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把0.1mol KOH固體分別加入到下列100ml的液體中,溶液的導電能力無變化的是( 。
A.純凈水B.0.lmol/LHClC.1.0mol/LCH3COOHD.0.5mol/LH2SO4

分析 溶液導電能力與離子濃度成正比、與所帶電荷成正比,加入0.1molKOH后,溶液導電能力無變化,說明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化不大,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水是弱電解質、KOH是強電解質,水中加入KOH后,KOH電離出陰陽離子而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化較大,則溶液導電能力變化較大,故A不選;
B.HCl、KOH都是強電解質,加入0.1molKOH后,二者反應生成強電解質KCl,但KOH過量,所以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則溶液導電能力增強,故B不選;
C.醋酸是弱電解質、KOH是弱電解質,加入0.1molKOH后,溶液中溶質由弱電解質醋酸變?yōu)閺婋娊赓|醋酸鉀,溶液中離子濃度變化較大,則溶液導電能力變化較大,故C不選;
D.硫酸和KOH都是強電解質,二者混合后恰好完全反應生成強電解質硫酸鉀,溶液中離子濃度無變化,則溶液導電能力無變化,故D選;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電解質溶液導電性,為高頻考點,明確影響溶液導電性強弱因素是解本題關鍵,注意:電解質溶液導電性強弱與離子濃度有關,與電解質強弱無關,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a、b是兩根石墨棒,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往濾紙上滴加酚酞試液,a極附近顏色變紅
B.鋅電極上的反應:Zn-2e→Zn2+
C.稀硫酸中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不變
D.a是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6.A、B、C、D、E、F和G都是有機化合物,它們的關系如圖所示:
(1)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8H10O,C遇FeCl3溶液顯紫色,C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只有兩種,則C的結構簡式可能為(寫出一種即可).
(2)D為一直鏈化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比化合物C的小34,它能跟NaHCO3反應放出CO2,則D結構簡式為CH3CH2CH2COOH.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


.①反應的反應類型取代反應
(4)芳香族化合物B是與A具有相同官能團的同分異構體,通過反應②化合物B能生成E和F,E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種,
I.F中官能團名稱羥基
II.E可能的結構簡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氮是重要的非金屬元素.
(1)工業(yè)上用N2(g)和H2合成NH3(g),反應為N2(g)+3H2(g)?2NH3(g)
①氮氣的結構式為N≡NNH3的電子式為
②T℃時,在一個容積為3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上述反應,反應開始時,n(N2)=6mol,n(H2)=12mol,2min后達到平衡,此時n(H2)=3mol.該反應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V(NH3)=1mol/(L•min),平衡常數(shù)為K=4(計算出結果)
③下列能說明上述反應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D(填編號)
A.3v(N2)=v(H2)           B.容器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C.容器內氣體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D.N2的體積分數(shù)不再發(fā)生變化
E.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N2的同時,消耗x mol 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2)硝酸鹽是主要的水污染物.催化劑存在下,H2能將NO3-還原為N2,25℃時,反應10min,溶液的pH由7變?yōu)?2.
①上述反應離子方程式為5H2+2NO3-═N2+2OH-+4H2O
②還原過程中可生成中間產(chǎn)物NO2-,NO2-可以發(fā)生水解,寫出兩種促進NO2-水解的方法升溫、加水(稀釋)、加酸等(任意兩種即可).
③用電解也可以實現(xiàn)NO3-轉化為N2.陰極反應式為2NO3-+10e-+6H2O=N2↑+1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Al、(NH42SO4、MgCl2、A1Cl3、FeCl2、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現(xiàn)對該混合物作如下實驗,所得現(xiàn)象和有關數(shù)據(jù)如圖(氣體體積已換算成標況下體積):

回答下列問題: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否(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是(填“是”或“否”),你的判斷依據(jù)是氣體通過濃硫酸減少4.48L.
(3)寫出反應④的離子反應式:AlO2-+H++H2O═Al(OH)3↓.
(4)根據(jù)計算結果判斷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Cl3否(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某同學設計下列實驗,來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性質.

