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6,且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4; A、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層電子數(shù);A與C,B與D分別為同主族元素.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地殼中,B元素的含量位于第二位
B.C元素的單質熔點低,在空氣中加熱時先熔化后燃燒
C.A、B、D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強酸
D.B元素與A元素形成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分析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與C,B與D均為同主族元素,則B與D分別位于第二、第三周期.
B位于第二周期,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2,A、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層電子,則A、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則A、C處于第ⅠA族.
A、B、C、D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4,則B、D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frac{14-1×2}{2}$=6,所以B為氧元素,D為硫元素.
A、B、C、D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6,所以A、C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6-8-16=12,所以A為氫元素,C為鈉元素,然后結合元素化合物性質及元素周期律來解答.

解答 解: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A與C,B與D均為同主族元素,則B與D分別位于第二、第三周期.
B位于第二周期,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2,A、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B原子的次外層電子,則A、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則A、C處于第ⅠA族.
A、B、C、D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為14,則B、D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frac{14-1×2}{2}$=6,所以B為氧元素,D為硫元素.
A、B、C、D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6,所以A、C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36-8-16=12,所以A為氫元素,C為鈉元素,
A.B為氧元素,在地殼中,O元素的含量位于第一位,故A錯誤;
B.C元素為Na,單質鈉的熔點較低,在空氣中加熱時先熔化后燃燒,故B正確;
C.A為氫元素、B為氧元素、D為硫元素,三元素形成的酸有硫酸、亞硫酸,而硫酸是強酸、亞硫酸是弱酸,故C錯誤;
D.O元素與H元素形成的物質有水和雙氧水,則B元素與A元素形成的物質不一定是純凈物,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把握原子結構的關系推斷各元素為解答的關鍵,注意元素周期律的應用,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某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x,則與其同一主族的另一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不可能為(  )
A.x+10B.x+26C.x-34D.x-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實驗操作或由實驗現(xiàn)象推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含有1molHCl的濃鹽酸與足量的MnO2反應,收集的氯氣為22.4L(標準狀況)
B.含SO2的乙烯依次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酸性KMnO4溶液,可檢驗乙烯的還原性
C.制備乙酸乙酯時,將生成物通入飽和Na2CO3溶液中,除去雜質乙酸、乙醇
D.中和熱測定實驗、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和攪拌,可減少熱量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SO2、NO、NO2、CO都是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對其進行回收利用是節(jié)能減排的重要課題.
(1)上述四種氣體中直接排入空氣時會引起酸雨的有:NO、NO2、SO2(填化學式).
(2)已知:2SO 2(g)+O 2(g)=2SO 3(g);△H=-196.6kJ/mol
2(g)+2NO(g)=2NO 2(g);△H=-113.0kJ/mol
①反應:NO 2(g)+SO 2(g)=SO 3(g)+NO(g)的△H=kJ/mol.
②一定條件下,將NO 2和SO 2以體積比1:1置于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NO 2(g)+SO 2(g)?SO 3(g)+NO(g),
下列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ad(填字母).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的顏色保持不變
c.NO的物質的量保持不變
d.每生成1molSO 3的同時消耗1molNO 2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g)+2H 2(g)?CH 3OH(g).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有10molCO和20mol H 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生成甲醇.CO的平衡轉化率(α)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1所示.

①上述合成甲醇的反應為放熱(填“放熱”或“吸熱”)反應.
②A、B、C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K A、K B、K C的大小關系為KA=KB>KC
③若達到平衡狀態(tài)A時,容器的體積為10L,則在平衡狀態(tài)B時容器的體積為2L.
(4)某研究小組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甲醇燃料電池裝置.
①該電池工作時,OH-向b(填“a”或“b”)極移動.
②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測得溶液的pH減小,則該電池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H3OH+3O2+4OH-=2CO3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核外電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兩種微粒,其化學性質一定相同
B.具有固定熔點或沸點的物質一定是純凈物
C.一種離子和一種分子的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不可能同時相等
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一定含有共價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常溫下向25mL0.1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mol•L-1的HN3溶液(疊氮酸),pH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溶液混合時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疊氮酸的Ka=10-4.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水電離出的c(H+)小于B點
B.在B點,離子濃度大小為 c(OH-)>c(H+)>c(Na+)>c(N3-
C.在C點,滴加的V(HN3)=12.5mL
D.在D點,c(H+)≈10-4.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下列有關電解質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在蒸餾水中滴加濃硫酸,Kw不變
B.在Na2S稀溶液中,c(H+)=c( OH-)-2c(H2S)-c(HS-
C.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顯中性,兩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不相同
D.將pH=1的強酸溶液加水稀釋后,溶液中各離子的濃度均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我國能源領域的一個重要戰(zhàn)略方向,CCUS或許發(fā)展成一項重要的新興產(chǎn)業(yè).
(1)國外學者提出的由CO2制取C的太陽能工藝如圖1所示
①“熱分解系統(tǒng)”發(fā)生的反應為2Fe3O4$\frac{\underline{\;2300K\;}}{\;}$ 6FeO+O2↑,每分解1molFe3O4 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mol.
②“重整系統(tǒng)”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FeO+CO2$\frac{\underline{\;700K\;}}{\;}$2Fe3O4+C.

(2)二氧化碳催化加氫合成低碳烯烴是目前研究的熱門課題,起始時以0.1MPa,
n(H2):n(CO2)=3:1的投料比充入反應器中,發(fā)生反應:2CO2(g)+6H2(g)?C2H4(g)+4H2O(g)△H,不同溫度下平衡時的四種氣態(tài)物質的物質的量如圖2所示:
①曲線b表示的物質為H2O(寫化學式).
②該反應的△H<0(填:“>”或“<”)
③為提高CO2的平衡轉化率,除改變溫度外,還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壓強或提高$\frac{n({H}_{2})}{n(C{O}_{2})}$比值(列舉1項).
(3)據(jù)報道以二氧化碳為原料采用特殊的電極電解強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種燃料,其原理如圖3所示.
①該工藝中能量轉化方式主要有光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寫出其中兩種形式即可).
②電解時其中b極上生成乙烯的電極反應式為2CO2+12H++12e-=C2H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P4和CH4分子的立體構型都是正四面體形且鍵角都為109°28'
B.NaCl晶體中與每個Na+距離相等且最近的Na+共有6個
C.單質的晶體中一定不存在陰離子
D.SO2、BF3、NC1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均未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