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裝置A:銅和濃硝酸制取二氧化氮,裝置B:干燥二氧化氮,防止水蒸氣干擾實驗,在加熱條件下將Mg和二氧化氮混合,然后再干燥氣體,裝置C:鎂條和二氧化氮反應,裝置D:排水法收集N2,裝置E:吸收二氧化氮,然后用排水法收集N2;
②氮氣不溶于水,如果有氮氣,則能通過排水法收集到氣體;
(2)因氮化鎂與水反應,Mg不溶于水,但Mg與酸反應,則確定氮化鎂是否含有未反應的鎂;
(3)①加熱分解固體樣品所需的硅酸鹽儀器;
②加熱分解固體樣品的恒重操作至少的次數;
③固體樣品灼燒得到的固體是二氧化硅,樣品加熱分解,減少質量是水,根據元素守恒結合化合價規(guī)則確定化學式;
(4)原電池工作時,陰離子向負極移動,陽離子向正極移動,由陰離子移動方向可知Y為負極,X為正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1))①Mg能在NO2中燃燒,產物為Mg3N2、MgO和N2,裝置A中Cu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NO2,用裝置B干燥劑干燥,通入硬質玻璃管C與鎂粉發(fā)生反應,然后再干燥氣體,用E裝置除去多余的NO2,裝置D排水法收集N2,故連接裝置的順序為:BCBED,用裝置B干燥劑干燥,通入硬質玻璃管C與鎂粉發(fā)生反應,然后再干燥氣體,裝置B中的作用是在C的兩側防止水蒸氣進入C中與產物Mg3N2反應,
故答案為:BCBED;在C的兩側防止水蒸氣進入C中與產物 Mg3N2反應;
②氮氣不溶于水,如果有氮氣,則能通過排水法收集到氣體,所以確定產物中有N2生成的實驗現(xiàn)象為D中試劑瓶中的水被氣體壓入燒杯中,
故答案為:D中試劑瓶中的水被氣體壓入燒杯中;
(2)確定氮化鎂是否含有未反應的鎂,其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為取少量產物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水,試管底部有沉淀生成,棄去上層清液,加入鹽酸,若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則證明產物中含有未反應的鎂,
故答案為:取少量產物于試管中,加入少量蒸餾水,試管底部有沉淀生成,棄去上層清液,加入鹽酸,若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則證明產物中含有未反應的鎂.
(3)①加熱分解固體樣品所需的硅酸鹽儀器有酒精燈、坩堝、泥三角,
故答案為:酒精燈、坩堝、泥三角;
②加熱分解固體樣品的恒重操作至少的次數為4次,
故答案為:4;
③16.6g三硅酸鎂樣品,充分加熱至不再分解,冷卻、稱量,得固體13.0g,即含有水的質量是3,6g,物質的量是0.2mol,16.6g三硅酸鎂樣品,向其中加入足量100mL 4mol/L的鹽酸,充分反應后,過濾、洗滌、灼燒,得到的空間網狀結構,且熔沸點很高的固體9.0g即為二氧化硅,物質的量為9.0g60g/mol=0.15mol,設三硅酸鎂物質的量是s,則根據元素守恒,得到關系式:
MgxSi3Oy•mH2O~3SiO2~mH2O
1 3 m
s 0.15 0.2
解得s=0.05,m=4,MgxSi3Oy•mH2O的摩爾質量M=16.6g0.05mol=332g/mol,即24x+28×3+16y+18×4=332,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2x+4×3=2y,解得x=2,y=8,
三硅酸鎂的化學式Mg2Si3O8•4H2O或2MgO•3SiO2•4H2O.
故答案為:Mg2Si3O8•4H2O或2MgO•3SiO2•4H2O;
(4)A.正極反應是:ClO-+2e-+H2O=Cl-+2OH-,故A錯誤;
B.電池工作時,正極區(qū)域pH值增大.正極反應是:ClO-+2e-+H2O=Cl-+2OH-,pH值增大,故B正確;
C.每轉移0.1mol電子,理論上生成0.05molCl-.由ClO-+2e-+H2O=Cl-+2OH-可知,故C正確;
D.電解質溶液為MgCl2.電解質溶液應為NaClO溶液,故D錯誤.
故選B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性質的實驗探究,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實驗基本操作和鎂及其化合物性質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00 mL 0.1 mol/L鹽酸中,含有HCl分子數目為0.05NA | |
B. | 0℃、1個標準狀況下,22.4LNO和22.4LO2混合后所得氣體中分子總數為1.5NA | |
C. | 常溫下.0.5 moll•L-l Fe3(SO4)2溶液中含 Fe3+數目為1NA | |
D. | 在標準狀況下,22.4 LCH4與18 g H2O所含有的質子數、電子數均為10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解精煉銅時,將粗銅與電源的負極相連 | |
B. | 當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 |
C. | FeCl3(aq)+3KSCN(aq)?3KCl(aq)+Fe(SCN)3(aq)體系中加入KCl固體,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 |
D. | 1807年,化學家戴維電解熔融氯化鉀得到鉀,直到現(xiàn)在,工業(yè)上依然用電解法制備金屬鈉、鎂、鋁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5N與14N互為同位素 | B. | 13C與14C互為同素異形體 | ||
C. | 13C與15N具有相同的中子數 | D. | 15N的核外電子數與中子數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實驗 | 操作 | 現(xiàn)象 |
I | 常溫下將MnO2和12mol•L-1濃鹽酸混合 | 溶液呈淺棕色,略有刺激性氣味 |
II | 將I中混合物過濾,加熱濾液 | 生成大量黃綠色氣體 |
III | 加熱MnO2和4mol•L-1稀鹽酸混合物 | 無明顯現(xiàn)象 |
實驗 | 操作 | 現(xiàn)象 |
I | 將濕潤的淀粉KI試紙伸入棕黃色氣體中 | 試紙先變藍,后褪色 |
II | 將濕潤的淀粉KI試紙伸入純凈Cl2中 | 試紙先變藍,后褪色 |
III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水電離出來的c(OH-):D點>B點 | |
B. | C點存在關系式:c (Na+)=c (HX-)+c (X2-)-c(H+) | |
C. | B點:c( HX -)>c (H+)>c (X2-)>c (H2X) | |
D. | A點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OH−)c(H2X)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7.8gNa2O2固體中,含有陰、陽離子的總數為0.3NA | |
B. | 光照下,將16gCH4和71gCl2組成的混合氣體充分反應,生成CH3Cl分子數為NA | |
C. | 若發(fā)生水解的Fe3+為1mol,此時生成的氫氧化鐵膠粒數為NA | |
D. | 100g質量分數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氫氫原子總數為6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蒸餾時,應將溫度計水銀球置于蒸餾燒瓶中 | |
B. | 定容時,如果加水超過了刻度線,則可用膠頭滴管吸出多余部分 | |
C. | 配制稀硫酸時,先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水,再沿玻璃棒慢慢加入濃硫酸 | |
D. | 飽和碘水和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后,塞上上口部的塞子,用左手壓住分液漏斗上口部,右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轉過來振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