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0.20mol/L的NaOH溶液滴定100.0mL0.20mol/LHCl溶液時,滴定誤差在±0.1%以內(nèi),反應完畢后溶液的pH變化范圍是

A.5~9B.4.0~10.0C.4.3~9.7D.以上都不正確

B

解析試題分析:(1)計量點前計量點前誤差為+0.1%時,即滴入NaOH的體積為99.9mL,NaOH不足。
此時錐形瓶溶液中是中和生成的NaCl和剩余的HCl。所以只要計算該溶液的PH值即可。
剩余的n(HCl)=n(HCl總)-n(NaOH)=0.2*(100.00-99.9)*10^-3=2*10^-6(mol)
則PH(前)=lg[c(HCl)]=4。
(2)計量點后半滴,即加入NaOH的體積為100.1mL,NaOH過量,此時為NaCl和NaOH的混合溶液,所以計算時只需考慮NaOH即可。
n(NaOH過量)=n(NaOH總)-n(NaOH反應)=0.2*(100.1-100)*10^-3)=2*10^-5(mol)
此時溶液體積v=100.00+100.1=200.1mL=200.1*10^-3(L),
所以[OH-]=n(NaOH過量)/v="2*10^-5/(200.1*10^-3)=1/100.05" *10^-2(mol/L)
[H+]=10^-14/[OH-]  PH(后)=-lg[H+]=10所以突躍范圍為4~10。故選B。
考點:酸堿中和滴定突躍范圍的計算
點評:酸堿中和滴定突躍范圍的計算實際上也是強酸、強堿互相混合的計算,其規(guī)律是
(3)酸I+堿II
完全中和:[H+] =" [OH-]" = 1mol/L
酸過量:  [H+]=
堿過量:[OH-] =
滴定突躍范圍指計量點前半滴和后半滴滴定劑所引起的錐形瓶中溶液PH值的變化范圍。要控制誤差為+/-0.1%時。由于計量點時酸堿恰好完全反應,也就是滴入NaOH的體積為100.00mL時達計量點,所以計量點前誤差為+0.1%時,是指加入NaOH的體積為99.9mL,而計量點后誤差為-0.1%時指加入NaOH的體積為100.1mL。因此計算滴定突躍范圍,只要計算出計量點前、后半滴時錐形瓶中溶液的PH(前)和PH(后)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題
(1)某學生的實驗報告所列出的下列數(shù)據(jù)中合理的是
D
D

A.用10mL量筒量取7.1mL稀鹽酸
B.用托盤天平稱量25.20g NaCl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實驗時,用去某濃度的堿溶液21.70mL
E.用濃度分別為0.50mol/L,體積各為50mL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測定中和熱
(2)用酸式滴定管準確移取25.00mL某未知濃度的鹽酸于一潔凈的錐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 -1的氫氧化鈉溶液(指示劑為甲基橙)滴定,滴定結果如下:
NaOH起始讀數(shù) NaOH終點讀數(shù) 第一次 0.10mL 18.40mL 第二次 0.30mL 18.40mL
①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1456
0.1456
mol?L-1 (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判斷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
無色變粉紅色且30s不變色
無色變粉紅色且30s不變色

③以下操作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CE
ACE
(填寫序號).
A.配制標準溶液的氫氧化鈉中混有Na2CO3雜質
B.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確
C.滴定到終點讀數(shù)時發(fā)現(xiàn)滴定管尖嘴處懸掛一滴溶液
D.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后,未用待測液潤洗
E.未用標準液潤洗堿式滴定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用0.20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指示劑為酚酞).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1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與C刻度間相差1mL,A處的刻度為25,滴定管中液面讀數(shù)應為
25.40
25.40
mL;反應達滴定終點時的現(xiàn)象為
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淺紅,且在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淺紅,且在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2)排去堿式滴定管中氣泡的方式應采用操作(如圖2所示)中的
,然后輕輕擠壓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滿堿液.
(3)為減小實驗誤差,該同學一共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所取待測液體積均為20.00mL,三次實驗結果記錄如下:
滴定次數(shù) 待測液體積 標準KOH溶液體積/ml 滴定前讀數(shù)/ml 滴定后讀數(shù)/ml 第一次 20.00 0.02 25.00 第二次 20.00 0.01 25.03 第三次 20.00 0.03 26.35
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25 mol/L
0.25 mol/L
.(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將造成待測鹽酸溶液濃度偏高的是
B D
B D

