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X、Y、Z、W、N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的s能級電子數(shù)是p能級電子數(shù)的2倍,Y的原子核外有3個未成對電子,Z的基態(tài)原子M層與K層電子數(shù)相等,Y與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N+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且各層均處于全滿狀態(tài).回答下列問題:
(1)N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Z的氫化物的化學式為MgH2,其晶體類型為離子晶體.
(3)X與Y原子結(jié)合形成的晶體結(jié)構(gòu)類似金剛石,其熔點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金剛石,其原因是碳原子半徑大于氮原子半徑,所以C-C鍵能小于C-N鍵.
(4)XW4是常見的容劑,則X的雜化類型為sp3雜化.
(5)YW3可作為一種消毒劑,其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為三角錐形.
(6)N與W形成的化合物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則W的配位數(shù)為4,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CuCl.若該晶胞邊長為a pm,則該晶體密度為$\frac{398}{{N}_{A}{a}^{3}}×1{0}^{30}$g/cm2(列出計算式).

分析 X、Y、Z、W、N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的s能級電子數(shù)是p能級電子數(shù)的2倍,則X為C元素,Z的基態(tài)原子M層與K層電子數(shù)相等,則Z為Mg元素,Y的原子核外有3個未成對電子,Y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鎂,則Y為N元素,N+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且各層均處于全滿狀態(tài),則N為Cu,Y與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即W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且原子序數(shù)小于銅大于鎂,則W為Cl元素,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X、Y、Z、W、N是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其中X的s能級電子數(shù)是p能級電子數(shù)的2倍,則X為C元素,Z的基態(tài)原子M層與K層電子數(shù)相等,則Z為Mg元素,Y的原子核外有3個未成對電子,Y的原子序數(shù)小于鎂,則Y為N元素,N+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且各層均處于全滿狀態(tài),則N為Cu,Y與Z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W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即W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且原子序數(shù)小于銅大于鎂,則W為Cl元素,
(1)N為Cu,是29號元素,所以N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
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Z為Mg元素,Z的氫化物的化學式為MgH2,其晶體類型為離子晶體,
故答案為:MgH2;離子晶體;
(3)X為C元素,Y為N元素,X與Y原子結(jié)合形成的晶體結(jié)構(gòu)類似金剛石,都是原子晶體,由于碳原子半徑大于氮原子半徑,所以C-C鍵能小于C-N鍵,所以其熔點大于金剛石,
故答案為:大于;碳原子半徑大于氮原子半徑,所以C-C鍵能小于C-N鍵;
(4)XW4為CCl4,C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frac{4+4}{2}$=4,所以碳原子的雜化類型為sp3雜化,
故答案為:sp3雜化;
(5)NCl3中,其中心原子氮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frac{5+3}{2}$=4,有一對孤電子對,所以分子的空間構(gòu)型為三角錐形,
故答案為:4;三角錐形;
(6)Cu與Cl形成的化合物晶胞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以頂點氯原子為例,每個氯原子周圍距離最近的銅原子有4個,所以Cl的配位數(shù)為4,根據(jù)均攤法可知,每個晶胞中含有氯原子數(shù)為$8×\frac{1}{8}+6×\frac{1}{2}$=4,銅原子數(shù)為4,所以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CuCl,若該晶胞邊長為a pm,則該晶體密度為 $\frac{\frac{4×99.5}{{N}_{A}}}{(a×1{0}^{-10})^{3}}$g/cm3=$\frac{398}{{N}_{A}{a}^{3}}×1{0}^{30}$g/cm3
故答案為:4;CuCl;$\frac{398}{{N}_{A}{a}^{3}}×1{0}^{30}$.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zhì)結(jié)構(gòu)的考查,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涉及核外電子排布、雜化方式、化學鍵、晶胞計算等,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將質(zhì)量比為14:22的CO和CO2混合,則混合氣體中CO和C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2molCO的摩爾質(zhì)量是56g,所含分子數(shù)目約為1.204×1024;
由CH4和O2組成的混合氣體,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1.25g•L-1,則該混合氣體中CH4和O2的體積比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Ⅰ.實驗室常用的鹽酸是密度1.20g•cm-3、質(zhì)量分數(shù)36.5%.
(1)將多少升氯化氫(標準狀況)通入1.00L水中可得到36.5%的鹽酸(保留一位小數(shù))?
(2)取10mL36.5%的鹽酸,加水稀釋至300mL,則稀釋后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多少?
Ⅱ.向5.68g碳酸鈣和碳酸鎂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I中稀釋后的鹽酸,將產(chǎn)生的CO2氣體通入500mL 的NaOH溶液中,氣體完全被吸收.若取此反應后的溶液100mL,并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I中稀釋后的鹽酸,產(chǎn)生的CO2氣體體積(標況)與所加入的鹽酸的體積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1)500mL NaOH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多少?
