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工業(yè)上生產硫酸主要分為造氣、催化氧化、吸收三個階段,造氣主要用硫鐵礦(FeS2)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再與經過凈化、干燥除去有害成分的空氣一起通到催化反應室進行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最后再用98%的硫酸溶液吸收三氧化硫制得發(fā)煙硫酸,再加水稀釋得到濃硫酸;
(1)根據以上分析,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需要催化劑,而催化劑又要注意不能中毒失效,吸收塔用98%的硫酸溶液吸收三氧化硫制得發(fā)煙硫酸,再加水稀釋得到濃硫酸,據此分析;
(2)根據以上分析,造氣主要用硫鐵礦(FeS2)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和紅棕色固體三氧化二鐵,據此書寫硫鐵礦造氣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根據工業(yè)生產經濟化結合常壓下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已很大分析;
(4)工業(yè)生產中常用氨-酸法進行尾氣脫硫,即先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亞硫酸鹽,再用濃硫酸處理;
(5)根據等質量的硫黃和FeS2可以先計算出硫磺和FeS2中的S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再遵守S原子守恒即可計算出硫酸的質量比.
解答 解:工業(yè)上生產硫酸主要分為造氣、催化氧化、吸收三個階段,造氣主要用硫鐵礦(FeS2)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再與經過凈化、干燥除去有害成分的空氣一起通到催化反應室進行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最后再用98%的硫酸溶液吸收三氧化硫制得發(fā)煙硫酸,再加水稀釋得到濃硫酸;
(1)根據以上分析,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需要催化劑,而催化劑又要注意不能中毒失效,所以操作I的內容是凈化、干燥除去有害成分,操作目的是防止催化劑中毒;吸收塔用98%的硫酸溶液吸收三氧化硫制得發(fā)煙硫酸再加水稀釋得到濃硫酸,所以物質B是H2O,a=98,故答案為:干燥除去有害成分;防止催化劑中毒;H2O;98;
(2)造氣主要用硫鐵礦(FeS2)與氧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和紅棕色固體三氧化二鐵,方程式為:4FeS2+1102$\frac{\underline{\;高溫\;}}{\;}$8SO2+2Fe203,故答案為:4FeS2+1102$\frac{\underline{\;高溫\;}}{\;}$8SO2+2Fe203;
(3)因為常壓下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已很大,所以增大壓強雖然能增大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但是增大壓強,成本也隨之增大,則實際生產在常壓下即可,故答案為:常壓下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已很大;
(4)工業(yè)生產中常用氨-酸法進行尾氣脫硫,即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濃硫酸處理,氨水吸收時,發(fā)生反應:SO2+2NH3•H2O═(NH4)2SO3,再用濃硫酸處理時,發(fā)生反應:(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以達到消除污染、廢物利用的目的;
故答案為:SO2+2NH3•H2O═(NH4)2SO3,(NH4)2SO3+H2SO4═(NH4)2SO4+SO2↑+H2O;
(5)已知n=$\frac{mg}{Mg/mol}$,可知等質量的硫磺和FeS2的物質的量之比與二者摩爾質量之比成反比,則硫磺和FeS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frac{120g/mol}{32g/mol}$=$\frac{15}{4}$,所以其S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15:4×2=15:8,在制備硫酸的過程中遵守硫原子守恒,且原料的總利用率均為90%,所以生成硫酸的質量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即硫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5:8;故答案為:15:8.
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多,主要是工業(yè)接觸法制硫酸的流程、原理、工業(yè)尾氣的處理、化學方程式書寫以及守恒法計算等,只有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解題并不困難,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菌冶金能充分利用資源和廢物,能耗低 | |
B. | 細菌冶金不產生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環(huán)境污染少 | |
C. | 細菌冶金溫度越高,化學反應速率越快,采礦效率越高 | |
D. | 推廣細菌冶金體現(xiàn)了綠色化學理念,有利于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C-CH2CH3 | B. | CH3C≡CH | C. | CH3CH2CH═CH2 | D. | CH2═CH-CH═C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時間/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c(X)/mol/L | 0.2 | c | 0.6 | 0.6 | 1.0 | c1 | c1 |
c(Y)/mol/L | 0.6 | c | 0.4 | 0.4 | 0.4 | c2 | c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