A.實驗結束時,俯視刻度線讀取滴定終點時KOH溶液的體積;
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氣泡,滴定結束尖嘴部分充滿溶液;
C.量取待測液的滴定管沒有用待測液潤洗;
D.錐形瓶水洗后又用待測液潤洗;
E.滴加NaOH溶液時,未充分振蕩,剛看到溶液變色,立刻停止滴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中和滴定法確定某燒堿樣品的濃度,試根據(jù)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準確稱取一定量的樣品,配成500mL待測溶液.稱量時,樣品可放在
A
A
(填編號字母)上稱量
(A)小燒杯     (B)潔凈紙片   (C)直接放在托盤上
(2)滴定時,用0.20mol?L-1的鹽酸來滴定待測溶液,不可選用
B
B
(填編號字母)作指示劑.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若選用酚酞作指示劑,用0.20mol?L-1的鹽酸來滴定待測溶液,滴定終點的判斷依據(jù)是
由淺紅色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由淺紅色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
,此時溶液顯
性.
(4)根據(jù)下表數(shù)據(jù),計算被測燒堿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0.42
0.42
mol?L-1
滴定次數(shù) 待測溶液體積(mL) 標準酸體積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第三次 10.00 0.40 21.50
(5)下列實驗操作會對滴定結果產(chǎn)生的后果.(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觀察酸式滴定管液面時,開始俯視,滴定終點平視,則滴定結果
偏高
偏高

②若將錐形瓶用待測液潤洗,然后再加入10.00mL待測液,則滴定結果
偏高
偏高

③若燒堿溶液隔夜后滴定,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時,則滴定結果
無影響
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移液管準確移取25.00mL某未知濃度的鹽酸溶于一潔凈的錐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指示劑為酚酞).滴定結果如下:
  NaOH起始讀數(shù) NaOH終點讀數(shù)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20mL 18.50mL
(1)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0.15
0.15
mol?L-1
(2)達到滴定終點的標志是
滴最后一滴溶液由無色變淺紅色,半分鐘不褪色
滴最后一滴溶液由無色變淺紅色,半分鐘不褪色

(3)滴定過程中眼睛應注意
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錐形瓶內(nèi)溶液顏色的變化

(4)酸式滴定管在裝酸液前未用待測鹽酸溶液潤洗,則測得鹽酸濃度
偏低
偏低
 (填偏高、偏低、不影響,下同)
(5)盛待測溶液的錐形瓶滴定前用待測液液潤洗,則測得鹽酸濃度
無影響
無影響
,錐形瓶在裝鹽酸后,又加了少量蒸餾水后滴定,則測得鹽酸濃度
無影響
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硫元素的含氧酸鹽在工業(yè)上用途廣泛.
(1)工業(yè)上用Na2SO3溶液處理工業(yè)尾氣中的SO2,表中數(shù)據(jù)表示反應過程中
n(SO32-)
n(HSO3-)
隨pH變化的關系:
n(SO32-)
n(HSO3-)
91:9 1:1 9:91
室溫下pH 8.2 7.2 6.2
簡述
n(SO32-)
n(HSO3-)
=1時,溶液pH=7.2的原因:
 
;若用0.20mol/L的NaOH溶液(反應前后溶液體積不變)吸收SO2,若反應后溶液呈中性,則c(HSO3-)+2c(SO32-)=
 
 mol/L.
(2)已知Ki1(H2SO3)>Ki(HAc)>Ki2(H2SO3)>Ki2(H2CO3),要使NaHSO3溶液中c(Na+):c(HSO3-)接近1:1,可在溶液中加入少量
 

a.H2SO3溶液       b.NaOH溶液          c.冰醋酸       d.Na2CO3
(3)實驗室通過低溫電解KHSO4溶液制備過二硫酸鉀K2S2O8,寫出熔融KHSO4的電離方程式:
 

(4)S2O82-有強氧化性,還原產(chǎn)物為SO42-,硫酸錳(MnSO4)和過硫酸鉀(K2S2O8)兩種鹽溶液在銀離子催化下可發(fā)生反應,得到紫紅色溶液.書寫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5)已知:S2O32-有較強的還原性,實驗室可用I-測定K2S2O8樣品的純度:反應方程式為:
     S2O82-+2I-→2SO42-+I2 …①;
     I2+2S2O32-→2I-+S4O62-…②.
則S2O82-、S4O62-、I2氧化性強弱順序:
 

(6)K2S2O8是偏氟乙烯(CH2=CF2)聚合的引發(fā)劑,偏氟乙烯由CH3-CClF2氣體脫去HCl制得,生成0.5mol偏氟乙烯氣體要吸收54kJ的熱,寫出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