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按照下列方案進行“由含鐵廢鋁制備硫酸鋁晶體”的實驗:
步驟1:取一定量含鐵廢鋁,加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完全后過濾。
步驟2:邊攪拌邊向濾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靜置、過濾、洗滌。
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固體溶于足量的稀硫酸。
步驟4: 。
請回答以下問題:
(1)上述實驗中的過濾操作需要玻璃棒、 等玻璃儀器。
(2)步驟1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過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步驟2中的溶液pH=8~9時,檢驗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步驟2中溶液的pH控制較難操作,可改用____________________,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5)步驟4的操作為 。
【知識點】鋁的重要性質 實驗操作 C2 J1 J2
【答案解析】(1)燒杯、漏斗 (2)略,除去鐵等不溶于堿的雜質
(3)取上層清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若變渾濁則說明沉淀不完全,若不變渾濁則說明沉淀完全
(4)通入足量CO2氣體,略
(5)將得到的溶液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干燥
解析::(1)過濾操作中需要大小燒杯各一個、漏斗、玻璃棒,因此過濾操作中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2)Al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Al+2NaOH+2H2O═2NaAlO2+3H2↑,
Al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鐵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通過過濾將雜質鐵從溶液中除掉,
(3)檢驗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取上層清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若變渾濁則說明沉淀不完全,若不變渾濁則說明沉淀完全。
(4)邊攪拌邊向濾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溶液的pH=8~9,目的是生成氫氧化鋁,可利用往偏鋁酸鈉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氣體的方法,不必控制溶液的PH就可得到最大量的沉淀。
(5)步驟3:將步驟2中得到的固體溶于足量的稀硫酸得到硫酸鋁溶液,將得到的溶液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干燥得晶體。
【思路點撥】本題考查了鋁的重要性質和實驗操作,掌握鋁能與強堿性溶液反應而鐵不與強堿性溶液反應是關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著如下反應: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平衡常數(shù)K和溫度t的關系如下:
t℃ | 700 | 800 | 850 | 1000 | 1200 |
K | 2.6 | 1.7 | 1.0 | 0.9 | 0.6 |
(1) K的表達式為: ;
(2)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 反應(“吸熱”或“放熱”)
(3) 能判斷該反應是否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容器中壓強不變 B.混合氣體中CO濃度不變
C.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
E.容器中氣體密度不變 F.1mol H—H鍵斷裂的同時斷裂2 mol H-O鍵
(4) 在850℃時,可逆反應:CO2(g) + H2(g) CO(g) + H2O(g),在該容器內(nèi)各物質的濃度變化如下:
時間/min | CO2 (mol/L) | H2 (mol/L) | CO (mol/L) | H2 O ( mol/L) |
0 | 0.200 | 0.300 | 0 | 0 |
2 | 0.138 | 0.238 | 0.062 | 0.062 |
3 | c1 | c2 | c3 | c3 |
4 | c1 | c2 | c3 | c3 |
3min—4min達到平衡時CO的平衡濃度c3= (c3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面三位數(shù)),CO2 (g)的轉化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
A.用圖1所示裝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圖2所示裝置蒸發(fā)KCl溶液制備無水KCl
C.用圖3所示裝置可以完成“噴泉”實驗
D.用圖4所示裝置制取干燥純凈的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氯氣的漂白作用實際上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為了探究SO2的漂白作用到底是SO2本身還是SO2與水作用的產(chǎn)物,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圖裝置來進行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制備SO2氣體的反應方程式為: ;