實驗一:在一支試管中放入一塊很小的銅片,再加入2mL濃硫酸,然后把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把一小條蘸有品紅溶液的濾紙放入帶有單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緊試管口,在玻璃管口處纏放一團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給試管加熱,觀察現(xiàn)象.當試管中的液體逐漸透明時,停止加熱.待試管中的液體冷卻后,將試管中的液體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試管中,觀察現(xiàn)象.
回答下列問題:
(1)a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計算放出112mL氣體(標準狀況),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01mol.
(2)試管中的液體反應一段時間后,b處濾紙條的變化為蘸有品紅溶液的濾紙條褪色.
待試管中反應停止后,給玻璃管放有蘸過品紅溶液的濾紙?zhí)幬⑽⒓訜,濾紙條的變化為濾紙變紅.
實驗二:為了證明銅與稀硝酸反應產(chǎn)生一氧化氮,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其裝置如圖2所示(加熱裝置和固定裝置均已略去).A為注射器,B為兩端長短不等的U形管,C是裝有NaOH溶液的燒杯,D處是繞成螺旋狀的銅絲,K1、K2是止水夾.
(1)實驗時,為在D處收集到NO,以便觀察顏色,必須事先在A中吸入一定量的空氣.然后關閉K1(“關閉”或“打開”),從U形管左端注入稀硝酸.
(2)然后給裝置B微微加熱,在裝置D處產(chǎn)生無色氣體,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3)如何證明D處聚集的是NO而不是H2?打開止水夾K1,把注射器中的空氣壓入U形管中,若觀察到D處氣體變紅棕色,則證明收集的是NO,而不是H2
(4)實驗現(xiàn)象觀察完畢,關閉止水夾K1,打開止水夾K2,在重力作用下,U形管右端的紅棕色混合氣體被酸液壓入NaOH溶液中吸收,消除了環(huán)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化學研究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危害人們的生活
B.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應大力推廣“乙醇汽油”
C.用大量木材作燃料可以緩解當前能源不足問題
D.對于常見的大多數(shù)金屬,其金屬活動性越強,冶煉就越困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將a g下列選項中的物質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再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過足量的Na2O2固體,充分反應后,固體增加的質量大于a g的是(  )
A.CO和H2B.C6H12O6C.CH2O2D.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X、Y是短周期元素,且X的原子序數(shù)比Y大4.請?zhí)羁眨?br />I.若X是金屬元素,Y是非金屬元素,化合物XY是優(yōu)質的耐高溫材料.
(1)元素Y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為第二周期VIA族.
(2)粉末狀X是制造煙花的重要原料之一,生產(chǎn)粉末狀X時,將X蒸氣在某種氣體中冷卻.下列可作為冷卻氣體的是C.
A.空氣      B.氮氣      C.氬氣      D.二氧化碳
II.若X、Y同為第三周期元素,Y的離子半徑在該周期離子中最。
(3)乙烯與X單質反應的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4)廣西治理龍江河鎘(Cd2+)污染時,先向河中投入沉淀劑將Cd2+轉化為難溶物,再投入X、Y形成的一種常見化合物,該化合物的作用是氯化鋁溶于水發(fā)生水解Al3++3H2O?Al(OH)3+3H+,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吸附Cd的難溶物而沉淀,消除隔的污染(用必要的離子方程式和文字解釋).
Ⅲ.若X是短周期最活潑的金屬元素.
(5)對于0.1mol•L-1 X2CO3溶液,說法正確的是D
A.升高溫度,溶液的pH降低
B.c(X+)=2c(CO32-)+c(HCO3-)+c(H2CO3
C.c(X+)+c(H+)=2c(CO32-)+2c(HCO3-)+c(OH-
D.c(CO32-)>c(OH-)>c(HCO3-)>c(H+
(6)Y2H4、O2與XOH溶液組成的電池,其負極的電極反應式(已知:Y2H4可以和O2反應生成Y2和H2O)為N2H4+4OH-+4e-=N2+4H2O.該電池中OH-移向負極.
(7)25℃時,往a mol•L-1 YH3的水溶液(甲)中滴加0.01mol•L-1H2SO4溶液(乙),滴加過程中溶液的導電能力增強(填“增強”、“減弱”或“不變”),當甲與乙等體積混合后,溶液呈中性(設溫度不變),甲中溶質的電離常數(shù)Kb=$\frac{2}{a-0.02}$×10-9(用含a的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