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7.向一體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A、0.6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種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各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甲所示.圖乙為t2時刻后改變反應條件,該平衡體系中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且四個階段都各改變一種不同的條件.已知t3~t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圖甲中t0~t1階段c(B)未畫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B在t0~t1階段平衡時轉化率為60%
C.t4~t5階段改變的條件為減小壓強
D.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frac{27}{32}$

分析 圖乙為t2時刻后改變反應條件,該平衡體系中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且四個階段都各改變一種不同的條件:
t3~t4和t4~t5這兩段平衡是不移動的,則只能是壓強和催化劑影響的,而t3~t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t4~t5的速率又變慢,則t4~t5階段為降低壓強,因此應該推斷該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
t2~t3階段改變條件的瞬間,其中某一速率增大、另外速率不變,應是增大某一組分的濃度;
t5~t6階段改變條件的瞬間,正、逆速率都增大,且正反應速率增大較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說明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隨反應進行反應物的濃度降低,生成物的濃度增大,結合圖甲可知,A為反應物,C為生成物,A的變化為0.2mol/L,C的變化量為0.3mol/L.又由于該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所以B為反應物,B的濃度變化量為0.3mol/L-0.2mol/L=0.1mol/L,故A、B、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0.2:0.1:0.3=2:1:3,則該反應方程式為:2A(g)+B(g) 3C(g),據此解答.

解答 解:圖乙為t2時刻后改變反應條件,該平衡體系中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情況,且四個階段都各改變一種不同的條件:
t3~t4和t4~t5這兩段平衡是不移動的,則只能是壓強和催化劑影響的,而t3~t4階段為使用催化劑,t4~t5的速率又變慢,則t4~t5階段為降低壓強,因此應該推斷該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
t2~t3階段改變條件的瞬間,其中某一速率增大、另外速率不變,應是增大某一組分的濃度;
t5~t6 階段改變條件的瞬間,正、逆速率都增大,且正反應速率增大較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說明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隨反應進行反應物的濃度降低,生成物的濃度增大,結合圖甲可知,A為反應物,C為生成物,A的變化為0.2mol/L,C的變化量為0.3mol/L.又由于該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所以B為反應物,B的濃度變化量為0.3mol/L-0.2mol/L=0.1mol/L,故A、B、C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0.2:0.1:0.3=2:1:3,則該反應方程式為:2A(g)+B(g) 3C(g),
A.由上述分析可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故A正確;
B.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濃度變化量為0.1mol/L,由圖可知平衡時B的濃度為0.4mol/L,故B在t0~t1階段平衡時的轉化率為$\frac{01mol/L}{0.1mol/L+0.4mol/L}$×100%=20%,故B錯誤;
C.由上述分析可知,t4~t5階段改變的條件為減小壓強,故C正確;
D.由圖可知,平衡時A、B、C的濃度分別為0.8mol/L、0.4mol/L、0.6mol/L,發(fā)生反應為:2A(g)+B(g) 3C(g),故該溫度下平衡常數K=$\frac{0.{6}^{3}}{0.{8}^{2}×0.4}$=$\frac{27}{32}$,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圖象、化學平衡有關計算、化學平衡影響元素、平衡常數計算等,關鍵是根據平衡移動圖象分析反應特征、書寫反應方程式,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鉀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小于鈉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故鉀的活潑性強于鈉
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左到右逐漸減小,故第一電離能必依次增大
C.最外層電子排布為ns2np6(若只有K層時為1s2)的原子,第一電離能較大
D.對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逐級電離能越來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已知氧化銅在高溫下可分解為氧化亞銅,取3.76g硝酸銅強熱一段時間后得到1.52g固體和NO2、O2的混合氣體.將該混合氣體用水充分吸收,對殘留固體及用水吸收后剩余氣體的成分的判斷正確的是(  )
選項ABCD
剩余固體Cu(NO32、CuO  Cu2O、CuOCu2O、CuO  Cu(NO32、Cu2O
剩余氣體無氣體剩余氧氣2.5×10-3molNO 2.5×10-3mol氧氣2.5×10-3mol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驗證木炭可被濃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選用下圖中的儀器(含所盛物質)組裝成套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KMnO4能吸收SO2

