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常溫下,下列有關(guān)電解質(zhì)溶液敘述錯誤的是
A. 某H2SO4溶液中c(OH-)/c(H+)=1.0×10-8,由水電離出的c(H+)=1×10-11mol·L-1
B. 將0.02mol·L-1鹽酸與0.02mol·L-1Ba(OH)2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pH約為12
C. 將一定體積稀鹽酸與稀氨水混合,當(dāng)溶質(zhì)為NH3·H2O和NH4Cl時,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D. 向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1稀鹽酸,溶液中c(HCO)先增大后減小
【答案】C
【解析】
A. 由水電離出的c(H+)等于由水電離出的c(OH-);
B.根據(jù)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c(OH-)濃度來計算;
C. 將一定體積稀鹽酸與稀氨水混合,當(dāng)溶質(zhì)為NH3·H2O和NH4Cl時,溶液的pH可能小于或等于7;
A項,由=1.0×10-8,c(OH-)c(H+)=110-14可得c(OH-)=1×10-11mol·L-1,所以由水電離的c(H+)=1×10-11mol·L-1,故A項正確;
B項,假設(shè)體積均為1L,等體積混合后體積為2L,反應(yīng)后剩余OH-的物質(zhì)的量為0.02mol,得到c(OH-)=1×10-2mol·L-1,溶液pH約為12,故B項正確;
C項,將稀鹽酸與稀氨水混合,隨著鹽酸量的增加,NH4Cl濃度增加,NH3·H2O濃度減小,溶液可以顯酸性,中性或者堿性,故C項錯誤;
D項,向0.1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0.1mol·L-1稀鹽酸,隨著鹽酸量的增大,先生成HCO3―,而后HCO3―與鹽酸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碳,故溶液中c(HCO3―)先增大后減小,故D項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C。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ZnO在醫(yī)藥、石化等領(lǐng)域有廣泛的用途。研究小組用某閃鋅礦(主要成分ZnS,含有FeS、SiO2、MnCO3等雜質(zhì))制備氧化鋅和硫單質(zhì),設(shè)計如下流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濾渣1的化學(xué)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種該物質(zhì)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X的化學(xué)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轉(zhuǎn)化I”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轉(zhuǎn)化II”中主要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Ksp(ZnCO3)=1.5×10-10,溶液中離子濃度≤1.0×10-5 mol/L時,認(rèn)為該離子沉淀完全。則欲使1 L c(Zn2+)=1.5 mol/L溶液中Zn2+沉淀完全,需加入等體積的Na2CO3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至少為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計算式,溶液混合時體積變化忽略不計)。
(6)“一系列操作”包括過濾、洗滌、干燥。過濾所用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滌沉淀的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反應(yīng)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kJ/mol,在常溫常壓下該反應(yīng)能自發(fā)進行,對反應(yīng)的方向起決定作用的是( )
A.溫度B.壓強C.焓變D.熵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xué)興趣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變化規(guī)律。
(1)儀器A的名稱為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
(2)實驗室中現(xiàn)有藥品Na2S、濃鹽酸、稀硫酸、MnO2,請選擇合適藥品設(shè)計實驗探究氯和硫的非金屬性強弱(必要時可以加熱,圖中省略):
①裝置A中所裝藥品為_________。
②裝置C中的實驗現(xiàn)象為:有淡黃色沉淀生成,該裝置中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為__________。
③根據(jù)該實驗探究出的結(jié)果,可知HCl的穩(wěn)定性比H2S的穩(wěn)定性____。(填“強”或“弱”)
(3)若要探究硫和碳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B、C中所裝藥品分別為Na2CO3固體、澄清石灰水,則A中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觀察到C裝置中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yè)上以鉻鐵礦(主要成分為FeO和Cr2O3,含有Al2O3、SiO2等雜質(zhì))為主要原料生產(chǎn)化工原料紅礬鈉(主要成分為:Na2Cr2O7·2H2O),其主要工藝流程如下:
查閱相關(guān)資料得知:
i.常溫下,NaBiO3不溶于水,有強氧化性,在堿性條件下能將Cr3+轉(zhuǎn)化為CrO42-,自身被還原為Bi(OH)3固體。
ii.幾種金屬離子沉淀的pH:
物質(zhì) | 開始沉淀的pH | 完全沉淀的pH |
Fe(OH)3 | 2.7 | 3.7 |
Al(OH)3 | 3.4 | 4.4 |
Cr(OH)3 | 4.6 | 5.9 |
Fe(OH)2 | 7.5 | 9.7 |
Bi(OH)3 | 0.7 | 4.5 |
回答下列問題:
(1)加入過量硫酸之前先要將鉻鐵礦礦石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III、IV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有玻璃棒和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3)寫出④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中酸化是使CrO42-轉(zhuǎn)化為Cr2O72-寫出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將溶液H經(jīng)下列操作:蒸發(fā)濃縮,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即得紅礬鈉。
(6)取一定質(zhì)量的固體D溶解于200 mL的稀硫酸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0 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n)與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V)關(guān)系如圖所示,則稀硫酸的濃度為_________,固體D中含鐵化合物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1)有機物A、B、C、D有如下轉(zhuǎn)化關(guān)系.回答下列問題:
寫出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和有機反應(yīng)類型:
②________,反應(yīng)類型:______、⑤_____,反應(yīng)類型:___。
(2)某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它是汽油燃燒品質(zhì)抗震性能的參照物,用系統(tǒng)命名法對A進行命名,其名稱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氣中的NOx是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課題。
(1)用水吸收NOx的相關(guān)熱化學(xué)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
反應(yīng)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____kJ·mol1。
(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電解該混合溶液可獲得較濃的硝酸。寫出電解時陽極的電極反應(yīng)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x,吸收過程中存在HNO2與(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應(yīng)。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有氧條件下,新型催化劑M能催化NH3與NOx反應(yīng)生成N2。將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氣體,勻速通入裝有催化劑M的反應(yīng)器中反應(yīng)(裝置見下圖)。
反應(yīng)相同時間NOx的去除率隨反應(yīng)溫度的變化曲線如題下圖所示,在50~250 ℃范圍內(nèi)隨著溫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dāng)反應(yīng)溫度高于380 ℃時,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