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西城區(qū)二模)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維生素C具有還原性,可作抗氧化劑
B.油脂既能為人體提供熱量,又能提供人體必需脂肪酸
C.棉花、羊毛及合成纖維完全燃燒都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蛋白質遇飽和硫酸銨溶液產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二第三章3.1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1?西城區(qū)一模)下列有關無機非金屬材料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高純硅可用于制造半導體材料
B.SiO2制成的玻璃纖維,由于導電能力強而被用于制造光纜
C.玻璃、水泥和陶瓷,其成分均含有硅酸鹽
D.Si3N4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可應用于制造發(fā)動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一第三章3.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純銀器表面在空氣中因化學腐蝕漸漸變暗
B.氫氧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C.可用浸有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濾紙來檢驗二氧化硫氣體的漂白性
D.塑料袋在全球“失寵”,有償使用成為風尚,是因為塑料袋填埋占用土地,且難以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一第一章1.4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8?駐馬店二模)下列物質的用途正確的是( )
A.目前加碘食鹽中主要添加的是KIO3
B.日常生活中明礬常用于殺菌消毒
C.綠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學物質得食品
D.SO2和CO2都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一第一章1.4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房山區(qū)二模)下列物質與所對應類別一致的是( )
A.維生素A、維生素C﹣﹣﹣﹣水溶性維生素
B.麻黃堿、青霉素﹣﹣﹣﹣天然藥物
C.食鹽、蔗糖﹣﹣﹣﹣防腐劑和調味劑
D.碳素鋼、玻璃鋼﹣﹣﹣﹣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一第一章1.3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江西一模)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萊夫科維茨和布萊恩?克比爾卡因“G 蛋白偶聯(lián)受體研究”而獲得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將碘的同位素附著到各種激素上,借助放射學找到一些受體,進一步研究出“G 蛋白偶聯(lián)受體”發(fā)揮的作用和機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I 原子核內中子數(shù)與質子數(shù)的差為 78
B.蛋白質是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C.動物蛋白質和植物蛋白質混合攝入,更能增強蛋白質的營養(yǎng)作用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其中的“絲”和“淚”化學成分都是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一第一章1.3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路橋區(qū)模擬)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蠶絲、過氧化氫酶、核酸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α﹣氨基酸
B.某些鋁硅酸鹽形成的分子篩中有許多籠狀空穴和通道,可作干燥劑、離子交換劑、催化劑及催化劑載體等
C.酸堿質子理論進一步擴大了人們對酸堿的認識,可以解釋一些非水溶液中進行的酸堿反應等問題
D.借助掃描隧道顯微鏡,應用STM技術可實現(xiàn)對原子或分子的操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一第一章1.2練習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泰安一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葡萄糖與果糖、淀粉與纖維素均互為同分異構體
B.油脂在酸的催化作用下可發(fā)生水解,工業(yè)上利用該反應生產肥皂
C.甲烷、苯、乙酸和乙酸乙酯都可發(fā)生取代反應
D.向蛋白質溶液中加入濃的Na2SO4或CuSO4溶液均可使蛋白質鹽析而分離提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福建省高一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ClO2是一種消毒殺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處理劑。實驗室可通過以下反應制得ClO2:KClO3+H2C2O4+H2SO4ClO2↑+K2SO4+CO2↑+H2O(未配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ClO3在反應中失去電子 B.ClO2是還原產物
C.H2C2O4在反應中被還原 D.1 mol KClO3參加反應有2 mol電子轉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