(1)在實驗進行中,按氣流方向從左到右的順序,導管口的三處連接應該是①接⑥,⑤接④,③接②.
(2)試管B,C中各有什么現象,才能表示已檢驗出二氧化碳?B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中品紅溶液不褪色;.
(3)試管D中能否用飽和NaHCO3溶液代替酸性KMnO4溶液?不能說明理由:若用碳酸氫鈉飽和溶液,碳酸氫鈉會與二氧化硫發(fā)生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則無法確定木炭是否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4)試管E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5)寫出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2SO4(濃)$\frac{\underline{\;\;△\;\;}}{\;}$CO2↑+SO2↑+2H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有關實驗.請回答: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裝置D中試管口放置的棉花中應浸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是堿液,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氣.
(3)裝置B的作用是貯存多余的氣體.當D處有明顯的現象后,關閉旋塞K,移去酒精燈,但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氣體產生,此時B中現象是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中液面上升.B中應放置的液體是(填字母)D.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濃溴水   D.飽和NaHSO3溶液
(4)實驗中,取一定質量的銅片和一定體積18mol•L-1濃硫酸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直到反應完畢,發(fā)現燒瓶中還有銅片剩余,該小組學生根據所學的化學知識認為還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反應過程中濃硫酸被消耗,逐漸變稀,Cu不與稀H2SO4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我國煤炭資源比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煤的綜合利用主要是指煤的氣化和液化.回答下列問題:
(1)煤的主要成分為碳氫化合物,若用CH代表煤的“分子式”,寫出煤與水蒸氣生成水煤氣的化學方程式:2CH+2H2O(g)$\stackrel{高溫}{→}$2CO+3H2
(2)已知:
煤炭在氧氣氛圍中氣化  2CH(s)+O2(g)=2CO(g)+H2(g)△H1
氣化后的氣體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H2
甲醇制備丙烯的反應    3CH3OH(g)=C3H6(g)+3H2O(g)△H3
則煤在氧氣氛圍中反應直接生成丙烯、水蒸氣和C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12CH(s)+6O2(g)═C3H6(g)+3H2O(g)+9CO(g)△H=6△H1+3△H2+△H3
(3)科研小組利用某恒容密閉容器進行CO和H2合成甲醇的探究.若容器容積為VL,加入CO和H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fā)生反應:CO(g)+2H2(g)?CH3OH(g)
如圖為反應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
①上述CO和H2合成甲醇的反應為放熱(填“放熱”或“吸熱”)反應,圖象中壓強( pl,p2,p3)的大小順序為P1<P2<P3
②溫度為100℃時,加入n mol CO與2n mo1H2,達到平衡時壓強為pl,則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frac{{V}^{2}}{{n}^{2}}$(用含n、V的式子表示);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向該容器中再加人n mol CO與2n mo1H2,再次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③如果要提高CO的轉化率,除改變溫度、壓強外,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入氫氣、分離出產物甲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三頸瓶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面是三頸瓶在部分無機實驗或有機實驗中的一些應用
(1)在如圖1所示裝置中進行氮的催化氧化實驗:向三頸瓶內的濃氨氣中不斷通入空氣,將紅熱的鉑絲插入瓶中并接近液面,反應過程中,可觀察到瓶中有紅棕色氣體產生,鉑絲始終保持紅熱.實驗過程中NH3•H2O的電離程度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實驗室用如圖2所示裝置制備氨基甲酸銨(NH2COONH4),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g)+CO2(g)?NH2COONH4(g)
該反應在干燥條件下僅生成氨基甲酸銨,若有水存在則生成碳酸銨或碳酸氫銨.
①寫出加入藥品之前實驗操作的要點按圖所示組裝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反應中若有水存在則生成碳酸氫銨的化學方程式:NH3+CO2+H2O=NH4HCO3
②干燥管中盛放的藥品是氧化鈣或固體氫氧化鈉或堿石灰,簡述左側三勁瓶裝置制取氨氣的原理固體氫氧化鈉遇水放出大量熱,溫度升高,有利于氨氣逸出,同時C(OH-)濃度增大,氨水的電離平衡左移,放出氨氣
③對比碳酸鹽的反應制CO2,該實驗利用于升華產生CO2氣體的優(yōu)點有不需要干燥;提供低溫環(huán)境,提高轉化率
④有同學認為該實驗裝置存在安全問題,請問可能面臨的安全問題是產品易堵塞導管,稀硫酸會倒吸
⑤氨基甲酸銨可用作肥料,其肥料比尿素[CO(NH22]低(填“高”或“低”),在潮濕的空氣中釋放處氨而變成碳酸氫銨,取因部分變質而混有碳酸氫銨的氨基甲酸銨樣品0.783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處理后,使樣品中碳元素完全轉化為碳酸鈣,過濾、洗滌、干燥、測得質量為1.000g,則樣品中氨基甲酸按的物質的量分數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裝置用代號表示)

①實驗室制氧氣時,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或者B;制氫氣時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制二氧化碳時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可選用D裝置,其裝置中盛放的試劑一般是澄清石灰水.
②用鋅粒和濃鹽酸反應制氫氣,將制成的氣體通入硝酸銀,有白色沉淀,說明氫氣中含有(寫化學式)HCl,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Ag+═AgCl↓,若要制出純凈干燥的氫氣,除發(fā)生裝置外還應選用的一種裝置是C;該裝置中藥品的作用是吸水和HCl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微粒間的作用力中,不屬于化學鍵的是(  )
A.分子間作用力B.金屬鍵C.共價鍵D.離子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