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A、B、C、D、E是短周期元素組成的中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產物和反應條件略去):

(1)若D為白色膠狀難溶物,且與A摩爾質量相等,反應③的離子方程式為: 。

(2)若A為CO,則D的化學式為

(3)若C為當今需要減排的一種常見的溫室氣體,E為一種弱酸(無氧酸),則A的化學式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安徽省高三下學期沖刺模擬理綜化學A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鐵鉻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是一種低成本的儲能二次電池,電池放電時的結構如下圖所示,充放電過程涉及的反應為:Fe3+ + Cr2+ Fe2+ + Cr3+。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氧化性:Cr3+>Fe3+

B.電池充電時,b極的電極反應式為Fe3++e-═Fe2+

C.a、b電極材料均可以用碳棒或銅片

D.電池放電時,a極c(Cl-)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二下期中文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需配置100mL2.00mol/LNaCl溶液,請你參與實驗過程,并完成相關實驗報告(填寫表格中橫線上數(shù)字序號所示內容)。

實驗原理

m=cVM

實驗儀器

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100mL、膠頭滴管

實驗步驟

(1)計算:溶質NaCl固體的質量為 g。

(2)稱量:用托盤天平稱取所需NaCl固體。

(3)溶【解析】
將稱好的NaCl固體放入燒杯中,用適量蒸餾水溶解。

(4)轉移、洗滌:將燒杯中的溶液注入儀器①中,并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2~3次,洗滌液也都注入儀器①中。

(5) :將蒸餾水注入儀器至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6)搖勻:蓋好瓶塞 ,反復上下顛倒,然后靜置。

思考與探究

(1)實驗步驟(3)、(4)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別是攪拌、

。

(2)某同學在實驗步驟(6)后,發(fā)現(xiàn)凹液面低于刻度線,于是再向容器中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該同學所配置溶液是濃度

(填“>”、“=”或“<”)2.0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二下期中文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向盛有FCl3溶液的試管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變?yōu)?/p>

A.無色 B.紅色 C.藍色 D.淺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二下期中文科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化合物中,屬于鹽的是

A.H2O B.H2SO4 C.KOH 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師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最近意大利羅馬大學的科學家獲得了極具理論研究意義的N4分子.N4分子結構如圖所示,已知斷裂1molN-N吸收167kJ熱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熱量,根據(jù)以上信息和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4屬于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B.N4與N2互稱為同位素

C.N4化學性質比N2穩(wěn)定

D.1molN4沸氣體轉變?yōu)镹2將放出882kJ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師大附中高一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①丙烷,②正丁烷,③正戊烷,按沸點的高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一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應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第3周期金屬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其堿性隨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減弱

B.砹(At)是第VIIA族元素,其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大于HCl

C.第2周期非金屬元素的氣態(tài)氫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為酸性

D.鉈(Tl)與鋁同主族,其單質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武漢華中師大一附高一下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空氣的首要污染物包括CO2、SO2、NO、NO2、O3等

B.PM2.5指的是直徑為2.5微米的可吸入顆粒物,因其直徑小、比表面積大、活性強、易吸附有毒有害的物質,對人的健康和大氣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較大。

C.光化學煙霧的形成與氮氧化物有關。

D.SO2的治理技術和設備有:原煤脫硫技術、改進燃燒技術和煙氣脫硫設備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