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分子式為C5H12O,能發(fā)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符合此要求的醇的種類為( 。
A.3種B.4 種C.5 種D.8種

分析 分子式為C5H12O的醇催化氧化得到醛,則連接羥基的碳原子上含有2個氫原子,先確定C5H12的同分異構體,再用-OH取代C5H12中甲基上的H原子,此確定醇的結構簡式.

解答 解:分子式為C5H12O的醇催化氧化得到醛,則連接羥基的碳原子上含有2個氫原子,先確定C5H12的同分異構體,再用-OH取代C5H12中甲基上的H原子,
C5H12的同分異構體有: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H34C,
CH3CH2CH2CH2CH3中,用-OH取代H原子有3種結構,其中1種氧化得到醛,2種氧化得到酮;
(CH32CHCH2CH3中,用-OH取代H原子有4種結構,其中2種氧化得到醛,1種氧化得到酮,另1種不能被氧化;
(CH34C中,用-OH取代H原子有1種結構,能被氧化得到醛;
故符合條件的C5H12O的同分異構體有4種,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醇催化氧化生成醛的規(guī)律、醇的性質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同分異構體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不熊說明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硫元素的強的有幾項:①HCl比H2S穩(wěn)定:②HClO的氧化性比H2SO4強③HClO4的非羥基氧數目比H2SO4的非羥基氧數目多;④Cl2能與H2S反應生成S;⑤Cl原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S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⑥Cl2與Fe反應生成FeCl3,S與Fe生成FeS;⑦HCl的酸性比H2S的酸性強;⑧沸點:H2S>HCl.( 。
A.2項B.3項C.4項D.5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pH試紙使用之前需用蒸餾水潤濕
B.用廣泛pH試紙測定某溶液的pH為3.5
C.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中性溶液的c(H+)=$\sqrt{K_W}$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在做銅和濃硝酸、稀硝酸反應的實驗時,某;瘜W興趣小組同學發(fā)現相同質量的銅分別與等體積且足量的濃硝酸、稀硝酸反應,銅完全溶解后,前者溶液呈綠色,后者溶液呈藍色(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針對這種現象,同學們進行了討論.請回答:
(1)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2)一些同學認為:Cu2+濃度差異引起了這種現象,你認為是否正確?不正確(填“正確”或“不正確”),依據是銅離子的物質的量相同.
另一些同學認為:溶液呈綠色可能是Cu2+與NO2混合的結果,并用實驗進行了證明,請簡述實驗方案與實驗現象:對綠色溶液加熱,容器上部出現紅棕色,且溶液變成藍色.
(3)銅與硝酸反應后產生NO和NO2對環(huán)境有污染,可用NaOH溶液吸收.已知NO與NO2按物質的量之比1:1被NaOH溶液吸收得到一種鈉鹽,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NO2+2NaOH=2Na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實驗的失敗原因可能是因為缺少必要的實驗步驟造成的是( 。
①將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熱制乙酸乙酯
②溴乙烷在氫氧化鈉的水溶液中加熱制取乙烯
③驗證某RX是氯代烷,把RX與燒堿水溶液混合加熱后,將溶液冷卻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
④做醛的還原性實驗時,當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后,未出現紅色沉淀
⑤檢驗淀粉已經水解,將淀粉與少量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加入銀氨溶液后未析出銀鏡.
A.①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⑤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硫酰氯(SO2Cl2)常作氯化劑或氯磺化劑,用于制作藥品、染料、表面活性劑等.其部分性質如下表:
物質熔點/℃沸點/℃其它性質
SO2Cl2-54.169.1①易水解產生大量白霧
②易分解:SO2Cl2$\frac{\underline{\;△\;}}{\;}$SO2↑+Cl2
回答下列問題:

I.實驗室合成硫酰氯需要先制取干燥氯氣,制備干燥純凈的氯氣所用儀器如圖1:
(1)上述儀器的連接順序是:e接d,c接a,b接i,h接j(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II.催化合成硫酰氯的實驗裝置如圖 2(夾持儀器已省略):
(2)儀器B冷卻水的進口為a(填“a””或“b”),活性炭的作用是催化劑.
(3)裝置D除干燥氣體外,另一作用是通過觀察氣泡控制氣體流速.若缺少D,則硫酰氯會水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Cl2+2H2O═H2SO4+2HCl.
(4)某同學建議將收集器A放在冰水中冷卻,你認為該同學的建議是否合理,為什么?合理,防止硫酰氯分解
(5)C處U形管中堿石灰的作用是吸收多余二氧化硫、氯氣,防止污染;防止水蒸氣進入收集器使產品水解.
III.在氯磺酸中加入四氯化錫加熱煮沸,使氯磺酸分解,可用于制取少量硫酰氯.化學方程式為:2ClSO3H$\frac{\underline{催化劑}}{△}$H2SO4+SO2Cl2,此法得到的產品中混有硫酸.
(6)①從分解產物中分離出硫酰氯的方法是蒸餾.
②請設計實驗方案檢驗產品中硫酸的存在(可選試劑:稀鹽酸、稀硝酸、BaCl2溶液、蒸餾水、石蕊溶液):
取適量產品充分加熱后加水稀釋,分成兩份,一份滴加紫色石蕊試液變紅,另一份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含有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四川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O2和O3是氧元素的兩種單質,根據其分子式完成下列各題:

