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單質氫氣、氮氣為氣體,二者熔點低于其它固體單質,氫氣的熔點最低,故a為H元素、b為N元素;碳、硅形成單質均可以形成原子晶體,熔點最高,而C-C鍵長小于Si-Si鍵長,故碳單質熔點高于硅,故f為C元素、e為Si元素;c、d均為熱和電的良導體,為Na、Cu,而Cu的熔點高于Na,故c為Na、d為Cu.
(1)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屬性增強、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屬性減弱;
(2)d為Cu,是29號元素,根據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書寫其電子排布式;
H、N、C元素以原子個數(shù)比1:1:1形成的分子為HCN,計算C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與孤電子對,確定其空間構型,進而確定鍵角;
(3)a與b的元素形成的10電子中性分子X為NH3,與銅離子形成四氨合銅絡離子;
(4)圖2為上述六種元素中的一種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分子的結構模型,中心原子連接3個原子,由于原子共平面,所以中心原子沒有孤電子對,中心原子采取sp2雜化;
由圖可知,每個Si原子周圍有4個N,每個N原子周圍有3個Si原子,故Si、N原子數(shù)目之比為3:4.
解答 解:單質氫氣、氮氣為氣體,二者熔點低于其它固體單質,氫氣的熔點最低,故a為H元素、b為N元素;碳、硅形成單質均可以形成原子晶體,熔點最高,而C-C鍵長小于Si-Si鍵長,故碳單質熔點高于硅,故f為C元素、e為Si元素;c、d均為熱和電的良導體,為Na、Cu,而Cu的熔點高于Na,故c為Na、d為Cu.
(1)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屬性增強、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屬性減弱,故非金屬性:N>C>Si,
故答案為:N>C>Si;
(2)d為Cu,是29號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
H、N、C元素以原子個數(shù)比1:1:1形成的分子為HCN,C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frac{4-1-3}{2}$=2,沒有孤電子對,其空間構型為直線型,故鍵角為180°,
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180°;
(3)a與b的元素形成的10電子中性分子X為NH3,與銅離子形成四氨合銅絡離子,其化學式為[Cu(NH3)4]2+,
故答案為:[Cu(NH3)4]2+;
(4)圖2為上述六種元素中的一種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分子的結構模型,中心原子連接3個原子,由于原子共平面,所以中心原子沒有孤電子對,中心原子采取sp2雜化;
由圖可知,每個Si原子周圍有4個N,每個N原子周圍有3個Si原子,故Si、N原子數(shù)目之比為3:4,化學式為:Si3N4,
故答案為:sp2雜化;Si3N4.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結構的考查,涉及晶體類型與性質、元素周期律、核外電子排布、雜化軌道、配合物、晶胞計算等,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第一電離能 | 粒子半徑 | 熔點 | 鍵的極性 |
N>S | S2->Mg2+ | SO3<Na2O2 | H-O<H-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2SiO3、NaNO2、K2CO3,可能含有KAlO2 | |
B. | 固體粉末X中可能含有K2SO3 | |
C. | 氣體A和氣體B一定均為純凈物 | |
D. | 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2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等質量的銅分別與足量稀硝酸和濃硝酸充分反應,生成氣體的物質的量相同 | |
B. | 等質量的鐵分別與足量氯氣和硫充分反應,生成物質的物質的量相同 | |
C. | 等質量的鋁分別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充分反應,生成氣體的體積一定相同 | |
D. | 等質量的氯氣分別與足量氫氧化鈉和硫化鈉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元素 | T | X | Y | Z |
信息 |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內層電子數(shù)多4 | 最高正價為+5,單質性質很穩(wěn)定 | L層電子數(shù)比其他電子層電子數(shù)之和多5 | 單質、最高價氧化物(R)及對應的水化物均可與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M)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可能為CH4+Cl2$\stackrel{光}{→}$CH3Cl+HCl | B. | ①可能為Fe+2Fe3+═3Fe2+ | ||
C. | ②可能為2NO+O2═2NO2 | D. | ②可能為CO32-+H2O+CO2═2H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容器 | 體積 | 起始物質 | 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 | 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shù) | 平衡常數(shù) |
甲 | 1L | 1molA+2molB | 1mol | φ甲 | K甲 |
乙 | 1L | 4molC+2molD | n1 mol | φ乙 | K乙 |
丙 | 2L | 4molC+2molD | n2 mol | φ丙 | K丙 |
A. | 在建立平衡的過程中,甲的Qc逐漸減小,乙和丙的Qc逐漸增大 | |
B. | K甲=K丙>K乙 | |
C. | 升高甲的溫度,可使φ甲=φ乙 | |
D. | n1=1.6,n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