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500mL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氫氧化鈉的溶液加熱,恰好使NH完全轉(zhuǎn)化為NH3逸出,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HCl的鹽酸恰好反應完全,則該混合溶液中c(Na+)為

A. (2b-a) mol/L B.(10b-5a) mol/L

C. mol/L D. mol/L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遼寧省分校高二上期中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用乙醇和濃硫酸制取乙烯,其反應式為CH3CH2OHCH2=CH2↑+H2O實驗時常因溫度過高而使乙醇和濃硫酸反應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有人設計下列實驗圖以確認上述混合氣體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問題:

I、II、III、IV裝置可以盛放的試劑有:

A、品紅溶液 B、NaOH溶液

C、濃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試劑可以重復使用)

(1)I、II、III、IV裝置中所盛的試劑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2)使用裝置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確定含有乙烯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冀州中學高一12月月考文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金屬中,遇到鹽酸或強堿溶液都能放出氫氣的是( )

A.Cu B.Mg C.Fe D.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四川省自貢市高三第一次診斷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化學物質(zhì)豐畜多彩,其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不正確的是

A. 食醋可用于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B. 純堿可除去灶具上的油污

C. 酒精可用于殺菌消毒 D. 單質(zhì)硅可用作光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遼寧省大連市高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5℃時,將氨水與氯化銨溶液混合得到c(NH3·H2O)+c(NH4+)=0.1 mol·L-1的混合溶液。溶液中c(NH3·H2O)、c(NH4+)與pH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離子濃度關系敘述一定正確的是( )

A.W點表示溶液中:c(NH4+)+c(H+)=c(OH-)

B.pH=10.5溶液中:c(Cl-)+c(OH-)+c(NH3·H2O)<0.1 mol·L-1

C.pH=9.5溶液中:c(NH3·H2O)>c(NH4+)>c(OH-)>c(H+)

D.向W點所表示的1 L溶液中加入0.05 mol NaOH固體(忽略溶液體積變化):c(Cl-)>c(Na+)>c(OH-)>c(N H4+)>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等四校高三上聯(lián)考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NH4CuSO3與足量的3 mol/L硫酸混合微熱,產(chǎn)生下列現(xiàn)象:①有紅色金屬生成;②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③溶液呈現(xiàn)藍色。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中硫酸作氧化劑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氨氣 D.1mol NH4CuSO3完全反應轉(zhuǎn)移0.5 mol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等四校高三上聯(lián)考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中子數(shù)為10的氧原子: B.Mg2+的結(jié)構示意圖:

C.硫化鈉的電子式: D.甲酸甲酯的結(jié)構簡式:C2H4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贛州市十三縣(市)高三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陳述均正確且Ⅰ、Ⅱ兩者間有因果關系的是( )

選項

陳述Ⅰ

陳述Ⅱ

A

工業(yè)合成氨的反應在高溫下進行

N2+3H2 2NH3是吸熱反應

B

明礬水溶液水解生成膠體

明礬可用于凈水

C

SiO2是酸性氧化物

HF溶液不能用玻璃試劑瓶盛放

D

氯的非金屬性比碘強

酸性:氫碘酸強于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高一上階段測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通常用小蘇打的飽和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氣體,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不能用Na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不能用Na2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以上均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