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從分液漏斗中緩慢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從“1”處緩慢鼓入空氣,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趕入裝置D中;A中是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如果撤去裝置A,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可能被堿石灰吸收,根據二氧化碳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就會變大,據此判斷;
(2)裝置C中是濃硫酸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若撤銷裝置C會導致干燥管中質量增大,測定結果偏高;
(3)干燥管質量變化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結合元素守恒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
(4)裝置E是為了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D造成測定誤差.
解答 解:(1)從“1”處緩慢鼓入空氣,使純堿和H2SO4反應產生的CO2全部排出,把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趕入裝置D中;A中是氫氧化鈉溶液,用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如果撤去裝置A,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可能被堿石灰吸收,根據二氧化碳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就會變大,所以會導致實驗測定結果偏大,
故答案為:將裝置中的CO2全部趕入D中;NaOH溶液;吸收空氣中的CO2;偏大;
(2)裝置C中是濃硫酸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需要用洗氣瓶,裝置為:若撤銷裝置C會導致干燥管中質量增大,測定結果偏高;
故答案為:;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中的水蒸氣;偏高;
(3)干燥管質量變化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m2-m1)g結合元素守恒計算碳酸鈉的質量分數=$\frac{\frac{{m}_{2}-m{\;}_{1}}{44}×106}{n}$×100%=$\frac{2650(m{\;}_{2}-m{\;}_{1})}{11n}$%;
故答案為:$\frac{2650(m{\;}_{2}-m{\;}_{1})}{11n}$%;
(4)裝置E是為了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D造成測定誤差;
故答案為:防止空氣中的水汽和CO2進入D被吸收.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組成的實驗探究和過程分析判斷,主要是氣體除雜的理解應用,元素守恒計算分析,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a、d、c、e | B. | e、b、a、d、c | C. | b、a、e、d、c | D. | c、d、e、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醇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液體,可以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 |
B. | 1mol乙醇中含有共價鍵的數目是7NA(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 | |
C. | 乙醇與乙二醇、丙三醇互為同系物 | |
D. | 乙醇可以直接被氧化為乙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探究實驗1的殘留固體放入試管中,加入蒸餾水 | 試管外壁不發(fā)燙 | 固體中一定沒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④ | B. | ②④⑤ | C. | ①②⑤ | D. | ②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上述物質都有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 |
B. | 過氧化鈉在反應中轉移了2 mol電子 | |
C. | 質量增加的情況是①>③>④>② | |
D. | 質量增加的情況是②>①>③>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1molFeCl3的飽和溶液最多可形成膠體粒子數為NA | |
B. | 4.6gNa與稀鹽酸反應,轉移電子數一定為0.2NA | |
C. | 10.6gNa2CO3晶體中含CO32-數目為0.1NA | |
D. | 常溫下,22gCO2含碳氧雙鍵數目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
B.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葡萄糖都屬于有機物 | |
C. | 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氧化銅反應 | |
D. | 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徑主要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