鈉、氫氣及石英砂一起反應可制備有機化學中的“萬能還原劑--NaBH4”和另一種鈉鹽,寫出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a2B4O7•lOH2O+16Na+8H2+7SiO2=4NaBH4+7Na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工業(yè)上以β-鋰輝石(主要成分為Li2O•Al2O3•4SiO2)為原材料制備Li2CO3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氫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分別為3.2、5.2、9.7和12.4;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別為34.2g、12.7g和1.3g.
(1)步驟Ⅰ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等雜質(zhì),需在攪拌下加入石灰石以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到6.0~6.5,過濾,能除去的部分雜質(zhì)離子是Fe3+、Al3+,然后分離得到浸出液.
(2)步驟Ⅱ中,將適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Fe2+等雜質(zhì)金屬離子,用H2O2將Fe2+除去的離子反應方程式Fe2++2H++2H2O2=2Fe3++2H2O;步驟Ⅱ所得濾渣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Fe(OH)3、CaCO3、Mg(OH)2
(3)Na2SO4•10H2O是工業(yè)生產(chǎn)的一種重要化工原料.步驟Ⅲ所得母液溶質(zhì)主要是Na2SO4和少量NaOH.可以向母液中加入適量的硫酸(或稀硫酸、濃硫酸),再通過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洗滌,得到Na2SO4•10H2O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磷礦石主要以磷酸鈣[Ca3(PO42•H2O]和磷灰石[Ca5F(PO43,Ca5(OH)(PO43]等形式存在,圖(a)為目前國際上磷礦石利用的大致情況,其中濕法磷酸是指磷礦石用過量硫酸分解制備磷酸,圖(b)是熱法磷酸生產(chǎn)過程中由磷灰石制單質(zhì)磷的流程:

部分物質(zhì)的相關(guān)性質(zhì)如下:
熔點/℃沸點/℃備注
白磷44280.5
PH3-133.8-87.8難溶于水、有還原性
SiF4-90-86易水解
回答下列問題:
(1)世界上磷礦石最主要的用途是生產(chǎn)含磷肥料,約占磷礦石使用量的69%;
(2)以磷礦石為原料,濕法磷酸過程中Ca5F(PO43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a5F(PO43+5H2SO4=3H3PO4+5CaSO4+HF↑.現(xiàn)有1t折合含有P2O5約30%的磷灰石,最多可制得到85%的商品磷酸0.49t.
(3)如圖(b)所示,熱法磷酸生產(chǎn)過程的第一步是將SiO2、過量焦炭與磷灰石混合,高溫反應生成白磷.爐渣的主要成分是CaSiO3(填化學式).冷凝塔1的主要沉積物是液態(tài)白磷,冷凝塔2的主要沉積物是固態(tài)白磷.
(4)尾氣中主要含有SiF4、CO,還含有少量的PH3、H2S和HF等.將尾氣先通入純堿溶液,可除去SiF4、H2S、HF;再通入次氯酸鈉溶液,可除去PH3.(均填化學式)
(5)相比于濕法磷酸,熱法磷酸工藝復雜,能耗高,但優(yōu)點是產(chǎn)品純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二茂鐵可用作燃料的節(jié)能消煙劑、抗爆劑等.實驗室制備二茂鐵裝置示意圖如下:

實驗原理為:

實驗步驟為:
①在三頸燒瓶中加入25g粉末狀的KOH,并從儀器a中加入60mL無水乙醚到燒瓶中,充分攪拌,同時通氮氣約10min.
②再從儀器a滴入5.5mL新蒸餾的環(huán)戊二烯(密度0.95g/cm3),攪拌.
③將6.5g無水FeCl2與(CH32SO(二甲亞砜)配成的溶液25ml裝入儀器a中,慢慢滴入儀器c中,45min滴完,繼續(xù)攪拌45min.
④再從儀器a加入25mL無水乙醚攪拌.
⑤將c中的液體轉(zhuǎn)入儀器d,依次用鹽酸、水各洗滌兩次,分液得橙黃色溶液.
⑥蒸發(fā)橙黃色溶液,得二茂鐵粗產(chǎn)品.
⑦…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通入氮氣的目的是:排盡裝置中空氣,防止實驗過程中亞鐵離子被氧化.
(2)儀器c的名稱為:三頸燒瓶,其適宜容積應為:b.
a.100ml        b.250ml          c.500ml
(3)儀器d使用前應進行的操作是:檢漏,請簡述該過程:關(guān)閉分液漏斗頸部旋塞,向分液漏斗內(nèi)注入適量的蒸餾水,觀察旋塞是否漏水,若不漏水,關(guān)閉上磨口塞,倒立,檢查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將上磨口塞旋轉(zhuǎn)180度,倒立,檢查是否漏水.
(4)步驟⑦是二茂鐵粗產(chǎn)品的提純,該過程在下圖中進行,其操作名稱為:升華.

