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6.已知:實驗室常用無水乙醇(CH3CH2OH)制備乙烯,制備原理為:CH3CH2OH170CH2=CH2↑+H2O.
無水乙醇性質如表:
物質熔點/℃沸點/℃溶解性揮發(fā)性化學性質
無水乙醇-114.178.3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揮發(fā)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甲、乙同學用下列實驗裝置制備乙烯并驗證其性質.(氣密性已檢驗,部分夾持裝置略).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操 作現(xiàn) 象
點燃酒精燈,加熱至170℃I:A中燒瓶內液體漸漸變黑
II:B內氣泡連續(xù)冒出,溶液逐漸褪色
實驗完畢,清洗燒瓶III:A中燒瓶內附著少量黑色顆粒狀物,有刺激性氣味逸出
(1)寫出乙烯的1個用途:制塑料,對應方程式為(注明反應類型),加聚反應.
(2)A中燒瓶內溶液“漸漸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質,甲認為是C2H4使B中溶液褪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注明反應類型)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應.
(4)乙根據(jù)反應原理及現(xiàn)象I和III綜合分析,認為產物中除乙烯外還混有乙醇、H2O、CO2和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X.你認為這種“有刺激性氣味”氣體X是SO2(填化學式).
為驗證氣體X的存在,并證實是C2H4使B中溶液褪色,乙設計如下裝置,與A連接:
設  計現(xiàn)  象
與A連接的裝置如下:
C中溶液褪色,加熱后又恢復紅色;

F中溶液褪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D中盛放的試劑是NaOH(填化學式),不能盛放酸性KMnO4溶液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解釋):5C2H4+4MnO4-+12H+→10CO2↑+4Mn2++16H2O.

分析 實驗室常用無水乙醇(CH3CH2OH)和濃硫酸加熱制備乙烯,圖中燒瓶中是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溶液,溫度計可知170°C,反應生成乙烯,
(1)聚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備聚乙烯塑料,乙烯分子間發(fā)生加成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
(2)A中燒瓶內溶液“漸漸變黑”,是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使酒精脫水造成;
(3)甲認為是C2H4使B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乙烯和溴單質發(fā)生加成反應;
(4)乙烯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得到碳,碳和濃硫酸加熱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氣體;為驗證氣體X的存在,并證實是C2H4使B中溶液褪色,分析裝置可知裝置C中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氣體的存在,裝置D是氫氧化鈉溶液用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和二氧化碳氣體,裝置E是干燥乙烯氣體通過裝置F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證明乙烯的生成,最后進行尾氣吸收,D中若放高錳酸鉀溶液會吸收乙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解答 解:(1)聚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備聚乙烯塑料,乙烯分子間發(fā)生加成聚合反應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類型為加成聚合反應,
故答案為:制塑料;,加聚反應;
(2)A中燒瓶內是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溶液,加熱反應,溶液“漸漸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可以使乙醇脫水炭化變黑色,
故答案為:脫水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質,甲認為是C2H4使B中溶液褪色,是乙烯和溴單質發(fā)生的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CH2+Br2→CH2BrCH2Br,反應類型為加成反應,
故答案為:CH2=CH2+Br2→CH2BrCH2Br,加成反應;
(4)乙烯在濃硫酸作用下脫水得到碳,碳和濃硫酸加熱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氣體,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為二氧化硫氣體,為驗證氣體二氧化硫的存在,并證實是C2H4使B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析裝置可知裝置C中品紅溶液檢驗二氧化硫氣體的存在,裝置D是氫氧化鈉溶液用來吸收二氧化硫氣體和二氧化碳氣體,裝置E是干燥乙烯氣體通過裝置F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證明乙烯的生成,最后進行尾氣吸收,D中若放高錳酸鉀溶液會吸收乙烯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C2H4+4MnO4-+12H+→10CO2↑+4Mn2++16H2O,
故答案為:SO2;NaOH;5C2H4+4MnO4-+12H+→10CO2↑+4Mn2++16H2O.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乙醇的化學性質,結合實驗考查增加了題目的難度,綜合性較強,要求學生具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用下列裝置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圖1裝置設計銅鋅雙液原電池
B.圖2裝置用于分離水和溴苯的混合物
C.圖3裝置用于制備并收集NO氣體
D.圖4裝置鋰硫電池(2Li+S?Li2S)給鋰離子電池充電(LixC+Li1-xCo2?C+LiC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同周期的 IIA 族元素與IIIA族元素核電荷數(shù)相差不可能是( �。�
A.1B.11C.17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關于下列圖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Ⅰ:其他條件不變,反應2NO2(g)?N2O4(g)的平衡常數(shù)與壓強的關系
B.圖Ⅱ:25℃時,稀釋0.1mol•L-1CH3COOH溶液,cOHcH+與加水的體積的關系
C.圖Ⅲ:25℃時,向0.1mol•L-1Na2S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至足量,c(HS-)與鹽酸體積的關系
D.圖Ⅳ:一定溫度下,稀硫酸的導電能力與加入的Ba(OH)2溶液體積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四種元素中,單質的氧化性最強的是( �。�
A.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
B.第三周期ШA族元素
C.原子核外L層電子數(shù)為K層電子數(shù)的3倍
D.第16號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利用下圖裝置可以進行實驗并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試劑X試劑Y
ANa2SO3和鹽酸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SO2飽和NaHSO3溶液濃硫酸
B用Cu與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NO濃硫酸
C苯與濃溴水在鐵催化下反應制溴苯并收集HBrCCl4濃硫酸
D用MnO2和濃鹽酸制取并收集純凈干燥的Cl2飽和食鹽水濃硫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催化劑是改變化學反應速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使用催化劑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B.能量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將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太陽能電池可將光能轉變成電能.原電池和電解池可實現(xiàn)化學能和電能的相互轉換
C.有機高分子合成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新材料,聚氯乙烯、有機玻璃、腈綸、酚醛樹脂等都屬于合成高分子材料,都是通過加聚反應得到的
D.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使化學研究進入了分子水平,分子設計的思想為合成人類需要的新物質開辟了更廣闊的道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已知反應A2+B2═2AB,破壞1mol A2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為Q1 kJ,破壞1mol B2中的化學鍵消耗的能量為Q2 kJ,形成1mol AB中的化學鍵釋放的能量為Q3 kJ,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2和B2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的AB的總能量,則反應放熱
B.若A2和B2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的AB的總能量,則反應放熱
C.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Q1+Q2>Q3
D.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則Q1+Q2>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各組排列的順序不正確的是( �。�
A.離子半徑:Na+>Mg2+>Al3+>F-
B.熱穩(wěn)定性:HCl>H2S>PH3>AsH3
C.酸性強弱:Al(OH)3<H2SiO3<H2CO3<H2SO4
D.堿性強弱:KOH>NaOH>Mg(OH)2>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