發(fā)生裝置的玻璃儀器名為 、 ;
(2)為了探究干燥的SO2能不能使品紅褪色,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請指出實驗裝置圖設計中的不合理之處。
① ;② ;
(3)按照修改后的裝置,實驗中控制SO2以大約每秒3個氣泡的速度通過品紅的酒精溶液時,經(jīng)過一小時后,品紅仍不褪色.這說明品紅褪色的原因不是SO2直接導致。為此,SO2能使品紅的水溶液褪色的可能微粒有(不考慮水及水電離出來的粒子) 。
(4)甲同學實驗如下:取等量、相同濃度的品紅水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再分別加入少量Na2SO3固體和NaHSO3固體,兩支試管中的品紅都褪色,對此他得出結論:使品紅褪色的微粒是HSO3-和SO32-,不是H2SO3。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其理由是 。
(5)為了進一步探究,乙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分別取相同濃度的品紅水溶液各20ml于兩只小燒杯中,再分別一次性加入20ml 0.1mol/L的Na2SO3溶液、20ml 0.1mol/L的NaHSO3溶液,發(fā)現(xiàn)加入Na2SO3溶液的品紅褪色較快。
①微粒濃度與褪色快慢關系,請用“多”或“少”填寫“ ”內(nèi)容:
同濃度溶液 | SO32- | HSO3- | H2SO3 | 褪色速度 |
Na2SO3溶液 | 多 | 少 | 少 | 快 |
NaHSO3溶液 | 較上面_________ | 較上面_______ | 較上面_______ | 慢 |
②根據(jù)實驗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模擬工業(yè)流程從濃縮的海水中提取液溴,查閱資料知:Br2的沸點為59℃,微溶于水,有毒性。設計了如下操作步驟及主要實驗裝置(夾持裝置略去):
①連接A與B,關閉活塞b、d,打開活塞a、c,向A中緩慢通入至反應結束;
②關閉a、c,打開b、d,向A中鼓入足量熱空氣;
③進行步驟②的同時,向B中通入足量SO2:
④關閉b,打開a,再通過A向B中緩慢通入足量Cl2;
⑤將B中所得液體進行蒸餾,收集液溴。
請回答:
(1)實驗室中常用來制備氯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②中鼓入熱空氣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B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實驗中尾氣可用 (填選項字母)吸收處理。
a.水 b.濃硫酸 c.NaOH溶液 d.飽和NaCI溶液
(5)步驟⑤中,用下圖所示裝置進行蒸餾,收集液溴,將裝置圖中缺少的必要儀器補畫出來。
(6)若直接連接A與C,進行步驟①和②,充分反應后,向錐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再經(jīng)步驟⑤,也能制得液溴。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應生成了NaBrO3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7)與B裝置相比,采用C裝置的優(yōu)點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同素異形體相互轉化的反應熱相當小而且轉化速率較慢,有時還很不完全,測定反應熱很困難。現(xiàn)在可根據(jù)蓋斯提出的“不管化學過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幾步完成,這個總過程的熱效應是相同的”觀點來計算反應熱。已知:
P4(白磷,s)+5O2(g)===P4O10(s) ΔH1=-2 983.2 kJ·mol-1①
P(紅磷,s)+O2(g)===P4O10(s) ΔH2=-738.5 kJ·mol-1②
則白磷轉化為紅磷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狀況下,能量狀態(tài)較低的是________;白磷的穩(wěn)定性比紅磷________(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探究活動小組想利用原電池反應檢測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有甲、乙兩位同學均使用鎂片與鋁片作電極,但甲同學將電極放入6 mol·L-1的稀H2SO4中,乙同學將電極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圖所示。
(1)寫出甲池中發(fā)生的有關電極反應的反應式:
負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乙池中發(fā)生的有關電極反應的反應式:
負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反應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與乙兩位同學均認為“構成原電池的電極材料若是金屬,則構成負極材料的金屬應比構成正極材料的金屬活潑”,則甲會判斷出________活動性更強,而乙會判斷出________活動性更強(填寫元素符號)。
(4)由此實驗,可得到如下哪些結論?________。
A.利用原電池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應注意選擇合適的介質
B.鎂的金屬性不一定比鋁的金屬性強
C.該實驗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已過時,已沒有實用價值
D.該實驗說明化學研究對象復雜、反應條件多變,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