(1)質量之和為96克的O2和O3的氣體混合,其氧原子個數為______________。

(2)現要配制1 mol·L?1 Na2CO3溶液250 mL,求:①需要固體Na2CO3_____________g;②需要含結晶水的碳酸鈉晶體(Na2CO3·10 H2O) g;③需要物質的量濃度為4 mol·L?1的Na2CO3溶液 mL;④需要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2%、密度為1.12 g·cm-3的Na2CO3溶液 mL。

(3)在配制上述溶液的過程中,可能導致配制溶液濃度偏小的有:_________

A. 固體Na2CO3放在右盤(1 g以下用游碼);

B. 容量瓶用碳酸鈉溶液先潤洗;

C. 轉移溶液時未洗滌燒杯;

D. 定容時,溶液未冷卻;

E. 定容時視線仰視;

F. 搖勻時,發(fā)現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線,但未補加水;

G. 容量瓶未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905年德國化學家哈伯發(fā)明了合成氨的方法,他因此獲得了19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氨的合成不僅解決了地球上因糧食不足而導致的饑餓與死亡問題,在國防、能源、輕工業(yè)方面也有廣泛用途.
Ⅰ.以氨為原料,合成尿素的反應原理為:
2NH3(g)+CO2(g)?CO(NH22(l)+H2O(g)△H=a kJ/mol.
為研究平衡時CO2的轉化率與反應物投料比($\frac{n(C{O}_{2})}{n(N{H}_{3})}$)及溫度的關系,研究小組在10L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模擬反應,并繪出下圖(Ⅰ、Ⅱ曲線分別表示在不同投料比時,CO2的轉化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
(1)a<0 (填“>”或“<”),判斷依據是投料比相同時,溫度越高,二氧化碳的轉化率越低,說明平衡向逆方向移動,正方向為放熱反應.
(2)①投料比:Ⅰ<Ⅱ(填“>”或“<”).
②若n(CO2起始=10mol,曲線Ⅱ的投料比為0.4,在100℃條件下發(fā)生反應,達平衡至A點,則A點與起始壓強比為5:7.
③A點平衡常數與B點平衡常數間的關系:KA=KB (填“>”或“<”或“=”).B點正反應速率與C點正反應速率間的關系為:v (B)<v (C) (填“>”或“<”或“=”).
(3)若按曲線Ⅰ的投料比投料,在上述實驗中壓縮容器體積至5L,在上圖中畫出反應達平衡時的二氧化碳的轉化率與溫度之間的關系曲線.
(4)為提高CO2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c.
a.使用催化劑                     
b.及時從體系中分離出部分CO(NH22
c.將體系中的水蒸氣液化分離
Ⅱ.氨氣可用于工業(yè)上生產硝酸,其尾氣中的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硝酸銨,25℃時,將10molNH4NO3溶于水,溶液顯酸性,向該溶液中滴加1L某濃度的氨水,溶液呈中性,則滴加氨水的過程中水的電離平衡將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 移動,此中性溶液中NH3•H2O的物質的量為0.05mol.(25℃時,NH3•H2O的電離平衡常數Kb=2×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9.現有鐵粉、銅粉和Cu(OH)2三種固體,以及CuSO4、KOH、KNO3、FeSO4、K2SO4和稀硫酸等6種溶液,它們中的某幾種在常溫下相互轉化,關系如下
①固體甲+溶液B=溶液C+水
②溶液A+溶液C=固體甲+溶液D
③固體乙+溶液B=溶液E+氫氣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以上關系推斷出(寫化學式)
甲Cu(OH)2乙FeBH2SO4EFeSO4
(2)寫出上述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①Cu(OH)2+2H+=Cu2++2H2O;
②2OH-+Cu2+=Cu(OH)2↓;
③Fe+2H+=Fe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