(2)原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稱為燃料.利用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CO2和H2)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甲醇,發(fā)生的主反應如下:
①CO(g)+2H2(g)?CH3OH(g)△H1
②CO2(g)+3H2(g)?CH3OH(g)+H2O(g)△H2
③CO2(g)+H2(g)?CO(g)+H2O(g)△H3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反應①中的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shù)據(jù)如下:(其中CO中的碳氧鍵為C$\frac{\underline{\;←\;}}{\;}$O)
化學鍵H-HC-OC$\frac{\underline{\;←\;}}{\;}$OH-OC-H
E/(kJ.mol-14363431076465413
由此計算△H1=-99kJ•mol-1,已知△H2=-58kJ•mol-1,則△H3=+41kJ•mol-1
(2)在25℃、101KPa下,每充分燃燒1g CH3OH并恢復到原狀態(tài),會釋放22.68KJ的熱量.請寫出表示甲醇燃燒熱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5.76kJ•mol-1
(3)對于第二個反應方程式:CO2(g)+3H2(g)?CH3OH(g)+H2O(g),在一恒溫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 H2,進行上述反應.測得CO2和CH3OH(g)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試回答:0~10min內(nèi),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25mol•L-1•mm-1.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第10min后,若向該容器中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則再次達到平衡時CH3OH(g)的體積分數(shù)變大(填“變大”、“減少”或“不變”).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通過煤的氣化和液化,使碳及其化合物得以廣泛應用.
I.工業(yè)上先用煤轉(zhuǎn)化為CO,再利用CO和水蒸氣反應制H2時,存在以下平衡:
CO(g)+H2O(g)?CO2(g)+H2(g)
(1)向1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CO和H2O(g),800℃時測得部分數(shù)據(jù)如表.則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2(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t/min01234
n(H2O)/mol0.6000.5200.4500.3500.350
n(CO)/mol0.4000.3200.2500.1500.150
(2)相同條件下,向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1mol H2O(g)、2molCO2、2mo1H2,此時v(正)< v(逆)(填“>”“=”或“<”).
Ⅱ.已知CO(g)、H2(g)、CH3OH(l)的燃燒熱分別為283kJ•mol-1、286kJ•mol-1、726kJ•mol-1
(3)利用CO、H2合成液態(tài)甲醇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O(g)+2H2(g)=CH3OH(l)△H=-129kJ•mol-1
(4)依據(jù)化學反應原理,分析增加壓強對制備甲醇反應的影響.
Ⅲ.為擺脫對石油的過度依賴,科研人員將煤液化制備汽油,并設計了汽油燃料電池,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一個電極通入氧氣,另一電極通入汽油蒸氣,電解質(zhì)是摻雜了Y2O3的ZrO2晶體,它在高溫下能傳導O2-
(5)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寫出該電池工作時的負極反應方程式C8H18-50e-+25O2-=8CO2+9H2O.
Ⅳ.煤燃燒產(chǎn)生的CO2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之一.
(6)將CO2轉(zhuǎn)化成有機物可有效地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如:
a.6CO2+6H2O$\stackrel{光照/葉綠素}{→}$C6H12O6+6O2
b.2CO2+6H2$→_{△}^{催化劑}$C2H5OH+3H2O
c.CO2+CH4$→_{△}^{催化劑}$CH3COOH 
d.2CO2+6H2$→_{△}^{催化劑}$CH2=CH2+4H2O
反應b中理論上原子利用率為4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于2SO2(g)+O2(g)?2SO3(g)△H=-QkJ/mol.若反應中充入1mol SO2和足量的氧氣反應時.放出的熱量一定是Q/2kJ
B.熱化學方程式中的化學計量數(shù)表示反應物及生成物的物質(zhì)的量,可以是分數(shù)
C.1molH2與0.5加O2反應放出的熱量就是H2的燃燒熱
D.1mol H2SO4溶液與1mol Ba(OH)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時放出的熱量叫中和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已知某“84消毒液”瓶體部分標簽如下所示,該“84消毒液”通常稀釋100倍(體積之比)后使用.請回答下列問題: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規(guī)格】1000mL
【質(zhì)量分數(shù)】37.25%
【密度】1.2g•cm-3
(1)該“84消毒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約為6.0mol•L-1(小數(shù)點后保留一位).
(2)某同學取100mL該“84消毒液”,稀釋后用于消毒,稀釋后的溶液中c(Na+)=0.06 mol•L-1
(3)該同學參閱該“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體配制480mL含NaClO質(zhì)量分數(shù)為37.25%的消毒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填序號).

A.如圖所示的儀器中,有三種是不需要的,還需要一種玻璃儀器
B.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應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過程中,未用蒸餾水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可能導致結(jié)果偏低
D.需要稱量NaClO固體的質(zhì)量為214.6g
(4)“84消毒液”與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強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組人員用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配制1000mL 2.3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強“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4.6mol•L-1
②需用濃硫酸的體積為125.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實驗小組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鈉與水反應時產(chǎn)生的各種現(xiàn)象如下:①鈉浮在水面上;②鈉沉在水底;
③鈉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動逐漸減小,最后消失;⑤滴入石蕊
后溶液顯紅色.其中正確的一組是D.
A.①③④⑤B.全部       C.②③⑤D.①③④
(2)寫出Na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H2O=2Na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不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
A.B.碳酸鈣C.稀硫酸D.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