(5)為了確證得到的是二茂鐵,還需要進行的一項簡單實驗是測定所得固體的熔點.
(6)最終得到純凈的二茂鐵3.7g,則該實驗的產(chǎn)率為50%(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9.亞硝酸鈉可大量用于染料和有機合成工業(y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亞硝酸鈉能氧化酸性條件下的Fe2+,同時產(chǎn)生一種活性氣體,該氣體在空氣中迅速變色.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Fe2++NO2-+2H+=Fe3++NO↑+H2O.
(2)實驗室模擬用如圖所示裝置通過如下過程制備亞硝酸鈉:

已知:(Ⅰ)氧化過程中,控制反應液的溫度在35~60℃條件下發(fā)生的主要反應:
C6H12O6+12HNO3═3HOOC-COOH+9NO2↑+3NO↑+9H2O
(Ⅱ)氫氧化鈉溶液吸收NO、NO2發(fā)生如下反應:
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①A中反應溫度不宜高于60℃,原因是避免硝酸分解,降低原料利用率.
②不經(jīng)過任何處理,按此過程進行,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后的溶液中除OH-外還有兩種陰離子,其中一種是NO2-,NO2-與另一種陰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
③B裝置用于制備NaNO2,盛裝的試劑除NaOH外,還可以是B.
A.NaCl(aq)    B.Na2CO3(aq)      C.NaNO3(aq)
(3)測定產(chǎn)品純度:
Ⅰ.準確稱量ag產(chǎn)品配成100mL溶液;
Ⅱ.從步驟I配制的溶液中移取20.00mL加入錐形瓶中;
Ⅲ.用c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
Ⅳ.重復以上操作3次,消耗KMnO4酸性溶液的平均體積為V mL.
①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NO2-+2MnO4-+6H+=5NO3-+2Mn2++3H2O.
②滴定至終點的現(xiàn)象為溶液由無色變紫紅色且半分鐘不褪色.
③產(chǎn)品中NaNO2的純度為$\frac{\frac{cV}{1000}mol×\frac{5}{2}×\frac{100mL}{20mL}×69g/mol}{ag}$×100%(寫出計算表達式).
④若滴定終點時俯視讀數(shù),則測得的產(chǎn)品中NaNO2的純度偏低(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0.A、B、C、D、E、F、G是前四周期(除稀有氣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七種元素,A的原子核外電子只有一種運動狀態(tài);B、C的價電子層中未成對電子數(shù)都 是2;B、C、D同周期;E核外的s、p能級的電子總數(shù)相;F與E同周期且第一電離能比E。籊的+1價離子(G+)的各層電子全充滿.回答下列問題:(相關(guān)問題用元素符號表示)
(1)寫出E的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1s22s22p63s2
(2)B與C可形成化合物BC和BC2,BC2屬于非極性(填“極性”、“非極性”)分子,1mol BC含有π鍵為2mol.
(3)由元素A、C、G組成的離子[G(A2C)4]2+在水溶液中顯天藍色,不考慮空間結(jié)構(gòu),[G(A2C)4]2+的結(jié)構(gòu)可用示意圖表示為(配位鍵用→標出).
(4)測定A、D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時,實驗測定值一般高于理論值的原因是HF分子之間存在氫鍵,形成締合分子.
(5)由元素A、B、F組成的原子個數(shù)比9:3:1的一種物質(zhì),分子中含三個相同的原子團,其結(jié)構(gòu)簡式為Al(CH33,分子中F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該物質(zhì)遇水爆炸,生成白色沉淀和無色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CH33+3H2O=Al(OH)3↓+3CH4↑.
(6)G與氮元素形成的某種化合物的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u3N,若晶體密度為a g•cm-3,列式計算G原子與氮原子最近的距離為$\root{3}{\frac{206}{8a{N}_{A}}}$×1010pm(不必計算出數(shù)值,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用NA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