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3.化學與生活、社會發(fā)展細細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屠呦呦對青蒿素的提取屬于化學變化
B.“霾塵積聚難見路人”,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有丁達爾效應
C.“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
D.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在人體內起抗氧化作用

分析 A.對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
B.氣溶膠為膠體分散系,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
C.鐵置換銅屬于濕法煉銅;
D.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在人體內起抗氧化作用.

解答 解:A.對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
B.霧霾所形成的氣溶膠屬于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故B正確;
C.“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鐵置換銅屬于濕法煉銅,該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故C正確;
D.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能與氧化劑反應,所以維生素C在人體內起抗氧化作用,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涉及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判斷、環(huán)境污染與治理、膠體的性質,題目難度不大,熟悉物質的性質是解題關鍵,平時要注意多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將一小塊完全氧化的鈉放在裝水的燒杯中. 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O+H2O=2NaOH或2Na2O2+2H2O=4Na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R知某溫度電離平衡常數(shù)為K.該溫度下向20mL 0.1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NaOH溶液,其pH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忽略溫度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點表示溶液中c(CH3COO-)-定為10-3 mol/L
B.b點表示的溶液中c(Na+)<c(CH3COO-
C.c點表示CH3COOH和NaOH恰好反應完全
D.d點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大于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LH2O所含原子個數(shù)大于3NA
B.100ml18.4mol/L硫酸與足量Cu反應,生成SO2的分子數(shù)為0.92NA
C.t℃時,MgCO3的Ksp=4×10-6,則飽和溶液中含Mg2+數(shù)目為2×10-3NA
D.100g質量分數(shù)為34.2%的蔗糖分子水溶液中含H原子數(shù)為2.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操作中,不會發(fā)生明顯顏色變化的是( �。�
A.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濃液B.碳酸氫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溶液
C.硫酸鐵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鉀溶液D.氯化鐵溶液中加入還原性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I.摩爾鹽制備:將綠礬(FeSO4•7H2O)、硫酸銨以相等物質的量混合可制得摩爾鹽晶體.根據(jù)下圖回答:

(1)步驟1中Na2CO3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鐵屑表面的油污.
(2)步驟3中,加入(NH42SO4固體后,要得到摩爾鹽晶體,需經過的實驗操作包括:加熱蒸發(fā)、冷卻結晶、減壓過濾(或抽濾).
(3)步驟3中:加熱是為了蒸發(fā)溶劑,濃縮結晶,應加熱到溶液表面出現(xiàn)晶膜時,停止加熱.不能蒸干的原因是蒸干時溶液中的雜質離子會被帶入晶體中,蒸干時晶體會受熱分解或氧化.
Ⅱ.產品中Fe2+的定量分析
將稱取KMnO4固體并溶于水配成0.2mol•L-1250mL溶液.再稱取8.0g的摩爾鹽樣品,溶于水,并加入適量稀硫酸.用0.2mol•L-1KMnO4溶液滴定,當溶液中Fe2+全部被氧化時,消耗KMnO4溶液體積20.00Ml.
(1)配制250mL MnO4溶液,所需的主要儀器除玻璃棒、量筒、燒杯、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的玻璃儀器有250mL容量瓶.
(2)本實驗指示劑是D(填字母).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不需要
(3)在滴定的過程中,要注意:
①使滴定管內的標準KMnO4溶液滴入錐形瓶中;
②邊滴邊振蕩錐形瓶;
③眼睛注意觀察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和加入KMnO4溶液的速度:
④接近終點時應該減慢加入KMnO4溶液的速度.當溶液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半分鐘內不褪色,即達到滴定終點.
(4)寫出該反應中Fe2+被氧化的離子方程式MnO4-+5Fe2++8H+=Mn2++5Fe3++4H2O,則該產品中Fe2+的質量分數(shù)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工業(yè)上用鐵屑還原法制備碘化鈉的主要流程如圖:

(1)碘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ⅦA族;
(2)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3I2+6NaOH═5NaI+NaIO3+3H2O;
(3)判斷反應①中碘是否已完全反應的操作是取少量反應液于試管中,向試管加入幾滴淀粉溶液,若溶液變藍,說明還未反應完,若無現(xiàn)象,說明已完全反應;
(4)將濾液在低溫下分離出NaI樣品的過程中,要防止NaI被氧化,采取的措施最好是隔絕空氣;
(5)某同推測步驟③中得到的白色晶體是NaI、NaIO3和NaOH的混合物,設計如下方案進行檢驗,實驗結果表明其推測正確.
已知:IO3-+5I-+6H+=3I2+3H2O;NaIO3水溶液呈中性.
限選試劑:1mol/LH2SO4,2mol/LHNO3、淀粉溶液、酚酞試液、石蕊試液、蒸餾水.其它儀器和用品自選.
實驗方案實驗現(xiàn)象結論
將白色晶體溶于水,并滴2滴淀粉溶液得到無色溶液/
取少量溶液液于試管A中,加入足量的1mol/LH2SO4溶液顯藍色溶液中含IO3-
另取少量溶液液于試管B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溶液中含大量0H-
要得到更純的NaI,還需進一步的操作是重結晶(填操作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物質能將品紅氧化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 �。�
①活性炭     ②過氧化鈉      ③氯水      ④二氧化硫     ⑤漂白粉.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物質中既能為人體提供熱量,又能提供必需脂肪酸的物質是(  )
A.油脂B.維生素CC.鐵元素D.維生素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